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1.
鸡传染性眼炎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王永坤,庄国宏,周继宏,田慧芳,朱国强,严维巍(江苏农学院动物医学系,扬州225009)近几年来,随着规模养鸡业的发展,每年秋冬季发生一种以眼炎为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其流行面越来越广,已构成对养鸡业的危害。此病发生于各种年龄...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某县一些种禽场和蛋鸡户暴发一种以传播快,发病率高.产蛋率大幅度下降,蛋质量变劣为特征的疫病.经细菌学检验证实并非细菌病所致,而用无菌病料悬液接种SPF鸡胚成功地分离到病毒。该病毒能在SPF鸡胚、鸭胚及SPF鸡胚肝细胞上生长增殖并产生典型的胚体和细胞病变。通过电镜观察、血清学试验及病毒理化特性的研究证明.该病毒株为无囊膜.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70-80nm,其病毒形态、抗原性等与EDS76 AV-127株病毒极为相似的腺病毒,定名为EDS-H91-1毒株。本文仅对该病原的分离、传代及病毒特性鉴定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3.
鹅副粘病毒病油乳剂灭活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本组王永坤等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鹅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27.7%和18.2%。为了控制该病的流行传播,本课题组在研究该病的病原特性和防制方法的基础上,尽快研制了油乳灭活疫苗。从该疫苗的免疫结果观察,疫苗在免疫后第七天即可产生抗体(平均为2^3.9),15天达到2^6.7,30天可达到2^8.8;从免疫保护试验看,免疫后15天,用强毒攻击,免疫组全部保护,而对照组5只鹅全部发病,3只死亡。从区域性中试调查结果来看,该苗安全、有效,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来源于江苏省仪征、盐城、东台及海安等地病鸡的76株大肠杆菌分离株中,选出10株代表株,对其生化特性及血清型等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地区分离株的血清型主要为O78、O8、O35、O1,不同血清型细菌之间及同一血清型不同株之间在生化特性上均存在差异。野毒株之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很大,相同血清型的野毒株和标准株对比,药敏差异也很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某县一些鸡场发生一种以产蛋量大幅度下降,蛋壳质量改变为特征的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血清学和病毒分离研究及初步鉴定结果。本病为产蛋下降综合症(EDS_(-76)),所分离的毒株为EDS-H_(91-1)毒株。现简述如下: 产蛋下降综合症(Egg drop syndrome-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腺胃病病原T95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某疫区的鸡腺胃病鸡群中分离到T95毒株,在SPF鸡胚稳定传代至8代,具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T95株感染鸡胚尿囊液提纯的病毒液经负染后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大小为80 ̄160nm,有囊膜,表面具纤突,呈典型冠状病毒形态。病毒对热和氯仿敏感,耐酸,能抵抗1%胰酶,无直接血凝性,但经卵磷脂酶C处理后能凝结鸡红细胞。经单抗介导的ELISA检测,T95株与IBV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17.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研究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S_(76)是近几年传人我国引起蛋鸡产蛋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由腺病毒引起,可通过垂直和多种水平途径传播,对26~43周龄产蛋鸡影响最大,只产薄壳蛋、无壳蛋,卵巢和输卵管是该病侵害的主要部位。从鸡体分离鉴定的3个毒株经血清学交叉试验证明,与EDS_(76)AV_(127)标准株密切相关,而与其它禽腺病毒无关。用AV_(127)特异性单抗建立的荚心ELISA特异、灵敏.筛选的H_(91-1)毒株制备的袖乳剂灭活苗在江苏大面积使用后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一株鸡副粘病毒F基因重要片段的扩增、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RT-PCR技术对新城疫病毒(NDV)Y98株的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多株已报道的NDV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较,经遗传基因进行化树分析后,首次报道了VII型DNV分离株在中国大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鹅副粘病毒 YG97分离株、鸡源 V98分离株以及新城疫病毒 (NDV)F48E8、 LaSota和 C30毒株,鸽副粘病毒 YZPNF2分离株经鸡胚增殖纯化后,进行 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 YG97和 Y98 2个毒株在 56kD处比另外 4个毒株多出一个条带。用单抗 2010株进行 Western blot转印,结果该单抗只对 YG97和 Y98 2个毒株的 56kD条带反应,证明这 2株病毒的结构蛋白与经典的新城疫病毒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鸡传染性腺胃病"病原分离、鉴定、病原分离株的抗原性和血清型分析、病原分离株S1纤突基因克隆、全序列测定等多方面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首次在我国提出并证明本病原是致腺胃病变型为特征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