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调查研究了天津市武清区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情况,阐述了奶牛小区饲养规模、小区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变化,以成母牛均摊的占用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及资金等指标对小区经营规模与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加以分析,指出小区奶牛存栏500头(成母牛300头)以上的规模时资金、土地使用更合理,更有利于奶牛现代化生产。  相似文献   
42.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分析技术,属于超分子化学研究范畴,通常被人们描述为制造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技术。它在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抗体、模拟酶催化、膜分离技术、色谱中对映体和位置异构体的分离、固相提取、临床药物分析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分析原理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旨在比较玉米籽粒与小麦籽粒的营养成分、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和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一步得出小麦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试验采用湿化学方法对玉米籽实和小麦籽实样品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蛋白质(SCP)、阿拉伯木聚糖、总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等14项营养指标进行检测,用体外发酵法评定玉米或小麦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图谱技术测定二者二级分子结构差异,全面解析玉米与小麦营养价值与分子结构异同。试验结果显示:(1)玉米组的DM、CP、NDF、SCP、NPN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 <0.01),玉米组的EE极显著高于小麦组(P <0.01);(2)玉米组的总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均极显著低小麦组(P <0.01);(3)玉米组的酸碱度(pH)、氨态氮(NH3-N)、乙酸与丙酸的比值都极显著低于小麦(P <0.01);(4)玉米组的TCHO1A、TCHO2A、α-螺旋区与β-折叠高度比、酰胺I区与酰胺II区面...  相似文献   
44.
试验分析了微生物发酵菌剂的菌种配比、饲料发酵过程中添加水量和发酵温度对奶牛精饲料发酵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奶牛精饲料发酵工艺:菌种配比为细菌1.5mg/kg、酵母菌0.5mg/kg、嗜酸乳杆菌1.5mg/kg、费氏丙酸菌1.5mg/kg,最佳添加水量600~650ml/kg,最佳发酵温度20~25℃。奶牛精饲料发酵成熟后,粗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14.69%提高到17.55%,增加了19.47%,pH值由7.0降低到3.8,产酸菌(嗜酸乳杆菌和费氏丙酸菌)数量由原料的5.1×102cfu/g提高到4.1×106cfu/g,饲料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达到23.25g/kg。  相似文献   
45.
试验旨在比较苜蓿不同加工形式产物(苜蓿干草vs.苜蓿青贮)二级分子结构差异及其与奶牛瘤胃内细菌数量的相关性。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图谱技术测定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的碳水化合物二级分子结构差异,进而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提取DNA后的微生物菌群分布,比较苜蓿干草或青贮分别作为奶牛瘤胃发酵底物发酵24 h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特定细菌的基因表达量;分析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参数和特定细菌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苜蓿干草的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高、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峰面积、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高、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高、总碳水化合物第三亚峰峰面积、总碳水化合物峰面积均显著高于苜蓿青贮的对应指标(P0.05),但与体外发酵试验中的其他瘤胃细菌含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体外发酵培养后,苜蓿干草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显著高于苜蓿青贮组(P0.05)。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与溶纤维丁酸弧菌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苜蓿干草与苜蓿青贮的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无显著差异,说明总碳水化合物第二亚峰峰面积这一分子结构特征参数不是影响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基于当前奶牛养殖的特点,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利用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FrontPage等工具软件研制开发了奶牛养殖专家咨询系统,目的是推广普及奶牛养殖的科技成果,为本地奶牛养殖企业提供方便可靠的技术决策和咨询服务,从而促进本市乃至全国奶牛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7.
我国奶牛养殖已经进入现代化阶段,奶牛养殖现代化的标志是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建设、设施化装备、机械化操作、精细化管理、资源化利用,并且实现奶牛养殖的健康高产、有序生产、牛奶优质安全、生态环境美好、经营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必然需求。目前这方面的系统报道甚少。本文对奶牛养殖场目前的生产技术管理现状和未来需求状况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构建奶牛场技术管理体系的一些设想,以期为提升奶牛场的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天津市奶业在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标准化奶牛场建设、奶牛繁育和品种改良、奶牛饲料与营养、奶牛疫病控制、牛奶加工和质量安全、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指出了天津市奶业仍然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生产优质牛奶,需要建立一整套与其相匹配的精细化养殖技术体系和加工销售冷链体系。  相似文献   
49.
供试肉兔93只,由市场购得,按窝别、体重等生物学相似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1只。试验之初.3组体重平均725.3克.717.0克,710.3克,经t测验,差异不显著,符合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50.
青年奶山羊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是在张一玲等人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同类试验的某些先进处理,选择了一些效果较好的试验组合,安排了一个三因子、二水平、八处理的L8(27)正交实验设计方案。在因子设计上。根据青年山羊的生殖生理特点模拟正常发情周期中体内激素的变化规律,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采取了“孕激素(A)-PMSG(3)-排卵激索(C)”的处理程序。在水平上,孕激素埋植分6天组(A1)和9天组(A2);PMSG分低剂量组(15IU/公斤体重,B1)和高剂量祖(20IU/公斤体重,B2);排卵激素分LRH组(C1)和HCG组(C2)。在处理上,设八个试验组合,每组分别有母羊10只。以此比较在4月份乏情期内不同激素组合和处理方法对青年母羊诱发发情、受胎的效果,并筛选出一组最佳组合,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途径。由试验观察和统计结果可知,在诱情方面,A1B2C1组、A2B1C2组及A2B2C1组的发情率达90%,其余各组均达100%;在受胎方面,本试验总受胎率达64.8%,但以各用于均取第一水平组合(即A1B1C1组)为最佳,受胎率达100%,表明该组合是诱导乏情季节青年母羊发情、受胎的最有效途径。此外,经对各因子的方差分析表明,B因子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