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81.
为研究着色虹鳟在摄食状态和饥饿状态下的虾青素降解规律,实验选用平均体质量为(101.9±1.3)g的未着色虹鳟和已着色虹鳟,对未着色虹鳟饲喂含虾青素(100 mg/kg)饲料以研究虾青素在机体的沉积规律(虾青素沉积组);对着色虹鳟,饲喂含虾青素(100 mg/kg)饲料(正对照)、不含虾青素饲料(摄食降解组)或予以饥饿处理(饥饿降解组),实验共设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实验共持续4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肌肉、肝脏和全鱼虾青素含量,血清类胡萝卜素含量,肌肉色差值(L*,a*,b*)和肌肉罗氏比色卡得分.结果表明,虾青素沉积组的虹鳟肌肉、肝脏虾青素含量、肌肉红度值和罗氏比色卡得分随饲养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在第3周时达到基本稳定,与第4周测定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4周养殖期内,全鱼虾青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而全鱼虾青素沉积率则呈下降趋势,第1周、第4周时的全鱼虾青素含量和全鱼虾青素沉积率分别为3.71 mg/kg、8.59 mg/kg和21.31%、15.26%;饥饿降解组和摄食降解组虹鳟的全鱼、肌肉、肝脏虾青素含量、肌肉红度值和罗氏比色卡得分随养殖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其中饥饿降解组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第3周后,这种降低趋势减缓.上述研究表明,在虹鳟饲料中添加100 mg/kg虾青素,经过3周饲养即可使肌肉达到着色要求,虾青素的沉积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饥饿和投喂不含虾青素的饲料均可使已着色虹鳟肌肉虾青素含量和红色度显著下降,饥饿使虾青素的减少更加迅速,虾青素在鱼体内的减少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旨在研究醋酸棉酚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棉酚残留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31.68±0.01)g的异育银鲫27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300和900mg/kg醋酸棉酚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随着醋酸棉酚添加量的增加,畀育银鲫的...  相似文献   
83.
水产饲料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是水产食品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很多,既有饲料本身的因素,如饲料原料含有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也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84.
水产动物的胆碱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碱最早从动物胆汁中分离得到 ,故又名胆素。人们习惯上将胆碱划为B族维生素 ,有VB4 之称 ,但胆碱与其他的B族维生素不同 ,并不以辅酶或酶的形式参与机体代谢 ,而且其需要量远高于其他B族维生素 ,是其他B族维生素需要量的数 10倍至数10 0倍 ,故也有人主张不宜将其列为维生素。1 胆碱的性质与功能胆碱 (三甲基乙醇胺 )的分子式为 (CH3) 3N(CH2 ) 2 OH ,为无色、黏滞、微带鱼腥味的强碱性液体 ,吸湿性很强 ,可与酸反映生成稳定的结晶盐。胆碱溶于水、甲醛、甲醇和乙醇 ;难溶于丙酮、氯仿 ;不溶于石油醚、苯、甲苯和四氯化碳。胆碱的生…  相似文献   
85.
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肌肉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鱼粉供求的日益紧张和价格上涨,使得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成为现阶段的一个热点。但植物蛋白存在较多的抗营养因子使其难以被消化利用,通过酶制剂降解这些抗营养因子,消除其抗营养特性,是提高植物蛋白消化吸收率的重要途径。目前酶制剂在畜禽饲料中已有较多的应用,但在水产饲料上的研究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86.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有机酸(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1 080尾初重(4.60±0.05) 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正对照组(PC组)组饲喂鱼粉含量为18%的基础饲料,2个负对照组分别饲喂以肉骨粉(M BM组)和豆粕(SM组)替代1/3鱼粉的试验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2个负对照组试验饲料中添加0.2%柠檬酸(MBM-CA、SM-CA组)、苹果酸(MBM-MA、SM-MA组)和丁酸钠(MBM-SB、SM-SB组)的试验饲料。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与PC组相比,MBM和SM组的增重率和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在肉骨粉饲料和豆粕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和丁酸钠后,均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在肉骨粉饲料和豆粕饲料中添加苹果酸后,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以及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为12%的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2%柠檬酸或丁酸钠,可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提高了饲料效率,但添加0.2%苹果酸对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7.
以含9%鱼粉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以O%,4.8%,9.6%,14.4%混合发酵蛋白(鲜杂鱼:豆粕=1:1)分别替代饲料中0%,3%,6%,9%鱼粉(相当于鱼粉用量的0/3,1/3,2/3,3/3)配制四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奥尼罗非鱼,考察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生长、营养物质消化率、体组成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共进行3个试验,试验I、Ⅱ分别以奥尼罗非鱼稚鱼[(1.00±0.05)g]、鱼种[(17.57±1·06)g]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为期8周和4周的饲养试验;试验Ⅲ测定了奥尼罗非鱼鱼种对饲料干物质及蛋白质消化率.结果表明:试验I中,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用量1/3、2/3时,奥尼罗非鱼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增长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O.05);混合发酵蛋白全部替代鱼粉后鱼体生长性能显著降低,增重率较对照组降低5.2%(P<0.05);试验II中各组奥尼罗非鱼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增长率无显著差异(P>O.05),但随着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用量的增加,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增长率有降低趋势;各组在肌肉组成及消化道蛋白酶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O.05);与对照组相比,混合发酵蛋白的使用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而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影响.在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方面,混合发酵蛋白不同比例替代鱼粉后对饲料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O.05).上述研究表明:混合发酵蛋白可替代奥尼罗非鱼稚鱼饲料中2/3鱼粉(占饲料6%)及奥尼罗非鱼鱼种饲料中的全部鱼粉(占饲料9%),而不影响机体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8.
叶黄素对七彩神仙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叶黄素对七彩神仙鱼体色和生长的影响,在"牛心汉堡"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200、300和400 mg/kg叶黄素,饲喂初始平均体质量(10.3±0.3)g的七彩神仙鱼8周。结果显示,添加叶黄素50~200 mg/kg,对鱼体增重率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量达200 mg/kg后,饲料系数显著增大,添加量达300 mg/kg后,增重率显著降低。在养殖4周、8周时,鱼体皮肤亮度(L*)无显著变化,皮肤黄度(b*)和叶黄素含量随叶黄素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升高;8周时,各叶黄素添加组的皮肤b*值和叶黄素含量显著高于4周时,当叶黄素添加量达300 mg/kg后,皮肤b*值(4周、8周)和全鱼叶黄素含量(8周)趋于稳定;4周时,各处理组间的皮肤红度(a*)无显著差异;8周时,当叶黄素添加量达100 mg/kg后,皮肤a*值显著降低;饲料中添加300 mg/kg叶黄素显著提高了七彩神仙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叶黄素可有效改善七彩神仙鱼体表黄色,提高肝脏总抗氧化能力,但高添加量的叶黄素会降低鱼体生长性能,七彩神仙鱼饲料中的叶黄素添加量建议为200~300 mg/kg。  相似文献   
89.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量为0.40 mg/kg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素对草鱼幼鱼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量为0.40 mg/kg时粗蛋白含量最大。0.10 mg/kg组和0.20 mg/kg组的全鱼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生物素对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和总胆固醇(TC)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各添加组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 mg/kg添加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草鱼幼鱼饲料中生物素适宜添加量为0.40 mg/kg。  相似文献   
90.
分别进行了二个试验以考察饲喂蚕豆对不同规格草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试验Ⅰ以配合饲料,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饲喂平均体重(535±50)g草鱼77 d;试验Ⅱ以配合饲料、发芽蚕豆饲喂平均体重(84.5±3.5)g草鱼68 d.结果表明,在两个试验中,与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相比,摄食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均极显著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1),提高了饲料系数(P<0.01);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降低,胶原蛋白含量上升(P<0.01);前肠道蛋白酶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投饲蚕豆可改变草鱼肌肉成分,但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肠道蛋白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