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72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32篇
  76篇
综合类   258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春甘蓝生产具有占地时间短,技术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春甘蓝生产过程中常出现未熟抽薹现象,给蔬菜生产和种植户造成不同程度损失。根据笔者近年在陕西关中春甘蓝产区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742.
743.
【目的】明确反光膜覆盖对烟叶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为反光膜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以常规栽培为CK,设置反光膜覆盖处理,研究反光膜覆盖对烟叶光合特性、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常规透明地膜揭膜后再覆盖反光膜烟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为5.50 mol/(m2s)、3.51 mmol/(m2s)和0.16 mmol/(m2s),分别较CK显著提高90.97%、74.32%和169.05%;胞间CO2浓度为0.16 mol/mol,较CK下降43.90%;4个指标处理与CK均存在显著差异。反光膜覆盖对烟叶产量影响不明显;产值为55 208.17元/hm2,较CK提高2 684.5元/hm2;上等烟比例为48.32%,较CK提高8.16百分点;显著提高烤后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中部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分别为26.3%和29.7%,较CK分别提高8.1百分点和9.2百分点,上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1.4%和24.6%,均提高5.0百分点。反光膜覆盖明显降低烤后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中部和上部烟叶总植物碱含量分别为2.25%和2.51%,较CK分别下降0.62百分点和0.54百分点。中部和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得分分别为75.0分和71.6分,较CK分别提高1.2分和0.8分。【结论】烤烟常规透明地膜揭膜后再覆盖反光膜可有效提高烟叶光合能力,并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744.
随着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通过对现有烟叶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等资料,深入分析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通过专家研讨,提炼出生产计划、布局优化、烟叶质量、生产效益、生产效率5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量化指标,明确比重。评价体系通过使用2020年数据对指标进行了证实研究,明晰了各种烟县区高质量发展中的存在的不同,提出建议。该评价体系有助于更好地谋划烟叶生产提供发展思路,为高质量发展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5.
746.
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森林土壤N2O来源于土壤氮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以及化学反硝化是其产生的四个关键过程。当前,氮素富集条件下森林土壤N2O排放存在硝化和反硝化主导作用之争,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模式以及微生物驱动机制尚不清楚。综述了森林土壤N2O来源的稳定性同位素拆分,森林土壤总氮转化和N2O排放对增氮的响应规律,增氮对N2O产生菌群落活性和组成的影响,并指出研究的薄弱环节与未来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呈现非线性,包括初期无明显响应、中期缓慢增加和后期急剧增加三个阶段,取决于森林生态系统"氮饱和"程度。施氮会引起森林土壤有效氮由贫氮向富氮的转变,相应地改变了土壤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组成,进而影响土壤N2O排放。由于森林土壤N2O排放监测、土壤总氮转化和N2O产生菌群落动态研究多为独立进行的,难以阐明微生物功能群与N2O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未来研究应该有机结合15N-18O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量化森林土壤N2O的来源,揭示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增氮的非线性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