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5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1篇
  58篇
综合类   349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751.
为探明冠层形态结构特性对林芝地区春青稞产量的影响,以高产和中高产2种类型8个春青稞品种为材料,采用高产栽培方法,分析了高产春青稞品种群体动态及其冠层形态结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高产品种与中高产品种相比,1)产量:平均高28.5%;2)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平方米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分别高8.5%、10.4%、15.6%和16.1%;3)分蘖期最大总茎数低20.11%,干物质积累量低28.3%;拔节期-灌浆期间分蘖消亡速度低17.44%;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高17.5%,分蘖成穗率高9.06%;4)冠层形态:上三叶叶面积分别大94.52%、59.02%和40.50%;上三叶基角、开张角和披垂度均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的规律;具有较高的株高和基部第2节间粗短的茎秆特性以及长穗和穗下节间长而粗的穗部特性。  相似文献   
752.
拟指环虫在鳗鲡的寄生呈全球性分布,已成为日本鳗鲡、欧洲鳗鲡、美洲鳗鲡、澳洲鳗鲡等养殖鳗鲡的主要寄生虫之一,虫体大量寄生及驱虫药物大量使用导致鱼体应激,进而引发其他疾病,给鳗鱼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文章通过综述鳗鲡寄生拟指环虫的分类地位、主要种类及感染宿主,在鳗鲡养殖过程中的流行趋势及虫体寄生宿主出现的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驱虫药物的驱虫效果研究和拟指环虫病防控技术现状,发现在鳗鲡拟指环虫病有效防控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尤其缺乏特效的防治药物,药物使用应激性产卵后导致二次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且拟指环虫对美洲鳗鲡、欧洲鳗鲡等的特异性选择机制及药物使用后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尚不清楚,虫体体外培养技术也未成熟,因此亟待研究拟指环虫离体培养模型,建立拟指环虫人工感染和传代系统,开展鳗鲡拟指环虫低毒性、低残留等安全控制药物的研制及口服驱虫药物的研发,并基于水体温度、pH、水流速、生物天敌等进一步加强拟指环虫生态防控技术和免疫防控技术研究,为鳗鲡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53.
熊蜂是高海拔地区的重要传粉昆虫,在维持高原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三江源地区熊蜂组成和分布情况,本研究对该地区熊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 467头熊蜂,利用形态学和基于16S rDNA基因、COI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对样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有熊蜂21种,隶属9个亚属,其中优势种2种,为克什米尔熊和稳纹熊蜂,丰盛种和常见种均5种,偶见种7种,稀有种2种。该地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150 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2.743 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06 3,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为0.3197;各行政区间有7~12种共有种,物种相似性系数在0.368 4~0.857 1之间。本研究结果为了解和保护三江源地区熊蜂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54.
为了解根结线虫在中国南方稻区的分布和种类, 从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采集1 181份土样, 经生物测定发现312份土样中种植的水稻或番茄幼苗根系会产生根结, 阳性总检出率为26.42%。利用线虫特异性引物从171份阳性样品中鉴定出6种根结线虫: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象耳豆根结线虫M.enterolobii和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 分别占鉴定总样品数的88.89%、41.52%、29.82%、10.53%、4.09%和3.51%。被1、2、3、4、5、6种根结线虫混合侵染的土样比例分别为42.11%、41.52%、12.87%、2.92%、0.58%和0, 其中最常见的为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单独侵染(34.50%)、拟禾本科根结线虫与北方根结线虫(22.81%)或花生根结线虫(13.45%)混合侵染。本研究结果将为制定相应的传播阻断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5.
辣椒疫病是困扰世界辣椒产业的一个严重而持久的问题,难以通过化学和农业手段加以控制。为筛选出具有防控疫病应用潜力的本地可培养有益细菌,从民勤盐碱化土壤中分离到42株生防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进行筛选。 结果表明,菌株HMQ20YJ11对9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通过16S rRNA基因、gyr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HMQ20YJ11为萎缩芽孢杆菌。 菌株HMQ20YJ11能够产生α-淀粉酶、氨、纤维素酶、吲哚-3-乙酸、果胶酶、蛋白酶、铁载体和溶解磷酸盐。在温室条件下,与未处理对照相比,菌株HMQ20YJ11可显著降低疫病的严重程度。 田间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菌株HMQ20YJ11可显著降低疫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防治疫病的潜力。由此可看出,菌株HMQ20YJ11对植物病害具有拮抗作用,可作为潜在的生物防治菌剂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756.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对无粘结体外预应力CFRP片材加固简支钢筋混凝土T形梁后进行数值模拟,该模拟梁共4根分别为3根梁侧对称加固,1根为梁底加固均为四点波形齿锚固预应力CFRP带。对比结果显示,数据模拟与试验结果在构件屈服以前的承载力、变形以及极限承载力吻合程度较好,构件屈服以后的变形差别较大,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替代试验分析方法。依据吻合程度最好的TL3参数设计了“两点锚固”和“四点锚固”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锚固点数及加固量改变的对比分析可知,依据加固构件的弯矩改变各段加固量及布置锚固点数的方法既可以保证加固效果不降低,又可以节约CFRP材料。  相似文献   
757.
果汁等温结晶过程冰晶生长的相场法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冷冻浓缩过程冰晶夹带造成果汁可溶性固形物损失而限制其推广使用的问题,采用国内外描述相变微观结构的相场模型,将果汁体系视为水和溶质二元系统,从微观上模拟冰晶生长的演变过程。探讨扰动对晶体二次分枝生长的影响,修正各向异性的模数,并通过改变各向异性强度系数,获得冰晶模拟的各向异性强度系数合适取值,进一步分析结晶模拟时间对模拟结果的影响,与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扰动通过诱发侧向分枝的生长,从而影响晶体形貌;各向异性会影响冰晶生长形貌,各向异性强度系数太小,分枝不明显,太大,会造成冰晶非对称生长;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58.
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多酚类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应激和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已成为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近年研究表明,姜黄素与肠道菌群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姜黄素能调控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肠道菌群则影响姜黄素的转化。这种双向调控作用或许是姜黄素发挥生理功能的关键。此外,姜黄素被证实通过不同的机制抵抗多种病毒的感染,提示其具有成为新型抗病毒药物的潜力。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姜黄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姜黄素抵抗不同病毒感染的相关机制,以期为深入了解姜黄素对改善动物健康的作用机制和开发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9.
基于1989—2018年美国冰雪中心海冰密集度数据,分析近30年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及附近海域海冰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部海冰属于1年冰,海冰密集度于2月达到最低,8月达到最高,历史上强厄尔尼诺年份与该区域海冰密集度较低的年份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对30年冰情线性拟合得到年际变化趋势,海峡内结冰月份普遍延迟,年结冰月数以减少为主。3个代表站点的海冰密集度分析结果显示,海峡内A站点海冰变化与海峡口外北部海域B站点的相关性较强,与海峡口外南部靠近威德尔海区域C站点的相关性弱。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预测和分析海冰密集度的时序变化,尤其是适合海冰密集度相对较低的时序分析。  相似文献   
760.
【目的】 该试验通过研究添加不同比例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以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探明育肥猪饲粮中苜蓿草粉的较优添加比例。【方法】 选取健康、平均体重(75.5±1.0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0头,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1个重复1栏。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5%、10%、15%的苜蓿草粉进行饲喂试验,预试期7 d,正式期45 d。测定每头猪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及每栏日采食量;试验结束后,每栏随机抽取1头猪,通过前腔静脉采血10 mL,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降低(P<0.05),5%和10%苜蓿组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而15%苜蓿组料重比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抗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5%苜蓿组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10%苜蓿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添加15%苜蓿草粉会显著提高育肥猪料重比,添加5%、10%苜蓿草粉能够提高抗氧化能力。推荐在育肥猪饲粮中苜蓿草粉添加量以5%~1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