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9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652篇
林业   504篇
农学   355篇
基础科学   331篇
  733篇
综合类   3771篇
农作物   544篇
水产渔业   349篇
畜牧兽医   1289篇
园艺   519篇
植物保护   26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夏镇卿  路海东 《玉米科学》2020,28(3):99-104
土壤温度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强的调控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根区土壤温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结合目前农业生产中土壤低温和高温对玉米造成危害的现状,从土壤温度对作物根区土壤环境以及玉米根系生长、冠层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方面,综述土壤温度对玉米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介绍改变土壤温度的措施以及对玉米土壤温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乳酸作为瘤胃内的中间代谢产物,其合理的清除与有效的利用在由高精料诱导的瘤胃酸中毒的研究中十分重要。现有研究表明,瘤胃上皮在乳酸吸收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从瘤胃上皮的乳酸吸收以及吸收过程中涉及的转运载体蛋白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乳酸在瘤胃内的转运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54.
为探究链霉菌30702和壳聚糖对淮山土壤微生物活性与群落的影响,采用比色法和滴定法观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Trimmomatic等软件,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和真菌的发展变化。结果表明,链霉菌、壳聚糖、土壤原始微生物和培养时间等4个因素对淮山土壤的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壳聚糖浓度在0~10.0 g/kg内,土壤酶活性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大而提高;随时间的延长,先升再降;壳聚糖与链霉菌之间存在交互效应。链霉菌和壳聚糖能增加淮山土壤细菌的物种丰度,减少细菌的多样性,增加艾德昂菌属(Ideonella)和纤维弧菌(Cellvibrio)等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而对真菌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较小,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土壤优势菌属为腐质霉属(Humicola)、枝孢属(Cladospor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uncultured_bacterium_ c_Subgroup_6。其中,链霉菌与2.5 g/kg壳聚糖复合处理的细菌物种丰度最大,细菌多样性最少。  相似文献   
55.
为了降低机插稻育秧、运秧劳动强度,在云南籼稻地区探索籼稻小苗机插技术。以吉优716为材料,设置160 g/盘(T1 )和180 g/盘(T2)2个播种量处理,秧龄9 d,每667 m2大田用秧6盘。以常规播种量70 g/盘,15 d秧龄,每667 m2用秧15盘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秧苗素质、栽插质量、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虽然密播小苗处理秧苗素质不如对照,并且缺丛率较高,但每丛基本苗数、各时期的茎蘖数和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最终产量均高于对照。较高的有效穗数是机插密播小苗技术增产的主要原因。其中,T1处理用种量比对照减少了8.57%,秧盘数比对照减少60%,但产量比对照增加了9.0%,节本增效的效果明显,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56.
从形态学、组织细胞学、生理生化水平、分子水平等多层面探究外源蔗糖浓度对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离体小鳞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外源蔗糖缺失时,离体换锦花鳞茎无法产生小鳞茎,蔗糖浓度为30 或60 g ? L-1时小鳞茎正常发生,但对小鳞茎发生数量影响不大。鳞片内的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在腋芽形成前不断积累,且鳞片基部淀粉粒的积累为此处小鳞茎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蔗糖促进了茉莉酸甲酯(MeJA)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抑制了LsWIP1、LsERS2和LsEIN2基因表达量的异常上升,表明蔗糖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启动了相关损伤保护机制,并促进了小鳞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泰山古树名木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泰山历史发展的见证,泰山的活文物,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古树健康监测系统主要采取目前最流行的B/S架构模式,使对古树的生长情况能够做到"一树一档案"的监测管理目标。同时增加GPS地图信息显示模块,使古树名木信息更能够直观的展示给工作人员。本文介绍了泰山古树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板块及功能,讨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为该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从种群数量特征、生物多样性指数两个方面,研究了雾灵山核桃楸林生物多样性.该群落由34科52属61种维管植物构成,乔木13种,灌木15种,草本33种,Simpson指数是5.8282,Shannon-Wiener指数是3.7324,种间随遇率Pie=0.8281,相对应的均匀度指数Js=0.0988,Jsw=2.1077...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在新生儿胸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69例行胸部HRCT检查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胸部疾病的常见HRCT征象,并与DR平片进行对比.结果 HRCT对先天性胸肺发育异常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DR平片(77.8% vs 38.9%,P<0.05);HRCT在发现新生儿重症肺炎特殊征象上明显优于胸部DR平片(71.4% vs 4.8%,P<0.01).结论 胸部HRCT对于肺部发育不良、纵膈病变、新生儿重症肺炎等具有较大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为揭示不同林龄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糖含量变化规律,在广西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选取5年生、8年生、35年生及38年生油茶林分别对叶片、花芽、果实、侧枝、主干、根部的总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林龄油茶林各器官糖含量变化趋势波动较大,采用二项式拟合,5年生、35年生、38年生油茶林变化趋势相同(R~2分别为0.515、0.711、0.703),按照地上(叶、花芽、果实、侧枝、主干)及地下(一级根、二级根、三级根)的顺序,地上部分主干糖含量达到波峰,而后地下根部糖含量下降,而8年生油茶林从地上部分到地下部分各器官糖含量变化没有出现波峰,呈现上升的趋势(R~2=0.888);不同林龄油茶林地上部分各器官糖含量均为5年生油茶林最高、8年生油茶林最低,地下部分各器官糖含量均为8年生油茶林最高、35年生油茶林最低。林龄和器官对糖含量均有影响(P0.05);同一林龄不同器官间,35年生、38年生油茶林总糖含量与碳含量呈正相关(r_(35)=0.470*、r_(38)=0.532~(**)),与全氮含量呈负相关(r_(35)=-0.505*、r_(38)=-0.699~(**)),不同林龄同器官间总糖含量与碳含量、全氮含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