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芦笋茎枯病由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引起,为明确P.asparagi与寄生在其他蔬菜、水果和经济林木等植物上的拟茎点霉不同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对分离至福建漳州的P.asparagi菌株及从Gen Bank下载的相关菌株的35条ITS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35个菌株被划分为Ⅰ、Ⅱ和Ⅲ组群;P.asparagi与葡萄拟茎点霉(P.viticola)、叶下朱生拟茎点霉(P.phyllanthicola)、杨桃拟茎点霉(P.averrhoae)、大豆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phaseolorum)聚在I组群的A亚群,它们的系统学关系最近;大豆拟茎点霉(P.longicolla)、大豆间座壳菌(Diaporthe sojae)、褐纹拟茎点霉(P.vexans)、光叶子花拟茎点霉(P.glabrae)、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黄瓜间座壳菌(Diaporthe sclerotioides)聚在Ⅱ组群,它们与P.asparagi的系统学关系较远;昏暗拟茎点霉(P.obscurans)单独聚在最远的分支上(Ⅲ组群),其与P.asparagi的系统学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32.
为科学指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畜禽养殖从业主体安全生产和个人防护,依据国务院和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有关文件,结合吉林省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制定《吉林省养殖场(户)新冠肺炎疫情防范及应急处置指南(第一版)》,提出5项常规防范措施和3项紧急处置措施,用以及时控制、减轻和消除养殖场(户)发生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维护正常生产秩序,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畜牧业发展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相似文献   
33.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用量低、效果好、杀虫谱广、对温血动物毒性低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在拟除虫菊酯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在环境影响农药残留调查时都要求提供准确快速的测定方法。但是由于拟除虫菊酯分子结构的特点,它们都包含多个光学异构体,这些异构体往往又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因此必须解决异构物的分析方法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拟除虫菊酯的气相和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展,并介绍了作者自己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34.
利用特异性引物从琯溪蜜柚黑斑病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487 bp的特异性条带,准确地与疮痂病、炭疽病和黄斑病菌等蜜柚常发性真菌病害区分开.采用巢式PCR对该引物的检测灵敏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对于黑斑病菌基因组DNA,巢式PCR的检测灵敏度为100 fg/μL,灵敏度比常规PCR至少提高100倍;对于发病组织,巢式PCR可从病斑组织含量为100 μg的DNA样品中检测到黑斑病菌.采用巢式PCR检测技术,可从蜜柚的黑斑病显症组织和未显症组织特异性地检测到病原菌,且检出率分别为96.67%和90%.  相似文献   
35.
琯溪蜜柚黑斑病菌防治药剂室内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18种药剂对琯溪蜜柚黑斑病菌Phyllosticta citriasiana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药品中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复配剂型抑菌效果较好,其中苯甲·丙环唑的毒力最高,EC50为0.055 9 mg/L,其次为苯甲·嘧菌酯,EC50为0.0601 mg/L,在浓度为0.15 mg/L时两者都可完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保护性杀菌剂以50%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在0.5 mg/L时有完全抑制作用;铜制剂杀菌剂的毒力较低,松脂酸铜的EC50为468.1400 mg/L,抑菌效果差.  相似文献   
36.
对芦笋茎枯病[Phomopsis aspasagi(Sacc.)Bubak]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抗性生理和病害防治5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了芦笋茎枯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防治芦笋茎枯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7.
加拿利海枣褐斑病病原菌为柯氏帚梗柱孢霉,该病会感染多种棕榈科植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每年3-11月病害均可发生,5—8月为发病高峰期。室内和盆栽小苗药剂试验表明:50%多菌灵WP、25%咪鲜胺EC和50%英纳WP3种杀菌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盆栽小苗施药后预防效果可达100%,治疗效果平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38.
近日,欧洲法院(ECJ)的一项法律意见支持欧盟委员会在欧盟农药残留法规复审不被强制执行。法律总顾问Niilo Jaliskinen提出若欧洲法院的普通法院推翻之前的判决,那么环保组织将被允许提出对委员会进行法规的内部审查的要求((Agww)No.643,P.8)。他表示,欧盟委员会否决这些要求的做法是正确的。而他的这个意见也将被考虑进欧洲法院最终的判决中。  相似文献   
39.
琯溪蜜柚黑斑病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离鉴定发生在福建省平和县的琯溪蜜柚黑斑病的病原菌,从果园中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果,分离获得一种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与柑桔黑斑病菌不同的病菌分离物,并鉴定为柑桔叶点霉亚洲种。使用病菌分离物的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及菌饼培养物,并以柑桔黑斑病菌作对照,接种柚果测定致病性。结果表明,病菌分离物回接产生与果园中病果相同的症状,并从接种发病的果实中重新分离到该病菌。因此,研究通过柯赫氏法则证实了柑桔叶点霉亚洲种是引起琯溪蜜柚黑斑病的病原菌。而对照菌株柑桔叶点霉也可以侵染琯溪蜜柚果实产生相同症状,有可能共同存在于琯溪蜜柚果园中为害。  相似文献   
40.
亚洲柑橘叶点霉Phyllosticta citriasiana是近年发现的侵染柚类柑橘的黑斑病病原菌新种,其生物学特性尚不明确,为此测定了培养基种类、光照、温度、pH值等培养条件对该菌菌丝及分生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在燕麦琼脂培养基和含柚叶汁液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快,黑暗不利于病菌生长,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最适生长pH值是6~7,菌落在碱性的燕麦培养基上生长有黄色晕圈,试验研究中分生孢子萌发率较低,菌丝致死温度为5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