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51.
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冬季产气量,是当前循环农业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实验室筛选、培养并制取了低温沼气微生物菌剂,在山东省德州市选取农村户用沼气池进行冬季产气试验,研究采取不同措施对户用沼气池池内料液温度及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池容为10 m3的猪粪原料沼气池,三种保温措施都能使沼气池内料液温度达到10℃以上,各种措施效果依次为:暖棚简易塑料薄膜深埋;在提高产气量方面,暖棚加菌剂简易塑料薄膜加菌剂深埋加菌剂暖棚简易塑料薄膜深埋。  相似文献   
52.
以设施黄瓜和甜瓜为对象,草菇菌渣为试验材料,在山东莘县进行田间试验,以常规鸡粪还田为对照(CON),设置6个菌渣[0 (MR0)、15 (MR1)、30 (MR2)、45 (MR3)、60 (MR4)、75 (MR5) t/hm2]还田量处理,研究菌渣还田对设施瓜菜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还田处理相比对照处理可以增加设施黄瓜和甜瓜产量幅度分别为28.1%~45.3%和0.5%~10.4%,黄瓜产量与甜瓜产量都是呈现出随着菌渣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R4的增产效果最好;菌渣还田处理相比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和甜瓜品质,其中MR3和MR4的效果较好;菌渣还田处理相比对照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和EC值,降幅分别为2.1%~2.4%和29.8%~48.1%,土壤有机质增至11.2%~33.1%,提高土壤氮磷钾含量及活化系数。综上,菌渣还田可以提高设施黄瓜和甜瓜产量、改善设施黄瓜和甜瓜品质,降低土壤pH和EC值,提升土壤肥力和提高土壤质量,因此菌渣还田是提高设施瓜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其中菌渣还田量为60 t/hm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究设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菌渣还田的响应,为实现设施瓜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草菇菌渣为材料,在山东省莘县进行了田间试验,以常规鸡粪还田为对照(CON),设置5个菌渣(FR)还田量,研究菌渣还田对设施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微生量碳(MBC)、氮(MBN)的影响。[结果] 5个菌渣还田处理的菌渣使用量分别为15,30,45,60和75 t/hm~2)相比CON增加了SOC和TN。SOC分别增加了12.0%,11.2%,21.6%,33.1%和31.7%,TN分别增加了3.1%,6.3%,19.9%,29.4%和26.4%。除FR_1以外,其他4个菌渣还田处理相比增加了MBC和MBN,MBC分别增加了16.1%,19.9%,36.8%和50.7%,MBN分别增加了3.3%,37.7%,40.4%和60.9%。相比CON,高量菌渣还田处理增加了MBC/SOC和MBN/TN。相关分析表明,MBC,MBN与SOC和TN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菌渣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微生物碳、氮。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随着菌渣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菌渣还田是提高设施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4.
食物蛋白浓度对王锦蛇生长和血液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食物蛋白浓度对王锦蛇(Elaphe carinata)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的影响,试验采用形态学测量、快速瑞氏吉姆萨染色和血清杀菌能力测定等方法,连续监测了8%、12%、16%、20%、24%蛋白浓度组王锦蛇进食0,8,16,24,32 d后其身体大小以及32天时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和血清杀菌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体重、重长比和尺度化的质量指数(SMI)均随进食进程而逐渐增加,16%和20%蛋白组的增幅最大,32天时达到最高值;体全长呈上升趋势,但各组有差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最高值分别出现于12%、12%、24%、8%、24%蛋白组,最低值分别出现于8%、24%、8%、12%、12%、12%蛋白组,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无组间差异。24%蛋白组血清杀菌能力显著下降。说明进行规模化养殖时,16%~20%的蛋白浓度为最适阈值,且本试验采用的非损伤性采血技术可用于预判王锦蛇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5.
孵化期间乌骨鸡种蛋水分和钙变化及胚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房兴堂  闫莉  石延玲  成洁  陶萍  姚利 《中国家禽》2002,24(11):10-12
孵化期间,乌骨鸡种蛋内蛋黄和蛋清的含水量变化呈互补性,即蛋黄含水多时,蛋清含水少,而胚胎的含水量是逐渐减少的。12日龄前,蛋壳,蛋肖,蛋黄中钙含量变化相对较小,12日龄后,蛋壳中的钙比蛋清,蛋黄中的钙变化大,且成为胚胎发育的主要钙源。试验还发现,孵化前蛋黄和出壳时剩余蛋黄内的水,钙含量相差不大,但18日龄前后,蛋黄内的钙大幅度上升,证实蛋黄有富集钙的功能,乌骨鸡胚胎的重量与孵化时间的关系呈指数式回归。  相似文献   
56.
平菇生产中的多发性病害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菇,是食用菌中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据资料,在山东等地的平菇产量约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0%以上,并且因其生产性状泼辣、易于栽培、适于地产地销、生物学效率较高等显著特点,被广大菇农朋友接受的同时,也被消费者所普遍喜爱.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平菇栽培技术广泛普及以来,平菇栽培中的病害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菇农,尤其近十年来,诸如发菌期污染、出菇期病害、出菇期的二次污染等生产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7.
姚利  袁英国 《现代农业科技》2010,(8):376-376,385
总结了长丰县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与取得的成效,以及抓好这项工作的主要做法,以期为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香菇,我国的生产数量、面积以及花菇的产品质量、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尤其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以后,先有河南的“泌阳花菇甲天下”闻名于世,后有东北地栽香菇以及花菇生产的崛起,均令中国香菇赢得国际市场跨出了关键性的步伐;此后,我国大陆的香菇生产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先后有诸如山东的惠民,河北的平泉、遵化等地,纷纷崛起为“香菇之乡”,丰富了市场的同时,为当地菇农和财政的增收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利用沼渣做主要原料对8个茶薪菇菌株进行了栽培品比试验,选出了一个适宜沼渣栽培的菌丝粗壮浓密、出菇效果理想的菌株——试验代号为“101”的茶薪菇菌株。试验结果证明:生物学效率一般在80%以上,菌丝后熟到位的菌袋,第一潮即可达到53%,商品率90%左右,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0.
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以津原38为供试品种,采取本田基施和烤田时灌根各500倍液的菌剂处理,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菌剂处理比空白对照增产水稻32.6 kg·(667 m~2)~(-1),增产7.34%,增产极显著,有效穗增加6.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