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9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林业   454篇
农学   324篇
基础科学   245篇
  325篇
综合类   2026篇
农作物   274篇
水产渔业   257篇
畜牧兽医   1144篇
园艺   295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61.
退化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对近自然经营的短期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冀北山地退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枯落物持水性能对不同经营措施3年内的短期响应,为深入研究近自然经营对森林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皆伐带(封禁+带状皆伐+人工存进更新)内枯落物储量先增加后减少,保留带(只封禁)内持续增加;2)最大持水率增幅为皆伐带15m(72.54%)>皆伐带30m(49.54%)>保留带(27.03%),有效拦蓄率增幅为皆伐带15m(110.13%)>皆伐带30m(83.27%)>保留带(40.64%),最大持水量增幅为保留带(175.96%)>皆伐带15m(70.39%)>皆伐带30m(47.01%),有效拦蓄水量增幅为保留带(204.99%)>皆伐带30m(141.96%)>皆伐带15m(50.37%);3)人工促进更新2年后白桦幼林地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水量都高于华北落叶松和蒙古栎幼林地。因此,近自然经营措施在短期内可显著增强林地枯落物层水土保持功能,是恢复退化华北落叶松林生态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62.
根据混沌理论,对四川省乐山岷江大桥NH3—N污染指数时间序列通过相空间重构,应用自相关法和Cao方法确定出重构参数,并分别计算了该序列的关联维、最大Lyapunov指数以及Kolmogorov熵等特征量。结果表明,四川省乐山岷江大桥NH3—N污染指数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混沌特性,是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演化的结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NH3—N污染指数时间序列的复杂性、演化规律及预测奠定了基础,也可为岷江中上游地区水质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63.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份累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平大枣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单、双糖含量在各年间虽有差异,但均遵循各自的规律变化,与生长期及平均单果重有极显著和显著的相关性。其单糖与生长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似合曲线为3次多项式,3年均值回归方程Y=-0.00004X^3+0.0086X^2-0.4883X+12.812R=0.9985^**(n=7)。单糖与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的指数曲线正相关3年均值回归方程Y=3.6899e^0.0855XR=0.9937^**(n=7)。果实的内双糖在果核完全硬化后才开始出现(即头棚枣花后70天,二棚枣花后60天),到完熟期剧增。其含量与生长期和平均单果重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指数曲线正相关,3年均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2e^0.1095X,Y=0.0018e^0.6338X,R=0.9923^**(n=4)。  相似文献   
964.
通过重新界定旅游生态效率内涵,以秦巴4个典型景区为例进行实地调查,基于统计与计量学方法测度生态效率特征、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在年度尺度上,不同类型景区生态效率变化具有差异性;2在不同时段上,旅游旺季生态效率偏高,而淡季偏低;3游客数量规模效应的发挥和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的改善有助于提升生态效率;4景区管理在生态效率提升方面未发挥稳定作用.最后提出游客接待、能源利用和管理水平提高策略持续推动秦巴景区旅游生态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965.
本试验旨在探究生长分化因子9(GDF9)对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及激素分泌的影响,为GDF9在绵羊卵泡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依据。以绵羊卵丘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低血清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0、100、200、400 ng/mL)的GDF9,培养绵羊卵丘细胞48 h后,提取细胞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检测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透明质酸合酶2(HA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穿透素3(PTX3)及激素受体相关基因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和雌激素受体(E2R)的mRNA相对表达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卵丘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结果显示: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00 ng/mL GDF9时,HAS2、PTX3、FSHR、E2R和LHR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处理组(P<0.01);PTGS2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0和400 ng/mL GDF9组(P<0.01),显著高于100 ng/mL GDF9组(P<0.05)。当添加400 ng/mL GDF9时,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200 ng/mL GDF9组(P<0.01);E2分泌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50 ng/mL GDF9组(P<0.01),显著高于100 ng/mL GDF9组,与200 ng/mL GDF9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和400 ng/mL GDF9组P4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50 ng/mL GDF9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GDF9能够促进绵羊卵丘细胞扩展,并参与绵羊卵丘细胞激素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966.
棉花品种资源枯萎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速棉花品种资源的抗病性鉴定,是当前选择杂交亲本开展抗病育种的迫切需要,也是培育抗病、丰产、优质新品种的主要物质基础。我国现保存的品种资源约3,675份,其中陆地棉3,044个,海岛棉289个,亚洲棉316个,非洲棉14个,野生棉12个。大量的品种资源过去均未作过系统的抗病性鉴定,因为缺乏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仅依靠田间病圃进行鉴定,所以进展缓慢,数量有限。我国在开展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时,  相似文献   
967.
低温胁迫对甜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25℃、14℃、5℃处理甜玉米幼苗,测定其相应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和外渗电导率等生理指标,得出甜玉米受低温胁迫与温度的关系:5℃受胁迫最严重,14℃次之,25℃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68.
969.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西杂牛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育肥牛3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3个处理分别是:试验1组:40%精料+10%苜蓿+20%秸秆+15%柠条+15%玉米芯;试验2组:40%精料+10%苜蓿+20%秸秆+30%柠条;对照组:40%精料+10%苜蓿+20%秸秆+30%玉米芯。结果表明: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44、1.36、1.32 kg,且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09%、3.03%,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试验1组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P<0.05),而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尿素氮水平,试验1组显著低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以对照组最高,为110.50 U/l,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且试验1组与试验2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钙、磷水平各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西杂牛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试验1组能够提高肉牛日增重,改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水平,降低尿素氮、碱性磷酸酶水平,并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说明饲喂以40%精料+10%苜蓿+20%秸秆+15%柠条+15%玉米芯的全混合日粮组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70.
作物秸秆还田方式与生物无机肥配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作物收获后大量秸秆遗留田间,自然腐烂白白浪费,焚烧使环境污染加重.推广秸秆还田,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但受机械、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使该项技术推广力度小.我们在承接市科技局研究项目计划中,把有机肥源定为作物秸秆,与无机肥、生物肥合理配组,应用先进生产工艺,以生物有机无机肥形式推广应用.本试验旨在探讨作物秸秆生料、熟料两种形式与生物无机肥配施效果,以期为作物秸秆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