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林业   312篇
农学   251篇
基础科学   200篇
  146篇
综合类   1525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138篇
畜牧兽医   1061篇
园艺   287篇
植物保护   12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对云南南亚热带湿热地区引进种植的17个豆科牧草栽培种的产量、开花结实性能和病虫害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阿玛瑞罗落花生、给能美洲合萌、巴古田皂角和凯隆坡毛蔓豆4个栽培种牧草产量高、适应性强;IAC巴西三裂叶葛藤和阿其尔大结豆开花结实性能中等,抗病虫害能力强,牧草产量高;这6个栽培种可以作为南亚热带湿热地区放牧家畜种植利用的主要草种.  相似文献   
52.
为证实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 hepatitissyndrome,HHS)在贵州省的流行、病原遗传变异和基因分型情况,对贵州首个疑似HHS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基于Hexon基因进行病原基因分型。结果显示:病例组织材料中PCR扩增获得约295 bp特异性Hexon基因片段;基于Hexon基因分型显示,本病例病原与国内外报道的禽腺病毒Ⅰ群血清4型(FAd V-4)同源性高达100%,与禽腺病毒Ⅰ群代表株CELO株(U46933)同源性达到64.5%;系统进化分析显示,FAd V-4贵州流行株与禽腺病毒Ⅰ群代表株CELO株和FAd V-4国内外流行株均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而与禽腺病毒Ⅱ群和禽腺病毒Ⅲ群处于不同进化分支。结果表明:本病例确为贵州省首次报道HHS病例,病原基因分型为禽腺病毒Ⅰ群血清4型,研究结果为贵州省HHS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为有效减轻异地引种驯化独龙牛而引起的严重应激反应,减少发病与死亡。[方法]针对应激发生原因,尽量减少或避免引进牛只在购牛、运输和驯养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刺激,选择健康的牛只是关键,做好运输途中的各项应急措施,到场后尽量为其提供与产地相似的环境和饲草饲料,及时对发病牛只进行护理和治疗。[结果]通过上述系列技术措施的应用,有效减轻了引进独龙牛的应激反应,从怒江流域引种25头独龙牛,无一死亡。[结论]独龙牛引种很成功。  相似文献   
54.
试验旨在利用白藜芦醇(Re)和褪黑素(MT)提高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电穿孔转染(电转)效率、优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以提高转基因动物生产效率。将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添加白藜芦醇高、中、低(R-5、R-6、R-7)3种浓度组及白藜芦醇和褪黑素联合添加组(R-5M-5、R-6M-7),通过电转效率和细胞凋亡情况确定电转体系优化方案;通过对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ROS)的检测研究其作用机制。将绵羊卵母细胞分为对照组及白藜芦醇和褪黑素(R-5M-5、R-6M-7)联合添加组,通过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卵丘细胞扩展、第一极体排出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检测其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P3代增殖旺盛,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与对照组相比,所有试验组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电转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R-5M-5组电转效率最高;R-6M-7组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R-5、R-6、R-5M-5和R-6M-7组均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R-6、R-7、R-5M-5和R-6M-7组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相对减少,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R-6、R-7、R-5M-5和R-6M-7组成纤维细胞内R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R-6、R-5M-5和R-6M-7组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增加(P<0.05);R-6M-7组显著促进绵羊卵丘细胞扩展、提高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P<0.05)。综上,白藜芦醇和褪黑素可以优化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电转体系,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为白藜芦醇和褪黑素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地方流行毒株的分子进化情况,基于实验室分离的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分别对2株FAdV-4毒株进行PCR分段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至载体,提取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后筛选出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拼接得到病毒的全基因组,获得FAdV-4贵州株的全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通过PCR分段扩增成功获得了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的全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43352、43723 bp,FAdV-4 GZ-BJ株全基因序列长度比FAdV-4 GZ-QL株短371 bp,少6个ORF(22K、putative 9.1 ku、u-exon、ORF17、ORF28、ORF42),二者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7.1%。2株FAdV-4贵州株同国内外不同地区FAdV-4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8.7%~100%,与FAdV-4经典毒株ON1比对,2株FAdV-4贵州株和国内FAdV-4分离株均缺失ORF19、ORF27、ORF3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仍属于Ⅰ群C种FAdV。研究结果表明,2株贵州株FAdV-4 GZ-BJ株和FAdV-4 GZ-QL株较国内外FAdV-4毒株均存在进化与突变,且FAdV-4 GZ-BJ株变化较大,但尚未改变其血清型,这为探索FAdV-4致病机理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00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与随后颁布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套全面规范的种子法律法规体系,各省、市、自治区也都相继颁布了关于《种子法》的具体实施办法。2012年中央1号文件和2011年国务院8号文件都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加强种业发展的战略性意见。针对现今存在的问题,建议组建种业法律援助中心,为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7.
58.
目前,我国经济与工业快速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采用污染负荷指数(PL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新疆乌鲁木齐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空间分布特征、潜在生态风险及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Cd、Cr、Cu、Ni、Zn、Hg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了新疆土壤背景值,特别是Cr和Zn的含量远超过新疆土壤背景值;乌鲁木齐市周边农田土壤属于轻度污染;乌鲁木齐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中Hg与Cd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研究区生态风险预警指数呈现无警示状态。Cu、Cr、Hg、Ni、As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污水灌溉,Pb和Cd的污染主要是由于煤矿开采,Zn的污染是由镀锌钢管大棚、机械制造及彩钢制造厂等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9.
本文针对冀南防寒地区巨峰葡萄管理方式进行了调研统计,根据葡萄的产量和表现,系统地对巨峰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的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一套高产高效的管理规程,主要包括秋季剪枝、冬季防寒填埋等栽培管理、养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2010年7月,某养羊户饲养山羊46只,有10只1~2岁的羊只出现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黏膜苍白、消瘦贫血、眼睑、胸前及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死亡2只。请求笔者帮助诊断治疗,通过仔细询问畜主用药情况和观察羊只的临床症状,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采用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15 mg一次口服,病羊症状基本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