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3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1062篇
林业   627篇
农学   567篇
基础科学   621篇
  1067篇
综合类   5725篇
农作物   775篇
水产渔业   426篇
畜牧兽医   2293篇
园艺   807篇
植物保护   48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541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551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1016篇
  2011年   1087篇
  2010年   1021篇
  2009年   878篇
  2008年   919篇
  2007年   803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 PCR技术 ,以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RB1B株基因组 DNA为模板 ,扩增了包括 pp38基因及其启动子 -增强子和终止子在内的 2 2 0 0 bp的核酸片段。将该片段用 Sac 和 Sph 酶定向克隆到 p U C18质粒中 ,构建成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 ,用小鼠抗大肠杆菌表达的 pp38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验证 pp38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转染的细胞浆中看到了绿色的荧光 ,证实了该启动子的单向启动活性  相似文献   
42.
锌对雏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5 0只 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随机分为 3组 ,分别喂给缺锌 (每千克日粮含 Zn 2 2 .9mg)、对照 (每千克日粮含 Zn10 0 mg)和锌中毒 (每 kg日粮含 Zn130 0 mg)日粮 7周或 4周 ,以酸性 - α-醋酸萘酯酶 (ANAE)染色法观测外周血 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锌缺乏组和锌中毒组雏鸭外周血 T-淋巴细胞的 ANAE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表明锌缺乏或锌中毒可抑制 T-淋巴细胞的生成 ,降低其在外周血中的数量。本试验还对锌缺乏和锌中毒引起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减少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细胞因子对小尾寒羊胎盘成熟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液相竞争法和平衡法 ,对小尾寒羊空怀期 (n=5 )和妊娠期 (n=13)第 85天、10 5天、12 5天、14 0天和 15 0天 (足月 )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IL - 1β和 IL - 6含量在 12 5天时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 (P<0 .0 1) ,TNF含量在各时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 (P<0 .0 1或 P<0 .0 5 )。随着妊娠过程的进展 ,三种细胞因子含量逐渐增加 ,12 5天时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 0 .390± 0 .196 ng/ ml,5 79.8± 15 2 .8pg/ ml和 2 .348± 0 .396 ng/ ml。而后逐渐下降 ,到足月前略有回升 ,但仍低于 12 5天时的最高值。由此看出小尾寒羊在妊娠期间 ,细胞因子与妊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者对于维持妊娠起到重要作用。由于 14 0天至足月3种细胞因子基本稳定 ,这表明胎盘于 14 0天左右达到成熟 ,IL- 1β和 IL- 6与启动分娩有关 ,而 TNF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分娩的启动。  相似文献   
44.
猫细小病毒NS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疫苗用猫细小病毒(FPV)株提取基因组DNA,针对NS特定片段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出了部分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 Vector中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长613bp,编码204个氨基酸.分离株基因与犬的细小病毒(CPV)、貂的细小病毒(MEV)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7%、98%以上,与犬、貂的肠炎病毒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5.
参考GeneBank发表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国际标准强毒株G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分别以RBIB,814,GD2(广东分离株),J-1-E(北京分离株),Md11,Md5,CV1988等不同毒株的MDV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预期大小的PCR产物。该产物经pGEM-T-easy克隆后测序,将所得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毒株间pp38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间有缺失突变,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5.9%,其中大多数的突变发生在MDV复制的原点附近。  相似文献   
4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变异株的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373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ORFla的Nsp2存在编码12个氨基酸的连续36个核苷酸的缺失,ORF、3存在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PRRSV存在缺失变异现象,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PRRSV毒株的基因组信息数据,为深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与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大熊猫放归计划框架与操作程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IUCN/RSG关于物种放归的标准,借鉴麋鹿、普氏野马和扬子鳄等物种放归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大熊猫放归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即:足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知识;适宜栖息地的选择;充足的释放动物种源;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有效的工作小组的分析和综合,从潜在的栖息地的评估和选择,到小规模的释放试验性项目,长期监测,发展到正式放归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48.
铜中毒对雏鸭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铜中毒日粮(Cu850mg/kg)和铜中毒日粮(Cu1050mg/kg)。试验期7周。以血液病理学方法观察了铜中毒对雏鸭某些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铜中毒组、组雏鸭分别于2周龄和3周龄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死亡18只和5只。血液病理学变化表现为,红细胞大小不等、变形变性、坏死溶解;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下降。结果表明,铜中毒对雏鸭的生长发育和上述血液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9.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共感染肉鸡,研究这2种病毒对鸡的致瘤作用,结果表明肉鸡共感染MDV和REV后13d即可发生死亡.接种后100d死亡率达84%。死亡鸡的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等可以形成2种外观明显不同的散在的大肿瘤结节和弥漫性的小肿瘤结节。取发病鸡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和腺胃等组织样品做连续石蜡切片,HE染色后发现这些脏器均存在2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增生。对这些连续切片分别用MDV和REV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荧光试验,则同1份样品存在可以与REV和MDV分别呈现阳性反应的肿瘤细胞团,结果表明REV和MDV可以在感染鸡的体内分别诱发形成肿瘤。在接种后14、21、28和42d随机采集3只鸡的全血分离MDV和REV,均可以同时分离到MDV和REV。表明REV和MDV的共感染延长了病毒血症的时间。  相似文献   
50.
干扰素通过各种信号途径诱导它的效应基因转录和表达,这些被表达的蛋白质因子种类很多,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发挥免疫作用。除了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以外,有些蛋白质因子还具有对细胞内寄生病原体的免疫作用。p47GTPase家族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类,当其成员中的某个基因缺失时,动物表现出对相应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p47GTPase通过与吞噬体结合来溶解病原微生物,并将病原体的抗原表位呈递给淋巴细胞,发挥多环节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