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1篇
  39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has been implicated in peripheral nerve lesions and regeneration. The CAPON adaptor protein interacts with the PDZ domain of nNOS, helping to regulate nNOS activity at post-synaptic sites in neurones, but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its expression is altered in sciatic nerves after chronic nerve constriction injury.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CAPON was determined in chronically constricted rat sciatic nerves. Similar to the level of protein expression, CAPON mRNA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for almost 5 weeks following sciatic nerve injury. Immunohistochemistry demonstrated that increased CAPON was found mainly in S-100-positive Schwann cells. In addition, co-immunoprecipitation demonstrate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APON and nNOS in Schwann cells and the interaction was enhanced in injured sciatic nerves. CAPON may be involved in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through regulation of nNOS activity.  相似文献   
162.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文章从法律法规、审计方式及手段、审计独立性与客观性等方面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法规体系建设、审计方式和理念、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实现内部审计功能。  相似文献   
163.
旨在探究江苏地区荷斯坦牛体细胞数变化模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江苏地区12个奶牛场2017—2019年荷斯坦牛253 706条DHI测定日SCC记录进行分析,在划分9种SCC变化模式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探究不同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天产奶量对荷斯坦牛SCC变化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SCC模式在各因素不同水平间分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较低-维持模式在5 000头以上的牧场比例最高,较低-感染模式的比例最低;感染-维持模式在1 000头以下的牧场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维持模式在1胎牛的比例最高,感染-痊愈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5胎牛的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春季产犊时奶牛的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的比例最低;易感-降低模式在夏季产犊时奶牛的比例最高,较低-感染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产犊间隔为441 d以上的奶牛比例最高,较低-感染模式在产犊间隔为300~400 d的奶牛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305天产奶量为3 000~5 000 kg的奶牛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在305天产奶量为9 001~11 000 kg的奶牛比例最高,感染-痊愈模式的比例最低。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天产奶量对荷斯坦牛SCC变化模式的分布均有一定影响,该结果为荷斯坦牛隐性乳房炎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4.
蔗田滴灌施肥土壤甲烷排放通量与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蔗田滴灌施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探讨蔗田滴灌施肥土壤甲烷排放通量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2018年3—12月在南宁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不同滴灌灌水、施肥的田间试验,试验设4种施肥水平:常规施肥(F100,N 250 kg·hm~(-2)、P_2O_5 150 kg·hm~(-2)、K_2O 200 kg·hm~(-2))、增量施肥1(F110,在F100基础上增加10%)、增量施肥2(F120,在F100基础上增加20%)和减量施肥(F90,在F100基础上减少10%),以及2种滴灌灌水水平:W180(180 m~3·hm~(-2))和W300(300 m~3·hm~(-2))。用常规法测定不同生育时期蔗田土壤甲烷排放通量和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用Pearson法分析土壤甲烷排放通量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结果】在分蘖期,W300F120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较W300F100提高了156%,而土壤CH_4排放通量较其他处理低。在成熟期,W300F120处理土壤DOC含量较W300F110增加了114%,微生物量碳(MBC)较W300F110增加了49.6%。蔗田土壤CH_4排放通量仅与土壤D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结论】土壤DOC含量显著影响蔗田土壤甲烷排放通量。W300F120处理可以提高分蘖期和成熟期蔗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减少分蘖期蔗田土壤CH_4排放。  相似文献   
165.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绍富  农光标 《广西农学报》2010,25(5):52-53,59
本文论述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针对目前生产上采用参数估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重点解决不同地域的施肥参数估计技术、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需肥量和果树施肥参数等估计方法的做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6.
农药残留的常用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农药残留分析的重要性,主要综述了农药残留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酶抑制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法,并对农药残留检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7.
为了研究胆碱单氧化物酶的抗逆机理,运用NCBI、Expasy、Psort、NetPhosK、TMHMM、NPSA网站和MEGA5、DNAman软件,对已在GenBank数据库中注册中的甜菜、菠菜、四翅滨藜草、山菠菜、苋菜等植物胆碱单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植物胆碱单氧化酶中Ala、Ser、Leu等氨基酸含量较丰富,属于稳定蛋白;不同植物胆碱单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81.52%),均含有转运肽区、2Fe-S中心区和非血红素Fe离子结合区;分子进化树揭示胆碱单氧化酶有较强的保守性,可作为植物遗传分化和分子进化研究的重要依据;分子中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与疏水区域预测结果一致;可能受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为Ser326;无规卷曲是多肽链中大量的结构元件;包含2个功能结构域,分属于Rieske家族与SRPBCC家族。本研究结果为开展胆碱单氧化酶的酶学特性及甘氨酸甜菜碱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8.
西伯利亚鲟海豚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3年8-9月,四川雅安汉源湖养殖的西伯利亚鲟发生一种以体表溃疡、内脏出血和心外膜囊肿为特征的传染病.为明确其病因,本研究从自然发病鱼的肝、脾和肾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检测.结果从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一株G+链状球菌(Ab130920),人工感染实验证实了其病原性,生理生化特性与海豚链球菌(ATCC29178)基本一致;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J162337)与GenBank中S.iniae 16S rDNA序列同源性最高,在以16S rDNA序列及其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相关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分离菌与海豚链球菌聚为一支;同时,在基于S.iniae lctO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中,从分离株基因组DNA扩增出预期大小的870 bp条带,进而鉴定分离菌Ab130920为S.iniae.在对cpsD、simA、sagA、pdi和scpI等5种S.iniae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中,分离菌均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特异性片段,表明其为一毒力较强的菌株,与人工感染实验的高致病性结果相佐证;药物敏感性检测发现其对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敏感,但对新生霉素、利福平、氧氟沙星耐药.  相似文献   
169.
齐口裂腹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2–2013年四川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养殖场流行一种临床特征为突眼、体表出血和神经症状的传染病, 在肝、肾涂片检查中发现链状G+球菌。从自然发病齐口裂腹鱼分离到2株形态与涂片检查一致的G+球菌(DML120817, YZH130830), 其在脑心浸液培养基(BHI)平板上28℃培养48 h, 形成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针尖大小菌落。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为该病的病原菌。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初步判定其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2分离株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F773744KF761304) GenBank中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6.5%以上。在以分离菌16S rDNA序列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F773744KF761304) 及其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链球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 分离菌与无乳链球菌聚为一族; 同时在基于无乳链球菌cfb基因进行的特异性PCR检测中, 分离菌均为阳性, 进而鉴定2株分离菌为无乳链球菌。2株无乳链球菌对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先锋霉素V、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均敏感, 但在新霉素与丁胺卡拉霉素上存在差异。病理学观察发现, 无乳链球菌感染齐口裂腹鱼对多组织器官都造成明显的病理损伤, 尤其是肝、肾、脑的损伤较为严重, 表现为明显的变性、坏死以及炎症细胞浸润, 且细菌侵入肝、肾、脾以及神经元细胞内, 导致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  相似文献   
170.
[目的]优化滇重楼核苷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滇重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滇重楼根茎为试验材料,6种核苷类物质(胞苷、尿苷、鸟苷、胸苷、腺苷和2'-脱氧腺苷)总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提取量,先分析超声波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对滇重楼核苷提取效果的影响,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滇重楼核苷类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波提取法得到的滇重楼根茎中6种核苷类物质总提取量高于热水浸提法;4个因素对滇重楼核苷总提取量的影响排序为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纯净水(甲醇体积分数为0)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10(g/mL)、30℃条件下超声波提取60 min,提取2次,得到滇重楼根茎中胞苷、尿苷、鸟苷、胸苷、腺苷和2'-脱氧腺苷的总提取量为1.4216±0.0198 mg/g,高于理论值1.3434 mg/g.[结论]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滇重楼核苷超声波提取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靠,较热水浸透法的提取效率高,适合用于滇重楼核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