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53篇
  54篇
综合类   251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中华稻蝗不同体段的镉与铅含量、MDA及H2O2自由基含量、GSH含量及其相关酶(GST、GPx、GR)活性、SOD及CAT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镉与铅含量均在胸部最高,其次为腹部和头部,后足含量最低。胸部镉含量分别是腹部、头部和后足的2.83、3.40和5.67倍,铅含量分别是腹部、头部和后足的1.29、1.39和1.41倍。GSH、MDA、H2O2含量及SOD、CAT活性均为后足最高,其次为头部和腹部,胸部最低。GST在4个体段的活性无显著差异。GR活性的顺序为头部〉胸部〉腹部〉后足,GPx活性的顺序为头部〉腹部〉胸部〉后足。进入土壤中的镉与铅经食物链转运后,在中华稻蝗体内富集,据此可将中华稻蝗作为农业环境中镉与铅污染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12.
重金属镉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通过消化途径实现。以食物染毒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镉溶液培养的麦苗饲喂中华稻蝗(从一龄若虫至成虫),将中华稻蝗成虫不同组织部位(头、翅、足、卵巢/精巢、体壁、前肠、中肠、后肠)解剖,并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镉的浓度,统计分析各组织部位镉的累积分布规律。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结果表明,生长于浓度为0、36.67、73.34、110.01、146.68μg·g^-1镉溶液中的小麦,其叶片中镉的累积浓度分别达到1.99、102.88、159.92、255.48、372.68μg·g^-1,与培养液中镉浓度呈显著正相关(Y=2.4379X-0.206,R^2=0.988P〈0.01;Y为小麦中镉浓度,X为镉溶液浓度);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中华稻蝗头、翅、足、卵巢、体壁、前肠、中肠、后肠中镉的累积浓度基本都呈增加的趋势,例如,在各组织部位中镉累积浓度最高的为中肠,4个处理浓度中雌虫分别为对照组的139.29、82.11、197.94、212.74倍,雄虫为对照组的99.89、70.32、100.17、91.23倍;在各组织部位中镉累积浓度较低的足,雌、雄虫也分别达到了对照组的4.95、8.80、16.23、16.90倍和7.14、12.22、20.59、27.98倍。对中华稻蝗成虫各组织部位镉累积浓度进行比较发现,消化道各部位的累积浓度较其他部位为高,其中,中肠内镉的累积浓度均为最高,前后肠间的累积浓度次之;此外,镉在中华稻蝗头部也有明显的累积,其次是体壁和翅,而卵巢/精巢和足的累积浓度最低。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取食染毒小麦可导致镉在中华稻蝗体内的累积,且镉在不同组织部位中的累积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3.
不同处理下大叶油草草坪坪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几种处理法在广州地区园林常见草坪--大叶油草Axonopus compressus草坪上进行冬绿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从草坪冬季的景观来看,用盖播处理法的保绿效果远优于高水肥管理法;同时从盖播草坪杂草的发生情况来看,盖播处理区草坪杂草的发生率远低于水肥处理区.此外,试验还表明尽管水肥处理区的经济成本略低于盖播处理区,但水肥处理一方面耗费更多的水资源,另一方面可能排放更多的潜在污染源.而使用盖播法的资金投入主要在于草种和用工开支,这一特点不仅环保,而且有利于商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4.
25%的聚乙烯醇-6000(PEG-6000)渗透胁迫下,研究一氧化氮(NO)对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L.cv.Altaswede)幼苗生长抑制及氧化损伤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1)0.05 mmol/L 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可显著减轻渗透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显著促进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缓解渗透胁迫对红三叶造成生长抑制和氧化损伤作用;(2)高浓度(0.1 mmol/L)SNP处理对渗透胁迫的缓解效应不佳,甚至加重对植物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5.
席尚明 《当代农机》2012,(11):76-77
指出了保证温室温度达到生产要求是发展日光温室的关键,结合日光温室的建造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日光温室热量消耗形式入手,提出了日光温室增温保温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6.
为弥补国内在园林绿化攀援植物抗旱能力方面的研究空白,为园林绿化实践提供优良抗旱攀援植物品种,试验以叶片保水力、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态学指标,对项目组从资源圃中27科共54种攀援植物中筛选出的13种综合性状优良的攀援植物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供试攀援植物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来的反应差异比较明显,其中耐旱性最强和耐旱性最弱的材料在许多指标上的差异达到了1倍左右甚至更大,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对13个供试攀援植物品种在抗旱性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了模糊评价,初步确定鸡蛋果、红萼龙吐珠、美丽赪桐、金银花、麻雀花、星果藤和清明花等7个品种为比较抗旱的品种,同时也具有较为优良的景观性状,可供将来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7.
四色蒸饺材料:饺子皮适量,虾肉300克,熟蛋黄、熟蛋白、海带、扁豆各50克。调料:盐、味精、酱油、香油。做法:1.扁豆用沸水焯熟,切成末;海带泡软,洗净,切末;熟蛋黄和熟蛋白分别剁碎;虾肉洗净,剁成蓉,加入盐、味精、香油、酱油搅拌均匀。2.将拌好的虾肉馅放在饺子皮上,将面皮的对边向上捏在一起,旁边不要捏实,留4个洞口。  相似文献   
118.
基于过程模拟的东昌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估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过程模拟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估与预测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东昌湖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Vensim软件构建了由流域社会经济、流域与湖泊水资源、流域与湖泊水环境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水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包括人均GDP、城镇化率等11个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以2008年为现状年,以2015年、2020年为近期和远期规划水平年,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拟定了3种改善型方案:资源环境约束型、社会经济约束型、协调发展型,对不同发展方案下的水环境承载能力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规划方案下东昌湖污染物严重超标(2020年东昌湖CODCr、氨氮、TN平均浓度分别为43.61、2.16、2.85 mg/L),承载力系数较低(2020年达到0.17);协调发展型方案不仅改善东昌湖水质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其水环境承载力系数优于其他方案(2020年达到0.67),预计到2020年CODCr、氨氮和TN浓度可满足水质目标要求(2020年东昌湖CODCr、氨氮、TN评价浓度分别为22.56、1.13、1.41 mg/L)。以协调发展型方案为推荐方案,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19.
不同滴灌定额对玉米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夏玉米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与灌溉周期,建立适宜的灌溉制度。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地表滴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灌水定额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光合性能、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玉米株高、穗位高、最大叶面积系数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除灌溉量最小的模式(DI-5)外,各模式间穗位叶光合速率、蒸腾强度差异不显著;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下降速度随灌溉量增加而降低;玉米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随灌溉定额降低而下降显著。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认为DI-2灌溉模式比较适宜。研究结果可为山西南部夏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及滴灌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正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蔬菜病虫害综防与质量安全岗位专家席亚东及其团队、水稻高粱所粮经复合模式技术岗位专家冉茂林研究员合作,日前在眉山市崇礼镇召开了"稻菜轮作萝卜新品种观摩暨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本次会议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和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主办,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局承办,得到了院科技处和省蔬菜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