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8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阿维菌素与吡虫啉、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吡虫啉、三唑磷及其混配组合对泽蛙(Rana limnocharis)蝌蚪的急性毒性,并用联合作用系数法评价阿维菌素与吡虫啉、三唑磷混配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虫啉、三唑磷96 h对泽蛙蝌蚪的96 h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0275、88.6229、10.8760 mg/L,急性毒性大小为阿维菌素>三唑磷>吡虫啉。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按1∶17的体积比混配后48 h、72 h、96 h对泽蛙蝌蚪的毒性属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三唑磷按1∶99的体积比混配后24 h、48 h对泽蛙蝌蚪的毒性属增效作用,72 h、96 h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为尽可能减少稻田农药的使用量,更好地保障稻米品质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通过优化药剂组合和施药次序,综合田间防效、消解动态、最终残留及水稻产量等因素,研究评估了江苏省溧阳市水稻田农药减量施用的可行性。分别设置常规施药组合和减量施药组合2套方案,以水稻主要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纹枯病为例,比较了2种施药方案下对病虫害的防效,分析了相关药剂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在稻米和谷壳中的最终残留,并对水稻产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减量施药方案对水稻上3种典型病虫害的防效均优于或与常规施药方案相当;此外,不同施药次序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2种施药方案下,供试药剂在稻米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超过其残留限量 (MRL) 标准;与常规施药方案相比,减量施药方案下水稻每公顷产量增加了621 kg,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减量方案施用农药总制剂量为4 410 g/hm2 (有效成分1 353 g/hm2), 而常规方案为6 885 g/hm2 (有效成分1 553 g/hm2)。研究表明,在试验期间,该减量施药方案能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保证水稻产量,同时还能减少环境中农药及助剂的投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73.
正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机构是具体承办动物卫生监督案件、饲料兽药类案件的具体执行机构,除承担日常的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检测外,综合执法类案件的查处与办理,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严格依法查处案件,实施行政处罚,可以有效地教育当事人依法生产、经营,从而保障畜产品质量的安全。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成效事关法治政府的建设,是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先锋队与排头兵,法治建设事关每一位畜牧兽医执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1株具有毒死蜱降解活性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DGB定殖水稻后对水稻及种植土壤中毒死蜱降解的影响。在低浓度和高浓度毒死蜱处理的土壤中,接菌水稻生物量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2.1%和17.3%;在试验前期接菌水稻中毒死蜱残留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期差异逐渐减小。与对照相比,接菌水稻种植的低与高2个处理土壤中毒死蜱残留分别减少了27.6%和43.9%,半衰期分别由11 d和10.8 d降至9.6 d和8.1 d。结果表明,该内生菌定殖水稻能够显著促进土壤中毒死蜱的降解,同时对水稻生长也有一定的增益。  相似文献   
75.
学科建设是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内在原动力,学科建设运行评价是科研单位摸清家底、找准差距、对标发展、完善规划,实现长效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和举措。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在总结梳理学科建设基本情况和运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学科建设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结果应用展开讨论,为解决学科建设运行评价过程中"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怎么用"的问题,提出明确评价指标、优化评价方法、拓展评价主体范围、强化结果应用等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学科建设运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果蔬中残留农药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包括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总结了应用较广的前处理技术:液液萃取、固相萃取、QuEChERS、分析比较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法及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技术.另外,介绍了纳米材料在果蔬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7.
兔抗甲胺磷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水溶性碳化二亚胺法(EDC),将MTP与牛血清蛋白(BSA)、人血清蛋白(HSA)和鸡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分别合成免疫抗原MTP?BSA、MTP?HSA和包被抗原甲胺磷?鸡卵清蛋白(MTP?OVA),用合成的免疫抗原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免疫,制得抗血清经鉴定确证为兔抗MTP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antibody,PAB),效价分别为1∶15?000和1∶12?000.  相似文献   
78.
江苏地区麦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江苏省赣榆县(苏北)、姜堰市(苏中)、武进市(苏南)三地区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水平,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有所降低,但仍处于敏感阶段;同时明确了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高于麦长管蚜。  相似文献   
79.
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体不同组织(虾肉、虾头、虾壳、虾黄)中7种环境指示类和12种类二英类多氯联苯(PCBs)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V(二氯甲烷):V(正己烷)=1:1混合溶液匀浆提取,加入浓硫酸磺化,采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部分采用HP-5柱,经程序升温对18种PCBs分离,进入串联四极杆质谱后,以E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50、400和1 000 ng/kg 3个添加水平下,18种PCBs在虾肉、虾头、虾壳和虾黄4种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2%~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18种PCBs的检出限在0.10~10 ng/kg之间。本方法具有较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虾体中18种PCBs测定。对南京某养殖场的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只有部分PCBs检出。  相似文献   
80.
以高效氯氟氰菊酯为供试药剂,分别建立了烟叶基质和PBS缓冲液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ELISA检测标准曲线。并在线性检测范围内,连续3 d添加3个浓度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研究烟叶基质对ELISA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基质和缓冲液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回收率分别在94%~157%和87%~118%,变异系数分别是6.8%~22.1%和3.5%~6.6%。这表明烟叶基质对ELISA检测干扰较大,在净化的条件下,定位为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半定量筛选检测较为合理。以空白烟叶添加适当浓度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如设定的超标限量)为对照,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待测样品,建立了烟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半定量ELISA筛选方法,制定了结果判断标准。对50个高效氯氟氰菊酯施药后的烤烟烟叶同时采用ELISA法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结果表明,ELISA法检测样本超标检出率为34%,GC法检出率为22%。以GC法为参照,ELISA法假阳性率为12%,假阴性率为0,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大量烟叶样本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