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粮食作物在生长及其收获储存过程中,极易被有害真菌感染导致存在黄曲霉毒素(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这3种真菌毒素污染,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研究旨在筛选一种可以同时降解饲料原料中这3种真菌毒素的菌株,首次使用亚甲基蓝褪色作为降解真菌毒素筛选方法,再以过氧化物酶复筛最终获得一株蜡样芽孢杆菌BL-17,该菌株对AFB1、ZEN、DON 3种毒素同时存在的降解率分别达74.38%、98.31%和39.66%。后续将BL-17与两株乳酸菌混合对饲料原料进行发酵,在有氧条件下大幅度降解了饲料中这3种有毒物质,对AFB1、ZEN和DON的降解率分别高达86.72%、100%和43.19%。菌株BL-17不仅提高了发酵饲料的安全性,同时也可增加对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利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了最佳的奶牛精饲料发酵工艺,以四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对奶牛精饲料进行了发酵,分析了菌种配比、饲料发酵过程中水添加量和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较好菌种配比为细菌1.5 mg/kg,酵母菌0.5 mg/kg,嗜酸乳杆菌1.5 mg/kg,费氏丙酸菌1.5mg/kg;最佳水添加量为600 mL/kg~650 mL/kg,最佳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时间为10d~12 d.发酵成熟后的奶牛精饲料粗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14.69%提高到17.55%,增加了19.47%;pH由7.0降低到3.8;产酸菌数量由原料的5.1×102 cfu/g提高到4.1×106 cfu/g,饲料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达到23.25 g/kg.  相似文献   
4.
以费氏丙酸菌IFFI.10019为出发菌株,经2次紫外线、2次亚硝基胍、1次亚硝基胍-氯化锂多重复合诱变处理,选育获得饲用高产丙酸菌NL-3,其丙酸产量由原来的0.20g/l提高到1.23g/l,提高率达到515%;乙酸产量由原来的1.79g/l提高到2.61g/l。试验结果表明,经复合诱变处理得到的丙酸菌NL-3是一种较好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在40℃温度下连续干热处理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结果发现: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中的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分别由20.4%和15.8%逐渐增加到29.1%和23.4%,而直链淀粉总量保持不变;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导致粉丝的糊化度下降,溶出率增加,从而导致粉丝食用品质下降,两者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7.
试验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培养基成分:蔗糖29.42 g/l、酵母粉8.13 g/l、柠檬酸钠1.0 g/l、MgSO4.7H2O 0.2 g/l、K2HPO44.0 g/l、KH2PO46.0 g/l、初始pH值7.23;最佳培养条件: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3%、发酵温度40℃、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11 h,纳豆芽孢杆菌活菌数达到7.5×109cfu/ml。  相似文献   
8.
揣玉多  马志刚  王德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191-3192,3204
[目的]研究碳源对固定化费氏丙酸菌生产丙酸的影响.[方法]采用吸附-包埋结合法制备固定化费氏丙酸菌细胞,用于生产丙酸,研究了碳源(葡萄糖、乳酸钠和蔗糖)及其浓度对固定化细胞生产丙酸的影响.[结果]最适宜的碳源为乳酸钠,最适浓度为40g/L,丙酸产量13.03 g/L.[结论]试验考察了碳源对固定化费氏丙酸菌生产丙酸的影响,为费氏丙酸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于实施精品教材战略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的教学建设之一,是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重点,本从适应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立体化教材”、建立教材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论述实施精品战略重要性并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提高花生酱稳定性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花生酱的稳定性,探讨了花生酱在储存过程中出现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影响花生酱风味、色泽、口感、稳定性的工艺作了初步研究,研制出具有半流动性,口感、风味、色泽良好的稳定型花生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