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67篇
  免费   2412篇
  国内免费   5205篇
林业   5942篇
农学   8050篇
基础科学   4607篇
  8195篇
综合类   13922篇
农作物   2437篇
水产渔业   1841篇
畜牧兽医   6543篇
园艺   1528篇
植物保护   3319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1184篇
  2021年   1954篇
  2020年   1719篇
  2019年   1706篇
  2018年   1216篇
  2017年   1660篇
  2016年   1659篇
  2015年   2287篇
  2014年   2087篇
  2013年   2587篇
  2012年   3047篇
  2011年   3322篇
  2010年   3119篇
  2009年   2903篇
  2008年   2690篇
  2007年   2696篇
  2006年   2631篇
  2005年   2611篇
  2004年   1161篇
  2003年   964篇
  2002年   789篇
  2001年   827篇
  2000年   1007篇
  1999年   1338篇
  1998年   1193篇
  1997年   1008篇
  1996年   940篇
  1995年   870篇
  1994年   865篇
  1993年   770篇
  1992年   711篇
  1991年   582篇
  1990年   484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186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1.
江苏省秸秆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农田保护性耕作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有效保护再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是“十一五”计划中利国利民的举措。江苏省委、省政府、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对秸秆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非常重视,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将该项工作作为“十一五”计划中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已组成“秸秆综合利用”专家小组,对各有关专项项目配套资金、机具补贴、机具的开发及机具选型工作作出了周密的部署。在当前良好的形势下,秸秆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秸秆禁烧、秸秆还田、农田…  相似文献   
9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教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基础"课教学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在课程教学设计上突出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践环节、激发和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教学实践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环节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913.
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应用点扩散函数、混合像素面积权重法和中值像素变异权重法将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反演的分辨率为30 m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干旱监测结果上推至930 m的干旱监测结果,并与Aqua MODIS数据反演的分辨率为930 m的VTCI干旱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两种空间尺度的干旱监测结果的综合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以MODIS数据反演的VTCI为参考,应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半变异函数的估计值和图像纹理特征等对尺度上推的VTC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点扩散函数和混合像素面积权重法的尺度上推效果均较好,而中值像素变异权重法的尺度上推效果较差,说明点扩散函数和混合像素面积权重法均适用于研究区域VTCI干旱监测结果的尺度转换,且点扩散函数的数据处理过程更为简单。典型样点VTCI的尺度上推结果表明,空间异质性越小,尺度上推的结果越好。  相似文献   
914.
基于势场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慢和人工势场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栅格地图为环境模型,在蚁群算法搜索过程中加入针对具体问题的人工势场局部搜索寻优算法,将人工势场法中力因素转换为局部扩散信息素,使蚁群倾向于具有高适应值的子空间搜索,减少了蚁群算法在盲目搜索路径过程中产生的局部交叉路径及蚂蚁"迷失"数量,提高了蚁群对障碍物的预避障能力。对不同参数组合下2种算法及其它改进算法仿真结果做了比较,验证了基于势场蚁群算法的全局路径规划能够加快寻优过程且具有较强的搜索能力,收敛速度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915.
为了实现野外偏远、无GPRS信号地区土壤墒情、温度及降雨量的远程无线实时监测,设计了一套由土壤墒情及相关影响信息实时采集系统、铱星通信以及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物联网"架构式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围绕铱星SBD(Short burst data)终端模块9602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网络化的土壤墒情实时监测,以及历史数据的查询、下载,根据设定阈值进行短信报警、传感器和通信故障报警等功能。该系统自2011年8月在山东省、北京市等地运行以来,可以安全、稳定、可靠地获取监测土壤含水率、温度及降雨量信息。通过试验可知铱星通信在空旷地带成功率为97.2%,单个节点通信费用为每月200元(12 000字节),达到了对土壤墒情、温度和降雨量变化规律进行长期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16.
本文对二相UASB反应器中产酸和产甲烷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二种颗粒污泥均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并且产酸颗粒污泥的湿密度、强度和稳定性均优于产甲烷颗粒污泥。(2)二种颗粒污泥的表面元素基本相同,但内部Ca,Si含量相差较大,并且均未发现有FeS存在。(3)产酸和产甲烷颗粒污泥中胞外多聚物(ECP)的含量分别为0.57%和1.46%(以污泥干重计)。ECP中的主要成分为糖和糖醛酸。  相似文献   
917.
研究了ε-聚赖氨酸对脂环酸芽孢杆菌属生长及产愈创木酚的影响。以A.acidoterrestris、A.herbarius和A.acidiphilus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通过菌落计数和高相液相色谱法检测愈创木酚的含量,评价ε-聚赖氨酸对模拟苹果汁体系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能够有效抑制脂环酸芽孢杆菌营养细胞和芽孢的生长,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25~5 mg/L。当模拟苹果汁中ε-聚赖氨酸的添加量为最小抑菌浓度时,脂环酸芽孢杆菌的菌落数呈下降趋势,减少量为1~2个数量级;愈创木酚的生成量显著降低,质量浓度范围为1.7~4.74 mg/L。当ε-聚赖氨酸添加量增加至最小抑菌浓度的4倍时,菌落数由(5~6)×106个/m L降低至4.6×102个/m L以下,同时,可以完全抑制愈创木酚的产生。因此,ε-聚赖氨酸可以有效控制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属细菌腐败。  相似文献   
918.
覆膜滴灌条件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施肥策略:CK(不施肥)、CF(N 300 kg/hm~2;P2O590 kg/hm~2;K2O 60 kg/hm~2)、60%CF+OF(普通有机肥6 000 kg/hm~2)、60%CF+BF(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对棉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旨在明确滴灌棉田连续不同施肥策略下土壤N_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N_2O排放通量表现为施肥处理大于不施肥处理,滴灌施肥后第3/4天N_2O排放通量顺序为CF60%CF+OF60%CF+BFCK,而滴灌后第7/8天N_2O排放通量则表现为有机肥处理高于化肥处理,滴灌施肥结束后表现与之相同;生育期的N_2O排放总量以100%化肥处理(CF)最高,与其相比,60%CF+OF和60%CF+BF处理分别降低3.75%和8.37%,N_2O排放系数则分别降低1.39%和73.8%;相关及通径分析均表明,与土壤NH+4-N相比,NO-3-N与N_2O排放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919.
基于深度相机的玉米株型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骨架提取的改进算法,可实现在大田环境下,使用PMD深度相机快速、无损测量玉米株型参数。首先利用深度图像RGB伪彩色和深度距离信息,提取深度图像的骨架,排除复杂背景干扰,得到单株玉米的二值骨架图像;然后利用基于角点检测的改进归类算法提取骨架图像特征点;最后建立骨架图像中特征点与深度图像的对应关系,利用空间几何数学方法,结合特征点计算出玉米的3种株型参数,即株高、茎粗、叶倾角。农田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株高测量结果与人工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 r 为0.986,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 cm,农田作物育种抗逆性分析还表明玉米株型参数与抗倒伏性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0.
车厢内存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车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艾滋病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本文就车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来源、车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内空气污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