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研究贵州省冬闲田种植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黑麦草和油菜4种绿肥还田对后茬玉米产量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筛选可以减少或一定程度上遏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肥。结果表明:(1)箭舌豌豆处理CO2平均排放通量最高,为79.67 mg/(m2·h),油菜处理最低,为66.53 mg/(m2·h),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冬闲相比,除油菜处理外,其他绿肥处理均促进CO2排放。(2)所有绿肥处理均促进CH4排放,冬闲CH4累积通量为负值,表明绿肥还田导致土壤由CH4汇变为弱排放源。(3)与冬闲相比,除箭舌豌豆处理外,其他绿肥处理对N2O累积排放量均有抑制作用。(4)CO2对全球变暖贡献占主导,N2O次之,CH4所占比例最小。(5)绿肥还田均可提高玉米产量,且光叶紫花苕绿肥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冬闲,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也较小。因此,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生产效...  相似文献   
52.
攀西地区何首乌无藤或少藤栽培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对比何首乌少藤、无藤种植与传统搭架种植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留藤50cm为最佳的留藤长度,各处理与对照产量无显著差异,但该种植方法能节约搭架成本及所产生的人工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3.
GIS支持下的巴西陆稻IAPAR-9再生稻合理布局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何燕  李政  廖雪萍  孙涵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4):310-313,334
根据巴西陆稻IAPAR-9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结合其在广西的引种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广西种植巴西陆稻再生稻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气候区划指标的空间推算模型,并采用GIS技术推算出广西lkm×lkm网格点上的有关气候要素值,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多层复合方法,对广西的巴西陆稻再生稻进行气候区划,为广西巴西陆稻再生稻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观叶植物的家庭养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室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家中摆放观叶植物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只有了解观叶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养护,才能达到美化居室的效果。适宜家庭养护的观叶植物种类很多,最常见的草本观叶植物有:绿萝、黄金葛、...  相似文献   
55.
巴西旱稻IAPAR9根系发达,植株高大,耐瘠,耐旱,抗逆性强,全生育期120天。生长发育要求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均比水稻低,凡日平均气温≥10℃(保证率≥80%),旬内有2天以上日雨量≥5.0mm、旬雨量≥ 15.0mm的首旬初始日期即可作为早季适宜播种始期。  相似文献   
56.
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褐籽品种"嘎壤油菜"和黄籽品种"雪巴黄籽油菜"的细胞学信息,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2个西藏白菜型油菜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二倍体,均由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有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带有随体;染色体组成结构、核型参数具有一定的差异,褐籽品种的核型参数均大于黄籽品种。褐籽品种"嘎壤油菜"进化程度较高,为中间类型2B型,黄籽品种"雪巴黄籽油菜"的进化程度较低,较为原始,为对称类型1A型。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海南省多年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找出影响海南甘蔗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和关键时段,并建立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春秋降水、春夏秋相对湿度和夏季大风(台风)等气象因素与海南甘蔗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8.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月龄(中年)和5月龄CD-1小鼠背海马突触前蛋白syntaxin 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3月龄小鼠齿状回、CA1及CA3区各层syntaxin 1的相对含量较5月龄均显著下降.表明中年CD-1小鼠背海马syntaxin 1含量全面下调.  相似文献   
59.
不同群体国槐种子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国槐(Sophora japonica L.)种子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本试验对国槐7个群体130个单株的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表面积、体积和千粒重等6个种子表型性状作了观测分析,采用平均值,变异系数,巢氏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表型变异及规律.结果表明:国槐种子各表型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  相似文献   
60.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该文以美国外来入侵 物种南方松大小蠹(SPB)为研究对象,以SPB重要发生地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为研究区域,以美国Daymet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2000、2050、2100年3种气候变化情景,预测SPB 潜在生境的空间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温度的季节性变动系数(46.7%)、最湿季节降水量(32.4%)是影响SPB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因子;随着气温的升高,研究区域SPB适生概率从0.067 7下降到0.064 0;当适生概率P0.5时,外来SPB感染面积从1.2%下降到0.5%,感染区域SPB适生概率反而从0.548 9上升到0.610 7;随着最湿季节降水的重心由西向东偏移,SPB分布的中心从亚利桑那州中部偏移到新墨西哥州东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