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04篇
  免费   21068篇
  国内免费   29722篇
林业   12584篇
农学   13736篇
基础科学   11525篇
  38169篇
综合类   43535篇
农作物   8557篇
水产渔业   7338篇
畜牧兽医   13948篇
园艺   3912篇
植物保护   8590篇
  2024年   731篇
  2023年   1560篇
  2022年   2764篇
  2021年   3198篇
  2020年   4605篇
  2019年   7497篇
  2018年   6947篇
  2017年   8187篇
  2016年   8605篇
  2015年   9163篇
  2014年   8326篇
  2013年   9109篇
  2012年   9545篇
  2011年   8800篇
  2010年   7518篇
  2009年   6859篇
  2008年   5594篇
  2007年   5697篇
  2006年   5222篇
  2005年   4719篇
  2004年   3466篇
  2003年   3173篇
  2002年   2849篇
  2001年   2520篇
  2000年   2253篇
  1999年   2401篇
  1998年   2166篇
  1997年   2020篇
  1996年   1781篇
  1995年   1888篇
  1994年   1739篇
  1993年   1409篇
  1992年   1434篇
  1991年   1160篇
  1990年   935篇
  1989年   835篇
  1988年   723篇
  1987年   523篇
  1986年   454篇
  1985年   239篇
  1984年   226篇
  1983年   204篇
  1982年   207篇
  1981年   242篇
  1980年   200篇
  1979年   153篇
  1978年   132篇
  1975年   109篇
  1965年   137篇
  1964年   1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入世十多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开始出现生产危机,并带动农牧加工业和农产品贸易危机。羊毛产业方面,中国存在严重的橄榄型困境,即产业链上游的毛纺原料生产受制于国外,中游的加工环节产能过剩、织布档次较低,造成环境污染,下游的服装生产市场占有率低且无法挤进高端市场。上游困境迫使羊业牧民不得不停止饲养毛用羊转而饲养肉用羊,通过卖羊肉来维持生存;毛纺企业不得不竞相争取进口配额来进口澳大利亚优质细羊毛,或者扩大来料加工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因此,中国亟需通过打造质量、服务、技术、品牌等外贸新优势,改革农牧业生产管理扶助机制,保持一定规模的细羊毛生产;改革农产品进出口管理制度,加快扩大羊毛进口;改革毛纺产业技术研发推广制度,提升纺织水平和质量档次,进而构建毛纺产业新常态,实现新突破、新成效、新飞跃。  相似文献   
992.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分离纯化在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原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腐烂猕猴桃中共分离出5株致病菌,对ITS区序列测序结果经GenBank数据库BLAST比对,A的ITS序列与Trichothecium roseum(EU552162.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B的ITS序列与Fusarium tricinctum(AB587078.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C的ITS序列与Penicillium expansum(AF330635.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D的ITS序列与Colletotrichum boninense(KF819619.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E的ITS序列与Botrytis elliptica(KJ638600.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由形态学及ITS区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鉴定A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B为镰刀菌属(Fusarium tricinctum),C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D为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E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5种病原真菌中灰葡萄孢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993.
克深三维区目前处于勘探开发的前期,需要明确地应力场及地下储层裂缝的分布规律,指导开发工作,但该区存在地层埋深大、取心困难、成像测井资料缺乏等实际情况,应力场研究及裂缝预测难度大。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以井点现今地应力值为约束进行了克深三维区现今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同时建立了应力应变与裂缝参数的定量关系模型,利用古今应力场结合法对克深三维区的裂缝参数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显示构造高部位和断层带是低应力值区及裂缝的有利发育区。裂缝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对比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度较高,裂缝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平板电脑实地开展浙江淳安古树资源调查,对资源总量、古树树种、生长因子和分布格局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淳安共有古树4744株,其中,散生古树2260株,古树群古树2484株;按保护级别分,一级古树294株,二级古树946株,三级古树3504株。2)古树隶属于39科65属96种,起源古老残遗成分多,地理成分多样,分布型以热带和温带为主,中国特有成分少,珍稀树种古树有10种459株。3)古树树高区段10-25m共3865株占81.47%,胸围区段100-399cm共3979株占83.38%,平均冠幅区段5-14.99m共3256株占68.63%;年龄区段100-299年共3504株占73.86%,树龄1000年以上古树15株。4)古树水平分布以淳安西南和西部数量最多,乡镇分布以汾口镇古树最多,垂直分布海拔区域100-200m古树2107株占44.41%。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方草捆收集车集捆装置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利用TRIZ系统分析方法及ProInnovator软件对集捆装置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996.
旨在对解淀粉芽孢杆菌GB58在水稻纹枯病上的盆栽防治效果和最佳菌剂载体进行研究,明确其应用前景。采用盆栽试验测定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斑高率和在水稻上的定殖能力,测定GB58在菌剂固定载体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稳定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GB58在水稻病株上有良好的定殖效果,定殖数最大达到2.22×107 cfu/g。与喷施井冈霉素处理相比,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在病害发生后20、40天分别显著提高了20%、24%。GB58在固体菌剂吸附载体的研究表明:结合菌体吸附量、存活率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有机载体吸附效果好于无机载体;同时综合考虑应用价值,选择玉米粉、有机肥为菌剂吸附载体较好。GB58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采用玉米粉和有机肥作为固体菌剂吸附载体,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草莓中SCF复合体的功能,以栽培草莓品种‘74’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出2个SKP1基因。这2个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519bp,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46%,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84%,并具有特殊的‘GVDED’尾巴结构,分别命名为FaSKP1-1a和FaSKP1-1b(基因登录号分别为KU975057和KU975058)。RT-PCR和dCAPS分析发现FaSKP1-1a和FaSKP1-1b在草莓根、茎、叶、花托、花粉、花柱、果实中均高表达,在花瓣中表达量低。上述结果表明FaSKP1-1可能在草莓SCF复合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董敏  黄颖洁 《农业工程》2016,6(4):125-127
中缅木材贸易主要是双边边境地区之间的木材进出口贸易,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木材进口贸易之一,有着独特的特征,一直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却鲜有相关研究。对中缅边境木材贸易形成和发展的深厚背景,包括历史、经济以及社会等进行了深度分析,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中缅边境木材贸易。   相似文献   
999.
为明确北方高寒地区普通日光温室内增施CO_2对温室嫁接黄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为材料,设CO_2(600±50)μL/L(B1)、(800±50)μL/L(B2)、(1 000±50)μL/L(B3)、(350±50)μL/L(CK)4个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内,随着CO_2浓度增加,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总体表现为B2处理B3处理B1处理CK,即(800±50)μL/L为最适宜CO_2施用量;CO_2加富可以促进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苗生长,但2种嫁接黄瓜对CO_2敏感性不同,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形态指标、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明显优于白籽南瓜嫁接的。  相似文献   
1000.
旅游体验满意是衡量旅游者忠诚与重顾的关键因素。旅游者对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的民居客栈体验的网络评价,主要涉及了“家”、整洁、舒适、环境、房间陈设、位置等六个方面,这些都是影响民居客栈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但是就旅游者体验来说,这些因素明显缺乏了地方文化的展现与创新。基于此,文章从酒店化与专业化、家庭化与生活化、文化化与乡野化的视域上重新设计了民居客栈经营发展的创新模式,凸显出民居客栈产品与酒店产品的差异性,创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品牌,助推民居经营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