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林业   294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205篇
  272篇
综合类   1668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820篇
园艺   368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嫁接是提高西、甜瓜对枯萎病等土传病虫害抗性的有效措施,通过选用适宜砧木进行嫁接.还能提高植株对低温、盐渍化等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提高产量,因而在西、甜瓜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西、甜瓜嫁接多采用顶插接、断根嫁接和靠接。其中以顶插接最为简单.易于推广应用。断根嫁接则在顶插接的基础上。去掉了砧木原有根系.在嫁接愈合的同时诱导新根产生。  相似文献   
992.
嫁接对西瓜和甜瓜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嫁接是提高西瓜和甜瓜对土传病害抗性的有效措施,然而,关于嫁接对西瓜和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嫁接对西瓜和甜瓜果实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嫁接导致西瓜和甜瓜品质变化的原因,最后对嫁接影响西瓜和甜瓜果实品质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耐盐蔬菜三角叶滨藜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国标法对江苏沿海滩涂引种的耐盐蔬菜三角叶滨藜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叶滨藜主要营养物中含水量90.53%、粗蛋白2.62%、粗脂肪0.31%、粗纤维1.38%、灰分1.52%、总糖4.61%;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91.19mg/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48.72mg/g,必需氨基酸模式与FAO/WHO接近;抗坏血酸含量较高,达45.23mg/100g;铁、锰的含量丰富,铜、锌、镉、铬、铅的含量未超国家限量标准,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994.
通过郑单988密度试验表明:该品种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密度对千粒重、穗长、行粒数影响较大;随密度增加,单株叶面积和干物重量减小,群体叶面积系数和干物重量增加,成熟期叶面积系数和经济系数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995.
王丽  李亮  吝洪敏  刘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81-15282
只有先明确了中国桃花水母属各物种的分类标准,研究各物种的分布情况,才能进一步探讨环境因素变化对中国桃花水母的影响。结合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分类学研究手段,对目前文献中我国桃花水母的分类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在桃花水母分类上的不足之处。我国目前主要依据形态学的描述与比较来对桃花水母进行分类,但桃花水母的形态会因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生理周期以及各地生存环境的差异而发生变化,因此分类上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于桃花水母的研究,建立桃花水母的PCR与DNA测序分析技术,测定其基因组序列,用于桃花水母的辅助分类,再结合形态学上的一致性来对我国的桃花水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996.
以烤烟云烟9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成熟期短时渍水处理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主要碳、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成熟期渍水处理3 d,中部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低于对照,降幅为20.39%;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33.14%,56.70%;烟叶淀粉、总氮和烟碱含量有降低趋势,分别下降了2.9,0.74,0.77个百分点,而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有增加趋势,分别上升了1.33,0.46个百分点。说明渍水胁迫使叶片生理代谢紊乱,氮代谢减弱,碳水化合物积累减少。研究结果有助于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成熟期渍水胁迫对烤烟生长和品质形成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7.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基因的保守序列,合成2种病毒E基因序列及引物,设计针对2种病毒的寡核苷酸探针,制备基孔肯亚病毒与辛德毕斯病毒特异性检测基因芯片,并对该芯片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利用所制备的基因芯片,能检测到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特异性杂交信号,阴性对照病毒(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基因Ⅲ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流感病毒)均无杂交信号。本试验初步建立了基孔肯亚病毒与辛德毕斯病毒特异性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基孔肯亚病毒与辛德毕斯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种特异性鉴定。  相似文献   
998.
水杨酸诱导山茶抗灰斑病的作用及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载玻片萌发法测定水杨酸(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影响。浓度为0~5mmol.L-1的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其诱发抗病性可持续10~15天,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天。用SA喷雾涂布叶片诱导山茶抗性,植株内丙二醛、木质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化指标对山茶灰斑病菌诱导信号有不同响应。MDA含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减少,膜脂的过氧化程度降低,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诱导抗性的作用逐渐减弱,且在不同浓度处理间存在差异,在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各处理表现为初期低于对照、后期缓慢上升;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只诱导处理基本相似,高浓度诱导的木质素积累量大于低浓度;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只诱导处理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只诱导的处理和对照高。生化反应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DA、木质素含量与病情指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综合利用油茶饼粕,分析了油茶饼粕的基本组成,采用苯酚为液化剂,硫酸为催化剂,对油茶饼粕进行了液化实验。结果显示油茶饼粕中糖类、粗纤维和粗蛋白质的总质量分数约为75%,能够有效进行液化。研究了反应温度、苯酚与油茶饼粕的质量比(液比)、催化剂的用量及液化时间对液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得出较佳的液化工艺条件为:硫酸用量4%,液化时间1.5 h,液化温度140℃,液比值4,此时液化残渣率16.25%。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油茶饼粕及其液化残渣和产物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苯酚与油茶饼粕组分发生了明显酚化反应和醚化反应,形成了更多的活性官能团。油茶饼粕中蛋白质结构遭到破坏,蛋白质也发生了液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A蛋白双抗夹心法,在包被抗血清前先用A蛋白包被微量测定板,利用A蛋白抗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FC部位结合,以F(ab’)2部位吸附抗原毒素,在被吸附的毒素上再加一层相同的抗血清和酶标记的A蛋白,以检测杂交竹梢枯病菌毒素蛋白。结果表明:A蛋白预包被能提高检测效价,降低本底值。抗原浓度对酶联检测有显著影响,纯毒素稀释倍数大于10-6,检测结果与对照接近,不适宜用于检测。OD值随抗原稀释倍数的增加下降,且下降幅度受测定抗血清浓度的影响;当检测液稀释1∶5(1∶50时,测定抗血清浓度在10-4(病株汁液)和10-6(含毒素发酵液)时可测出显著差别。抗血清浓度为10-4下,含毒素发酵液在标记A蛋白浓度为1∶10(1∶640范围内有较好测定结果,而病株汁液在标记A蛋白浓度为1∶10(1∶160才能测出。本研究首次将此技术用于真菌毒素检测中,该方法对杂交竹病株汁液中的致病毒素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早期诊断暗孢节菱孢菌引起的杂交竹梢枯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