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6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773篇
林业   672篇
农学   430篇
基础科学   378篇
  808篇
综合类   4884篇
农作物   636篇
水产渔业   353篇
畜牧兽医   1434篇
园艺   764篇
植物保护   41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885篇
  2011年   896篇
  2010年   872篇
  2009年   800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考察牛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在无血清培养基(IVD101、G1/G2)条件下培养的囊胚发育率及其质量,从而评估无血清培养基支持牛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体外发育的能力。采用IVD101和G1/G2对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并以CR1aa+5%FBS作为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IVD101和G1/G2的囊胚发育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41.2%±9.1%、42.2%±10.8%,48.0%±9.2%,P〉0.05)。通过囊胚差异染色和冷冻/解冻胚胎存活率分析胚胎质量,发现无血清培养基ICM/Total略低于对照组(31.8%±10.5%、29.5%±11.9%vs .33.0%±14.8%),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组别的囊胚经程序化冷冻/解冻后无血清培养基的存活率(IVD101、G1/G2)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84.8%、80.4%'US.77.3%,P〉0.05)。结果证明无血清培养基(IVD101、G1/G2)可以支持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体外发育,且其对程序化冷冻的耐受性与添加血清组(CR1aa+5%FBS)相似。  相似文献   
992.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外显子3和外显子4在松辽黑猪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松辽黑猪部分重要生长、胴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对引物中,只有p3的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p3的扩增片段在松辽黑猪中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发现BB型与AA型相比在IGF-Ⅱ基因(AY044828)第21585 bp处有G→C突变,松辽黑猪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956、0.2609和0.0435。AA基因型对瘦肉率(P<0.05)、日增重(P<0.05),BB基因型对平均背膘厚(P<0.01)有正遗传效应,对其他性状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3.
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病可致人和多种动物的腹泻等症状,是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建立隐孢子虫的感染动物模型对研究隐孢子虫致病机理、免疫及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隐孢子虫卵囊的分离与纯化、试验用动物的选择、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影响因素等研究做一综述,介绍了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994.
995.
家禽冷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应激是养禽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家禽生产性能、抗病的影响日益严重,对家禽冷应激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对家禽冷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激素(T3、T4和T4/T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的含量、肥大细胞、血液淋巴细胞数量等改变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冷应激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通过各品种家禽在冷应激时的不同的神经-内分泌的变化规律、体内各种酶变化规律及其基因表达,培育出耐寒、抗病、抗应激并具有较高的肉品、蛋品质量的家禽品种,是提高家禽抗应激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进一步掌握乳牛隐孢子虫病在河南省的流行动态,从河南省郑州、开封、济源和鹤壁4个地区9个奶牛场采集12月龄以内的乳牛粪便样品582份,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26.12%(152/582)。其中,断乳前犊牛(5日龄至2月龄)隐孢子虫感染率为30.91%(51/165),断乳后犊牛(3~12月龄)感染率为24.22%(101/417)。依据形态数值初步鉴定为2种隐孢子虫,即微小隐孢子虫和安氏隐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在断乳前犊牛阳性样品中的比率为50.98%(26/51),在断乳后乳牛阳性样品中的比率为9.90%(10/101)。另外,饲养方式(断乳前犊牛单独隔离饲养和未隔离饲养)对断乳前犊牛2种隐孢子虫的感染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从两方面探讨了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效果,即对不同级别和不同卵巢卵泡直径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进行成熟培养,测定其成熟率。COCs级别不同,培养成熟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A级COCs成熟率为63.81%,B级为47.81%,显著高于C级和D级(P〈0.01)。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与采集COCs时的卵泡直径关系密切。中等卵泡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为61.82%,显著高于小卵泡和大卵泡(P〈0.01)。试验结果表明:A级和B级COCs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主要资源;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宜选择卵泡发育水平基本正常的中等卵泡采集COCs,而不宜选择发育过大或过小的卵泡。  相似文献   
99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和N基因遗传变异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1992—2005年分离的IBV毒株的纤突蛋白(S1)和核衣壳蛋白(N)基因分别进行克隆测序,结合在GenBank中发表的IBV S1和N基因的序列,对其不同毒株的S1或N基因片段和全长、S1和N基因全长分别进行遗传变异的研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进行同源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IBV毒株N或S1基因片段与其全长之间遗传变异高度相关,核苷酸r≥0.892,氨基酸0.854≤r≤0.968;但S1与N基因全长之间核苷酸的遗传变异相关性相对较低一些,而且有些毒株间S1基因同源性很低(r=0.645),但N基因同源性仍很高,显示每个基因变异的独立性。国内IBV疫苗株之间S1和N基因核苷酸高度同源(S1≥97.3%;N≥90.7%),而野毒株与疫苗株相比S1和N基因同源性均较低(S1≤84.3%;N≤87.1%),这也可能与常规疫苗对IBV野毒株不能有效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进一步探明家蚕浓核病毒(镇江株)对家蚕的致病机制,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对家蚕感染浓核病毒晚期的中肠和血液组织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感受性蚕品种在感染浓核病毒晚期,其中肠、血液组织蛋白量急剧下降,有近30%的蛋白点消失,其余蛋白点的含量也大幅下调达50%以上。由此说明由于浓核病毒侵染破坏了家蚕中肠上皮组织以及中肠的消化吸收功能,阻断了营养物质的输入,进而极大地减少了蚕体自身组织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