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农学   9篇
  16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在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结荚成熟期分期收获,测定不同时期荚果数量及自然落荚、扰动落荚、留枝荚果成熟度和籽粒产量,分析各因素对紫云英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紫云英种子最佳收获期的确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紫云英荚果数量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增加,总荚果数和留枝荚果数于盛花期后26 d达最大值;自然落荚量随成熟度的升高显著增加,61.1%~88.8%荚果成熟时,自然落荚占总荚果数3.3%~24.1%,最高落荚损失占总产量的20.9%,自然落荚的荚果成熟度及千粒重显著高于留枝荚果和扰动落荚。在0~90%的成熟度区间内,单位成熟度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为3.4至-1.1 g·m-2,随成熟度升高,籽粒产量增长率降低。在群落荚果68.7%成熟时,种子产量最高达1 250 kg ·hm-2,花序消失可作为紫云英种子最佳收获期的表观群体信号。  相似文献   
42.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大区对比法对14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分别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分蘖动态和成穗率、主要经济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珍珠糯、银籼2024、青两优香916、特两优香916、Ⅱ优330、籼糯98-01、豫两优688和Ⅱ优1511等8个水稻新品种表现为生育期短,成穗率较高,经济性状突出,产量较高,建议通过品种审定后,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3.
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长期减量化肥配施不同量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稳定性影响,以10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100%F)、减量20%和40%化肥分别配施22 500、30 000、37 500、45 000 kg·hm-2紫云英10种施肥模式,研究水稻产量及产量变化趋势、水稻产量稳定性、肥料贡献率及土壤养分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水稻年均产量,减量20%和40%化肥配施不同量紫云英较CK增产36.81%~40.07%,较单施化肥增产6.27%~8.80%。AMMI模型产量稳定性参数(Di)结果显示,化肥减施20%和40%均以配施45 000 kg·hm-2紫云英处理水稻产量稳定性最好,其次为配施37 500 kg·hm-2紫云英处理。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处理肥料贡献率较单施化肥提高4.55~6.42个百分点,以减量40%化肥配施37 500 kg·hm-2紫云英处理最高,肥料贡献率与土壤地力贡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K相比,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水稻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产量稳定性参数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合考虑水稻高产、稳产及减肥效益,以减施40%化肥配施37 500 kg·hm-2紫云英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豫南稻区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以红麻"杂红992"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法设置正常灌水(CK)、轻度胁迫(LS)、中度胁迫(MS)和重度胁迫(SS)4个处理,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对红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水和轻度胁迫下,红麻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中度胁迫和重度胁...  相似文献   
45.
定量分析我国不同条件下紫云英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紫云英配施化肥模式在稻田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单施化肥为对照,通过搜集整理已发表的田间试验数据,运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明确紫云英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量化分析了水稻种植模式、化肥配施比例、紫云英翻压量、施肥量、土壤理化性状对紫云英配施化肥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紫云英配施化肥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产率为4.47%(95%CI,3.16%~5.77%),其中单季稻增产率为4.89%(95%CI,3.01%~6.76%),双季稻增产率为4.06%(95%CI,2.26%~5.87%)。水稻增产率随化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当化肥配施比例≤0.4时,水稻减产4.58%(95%CI,-2.26%~-5.87%)。水稻增产率随紫云英翻压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紫云英翻压量为22500~37500 kg/hm2时,增产率较高。稻田施氮量>180 kg/hm2、施磷量30~60 kg/hm2、施钾量60~120 kg/hm2时,紫云英配施化肥的水稻增产率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0 g/kg,土壤全氮含量<1.5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0~2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50 mg/kg,土壤pH 6.5~7.5时,紫云英配施化肥的水稻增产率较高。综上所述,与单施化肥相比,紫云英配施化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在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低,土壤pH偏中性条件下增产效果较好。紫云英配施化肥条件下,化肥减施20%~40%,紫云英翻压22500~37500 kg/hm2仍能保证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花前叶面喷施多效唑,探讨多效唑对紫云英产量及其结实特性的调控效应,以期为增加紫云英籽粒数、提高产量调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设多效唑喷施浓度0 (CK)、200 mg/L (T1)、300 mg/L (T2)、400 mg/L (T3)、500 mg/L (T4)、600 mg/L (T5),喷施溶液量均为750 kg/hm2,在开花前喷施一次。紫云英成熟期,按常规考种法调查单位面积株数、分枝数、不同层花序的花序数、结荚数、籽粒数等指标。【结果】与CK相比,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的单位面积花序数、结荚数、单荚籽粒数和结实荚果率在不同层花序上均较对照有所提高,以T3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在第1~6层花序上,T3处理的单位面积花序数较对照提高34.1%~59.0%,单位面积结荚数提高39.7%~68.4%,单荚籽粒数提高44.3%~53.7%,结实荚果率提高1.84~4.89个百分点。相关分析表明,紫云英种子产量与其单位面积花序数、一级分枝花序数、单个有效花序结荚数、结实荚果率及单荚籽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多效唑喷施浓度与紫云英种子产量及以上结实因子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以多效唑喷施浓度373 mg/L最优,种子产量最高。【结论】在紫云英花荚脱落高峰之前 (开花前),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显著促进不同层花序单位面积花序数、结荚数、结实荚果率和单荚籽粒数的增加,尤其对促进第5、6层花序花荚结实成粒的效果显著,进而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47.
叶面喷钼对紫云英结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开花前叶面喷施钼肥,初步探讨钼肥对紫云英花荚结实的调控效应,以期为紫云英种子生产合理利用钼肥及种子产量提高的调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在开花前叶面喷施清水(对照CK)、钼肥(100、200、400、600、800 mg/kg),在成熟期,按常规考种法记载单位面积株数、分枝数、不同层花序的花序数、结荚数、籽粒数和粒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钼肥处理对紫云英单位面积花序数、有效株数、一级分枝数、单株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花序数和每有效花序结荚数均影响不大。喷施浓度400 mg/kg的钼肥处理对其荚果结实率、单荚籽粒数和粒重可产生影响,尤其对第1~4层花序产生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在荚果结实率上,第1~4层花序的该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较对照提高2.89%、3.36%、2.72%和2.74%;在单荚籽粒数上,分别较对照提高12.69%、14.79%、18.75%和20.36%;在粒重上,分别较对照提高16.72%、20.21%、19.06%和18.77%,然而对第5、6层花序产生影响不大。种子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相关分析发现,紫云英种子产量与荚果结实率、单荚籽粒数和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稻田在翻压等量紫云英作绿肥的情况下化肥减量施用对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影响,依托长期种植紫云英定位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化肥(100%F)、紫云英配施100%、80%、60%和40%化肥(MV+100%F、MV+80%F、MV+60%F、MV+40%F)对水稻收获期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紫云英配施化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毛管孔隙度。翻压紫云英可以替代20%~40%氮肥;与单施化肥(100%F)和紫云英配施化肥(MV+100%F)相比,紫云英配施减量20%~60%化肥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对照不施肥相比,紫云英配施化肥可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降幅为5.5%~17.8%,并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为15.0%~26.0%。单施化肥(100%F)、紫云英配施100%、80%、60%和40%化肥水稻产量较对照不施肥提高30.0%~39.6%,以紫云英配施80%化肥水稻产量最高。紫云英配施减量20%~40%化肥水稻产量较配施化肥100%增加2.7%~7.1%。分析产量主要构成发现,紫云英配施化肥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提高产量。综合考虑土壤理化性状、水稻产量等水稻可持续发展因素,豫南稻区紫云英翻压量22500 kg/hm2时,化肥减施20%~40%均可在此地推广,以化肥减施20%为最优。  相似文献   
49.
过去我们的日光温室一年只种两茬造成了夏季土地闲置、效益不佳。通过对日光温室黄瓜、丝瓜、西芹茬口的合理安排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值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0.
百合的离体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百合的鳞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激素浓度、鳞片放置方式、鳞片部位对诱导出芽影响较大。低浓度的激素对芽增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