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16篇
  免费   20468篇
  国内免费   29445篇
林业   9153篇
农学   8173篇
基础科学   9476篇
  36088篇
综合类   40136篇
农作物   7586篇
水产渔业   6689篇
畜牧兽医   11506篇
园艺   4207篇
植物保护   7215篇
  2024年   843篇
  2023年   1581篇
  2022年   2609篇
  2021年   2467篇
  2020年   3915篇
  2019年   7046篇
  2018年   6586篇
  2017年   7829篇
  2016年   8222篇
  2015年   8728篇
  2014年   7725篇
  2013年   8338篇
  2012年   8855篇
  2011年   7775篇
  2010年   6690篇
  2009年   5855篇
  2008年   4907篇
  2007年   4724篇
  2006年   4141篇
  2005年   3579篇
  2004年   3094篇
  2003年   2646篇
  2002年   2364篇
  2001年   2013篇
  2000年   1682篇
  1999年   1454篇
  1998年   1278篇
  1997年   1268篇
  1996年   1118篇
  1995年   1174篇
  1994年   1160篇
  1993年   911篇
  1992年   940篇
  1991年   784篇
  1990年   603篇
  1989年   597篇
  1988年   536篇
  1987年   394篇
  1986年   403篇
  1985年   211篇
  1984年   197篇
  1983年   191篇
  1982年   191篇
  1981年   234篇
  1980年   192篇
  1979年   150篇
  1978年   130篇
  1975年   109篇
  1965年   137篇
  1964年   1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采后发病芒果果肉中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r DNA-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发病芒果中分离到的病菌T0408鉴定为Colletotrichum asianum Prihastuti,L.CaiK.D.Hyde。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pH值为5~8;环境湿度在75%~98%范围内,湿度越大,菌丝生长速度越快,在3 000 lx日光灯的光照强度下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产孢;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值为6~8,环境湿度为75%~98%,湿度越大、在3 000 lx日光灯的光照强度下连续光照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992.
不同品种和地区对稻米镉含量与品质的耦合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种植地区的稻米镉含量及其与品质的关系,以分别种植在湖南长沙和广东惠州的‘齐丰占’、‘湘直粳’、‘玉香油占’等46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光光谱法测定稻米镉含量和FOSS全自动流动注射仪测定米质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镉积累存在极显著水平的品种间差异,在长沙地区种植稻米平均镉含量大约是惠州地区的两倍。(2)不同水稻品种(系)在惠州地区种植的稻米品质明显优于长沙地区。(3)不同水稻品种(系)在长沙地区种植的精米镉含量与胶稠度、蛋白质含量间具显著相关性;而在惠州地区主要与糙米率、精米率呈显著水平的负相关;与其他米质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惠州地区稻田环境更利于种植水稻,‘湘晚12选32’、‘湘晚籼12号’、‘湘晚6选31’等为低镉积累品种,可推广;‘佳福占’、‘9311选’、‘R云育90’等镉含量已超过国标,不可作为生产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993.
长期施肥对南方典型水稻土养分含量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31年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对照)、单施化肥、70%化肥配施30%有机肥、50%化肥配施50%有机肥和30%化肥配施70%有机肥等5个处理,通过常规分析和454-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我国南方典型水稻土养分含量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酸性水稻土上,长期单施化肥显著降低土壤p H值,但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p H明显上升;有机和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含量以及微生物碳氮量。单施化肥土壤真菌18S r DNA序列数比配施有机肥的多1倍,但真菌种(属)数减少了11~40种;前20种优势真菌的丰富度占真菌总量的78.82%~91.51%,以子囊菌最多(7?13种),所占比例最大(23.13%?75.09%);与对照相比,配施有机肥的土壤中有14?15种优势真菌与之相同,而单施化肥的土壤中仅有10种一致;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处理的真菌群落组成与其他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单施化肥造成土壤酸化加剧,真菌数量成倍增加,但种类显著减少,其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降低,并改变优势真菌种群,相应提高了土壤病原真菌过度繁殖的风险。而有机和无机肥配施有利于维持水稻土壤健康生态环境和真菌种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4.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对生物体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社会世界性的环境生态问题。由于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剧、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不合理排放以及现代农业中各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剧增,污染问题严重,其中尤以重金属镉、汞、铅等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与抗生性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笔者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对生物体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土壤重金属综合治理与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桫椤科2属6种叶表面角质膜纹饰、表皮毛、气孔器类型、气孔器大小等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探讨其分类学意义,编制供试2属6种分类检索表。结果表明:2属6种叶表皮表面角质膜纹饰均为脊状,气孔器大小无显著差异,气孔器类型均为平列型。表皮毛共有4种(囊状毛、片状毛、须状毛、盾状鳞),种间表皮毛差异较大,其中白桫椤表皮毛最丰富。黑桫椤副卫细胞有泡状突起,白桫椤副卫细胞有皱褶,其余4种副卫细胞表面均光滑无纹饰。笔筒树气孔器周围有绒毛层覆盖。黑桫椤、笔筒树气孔器表面有晶体。本研究结果表明2属6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多样性较为丰富,这些特征可作为种间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丑洋  郭琴 《农业工程》2018,8(1):53-56
农村住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态住宅建设角度出发,借鉴国外农村住宅建设经验,依据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现状,通过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对比分析,总结国外农村生态住宅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明确StSNF1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的位置,解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探究该基因在侵染寄主的不同时期、分生孢子萌发侵染过程中以及不同碳源培养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ID号为008026214,全长3 046 bp,位于scaffold_17负链的97 793-100 838位置。StSNF1与玉米圆斑病菌SNF1同源关系较近,由877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而成。StSNF1蛋白具有氮端的蛋白激酶结构域、氮端的碳代谢产物去阻遏蛋白激酶结构域和碳端的激酶相关结构域。在蛋白激酶结构域内,具有ATP结合位点和丝氨酸/苏氨酸活性位点。Real-time PCR结果表明,StSNF1在侵染后期高表达,72 h表达量最高;StSNF1在分生孢子萌发24 h时(即侵入丝形成时期)表达量最高;StSNF1在蔗糖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表达量最高,果胶培养基次之。综上所述,StSNF1与侵染寄主和碳源利用密切相关,在侵染后期发挥作用,利用寄主细胞内的非发酵型碳源进行次级侵染。  相似文献   
998.
以木薯品种华南205和新选048的成熟种茎为材料,采用直插的种植方式,设置4个种茎种植长度处理(20 cm、30 cm、40 cm、50 cm),研究不同种茎长度对木薯各项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综合出苗率、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重、鲜薯条数以及鲜薯产量等各项指标而言,30 cm的种茎种植长度处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研究结果将为华南205和新选048在云南木薯生产中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鞋印是刑事侦查的重要物证之一,如何对积累的大量鞋印花纹图像进行自动归类管理是刑事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与其他类图像不同,鞋印花纹图像具有种类多但数目未知、同类花纹分布不均匀且同类花纹数目少的特点。基于鞋印花纹图像的这些特点,用目前典型的聚类算法对鞋印花纹图像集进行聚类,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对鞋印花纹图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K步稳定的鞋印花纹图像自动聚类算法。方法 对已标记的鞋印花纹图像进行统计发现,各类鞋印花纹之间在特征空间上存在互不相交的区域(本文称为隔离带)。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寻找各类鞋印花纹之间的隔离带,来将各类分开。过程为:以单调递增或递减的方式调整特征空间中判定两点为一类的阈值,得到数据集的多次划分;若在连续K次划分的过程中,某一类的成员不发生变化,则说明这K次调整是在隔离带中进行的,即聚出一类,并从数据集中删除已标记的数据;选择下一个阈值对剩余的数据集进行划分,输出K步不变的类;依此类推,直到剩余数据集为空,聚类完成。结果 在两类公开测试数据集和实际鞋印花纹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本文算法的主要性能指标都超过典型算法,其中在包含5792枚实际鞋印花纹数据集上的聚类准确率和F-Measure值分别达到了99.68%和95.99%。结论 针对鞋印花纹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寻找各类之间的隔离带进行自动聚类的算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算法性能受参数的变化以及类的形状影响较小。本文算法同样适用于具有类似特点的其他数据集的自动聚类。  相似文献   
1000.
在日内高频环境下检验基于兼容法的柯尔莫哥洛夫熵、样本熵和模糊熵等复杂度测算方法对我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的测算效率,并运用筛选后的有效算法分阶段研究和比较了序列复杂度的变化过程与变化幅度.结果表明,模糊熵算法是一种更适用于我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的有效复杂度测算方法,其对相似容忍度的敏感性更低,测度值连续性更好.随时间推移,我国沪深300股票指数复杂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而相较于发达市场甚至周边新兴市场其复杂度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