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59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蓝桉、直干桉优树子代的遗传参数和预期增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蓝桉、干直桉实生种子园内优树子代主要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分年度进行了估算,并预测其遗传增益。分析了性状间表型、遗传和环境的相关关系。用遗传相关矩阵作主分量分析,按综合指标对家系进行了分类、找出了表现优异的家系。提出了改良这两个树种主要性状的方法和预期效果,为今后制定育种方案提供有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铜唑防腐剂(CuAz)对沙柳沙障进行处理,比较CuAz防腐剂不同处理浓度对沙柳沙障抗折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的沙柳沙障抗折强度损失率存在显著差异,抗折强度损失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为3.5%<3.0%<2.5%<2.0%<1.5%<CK;不同浓度处理的沙柳沙障质量损失率存在显著差异,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13.
北方温室栽培费约果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费约果生长结果特性,探讨其在设施生产中所需要的环境和技术条件,进行了费约果的引种和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北方加温温室中的费约果植株生长正常,2 a生植株中结果的植株占13%,结果树的平均结果数量为6个。267株费约果植株中以直立型和半开张型的分别为42%和45%,开张型植株为13%。但是,开张型植株进入结果期的最多,占总植株数的40%,半开张树型的占12%,直立树型的占13%。在含盐量0.25%,pH 8.1的土壤上,64%的费约果植株生长正常,15%轻度黄化,18%中度黄化,3%重度黄化。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包头市油松红叶病症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在包头市选择了昆都仑公墓、建设路、阿尔丁植物园3个试验地,测定了针叶正常油松与针叶红化油松的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针叶红化油松土壤pH、速效钾的含量与针叶正常油松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针叶红化现象与土壤pH偏高、速效钾含量偏低有密切的关系,而与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为试验材料,研究芥酸和硫甙含量的变化对于油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籽油菜单株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与黑籽油菜相似,含油量和产量呈正相关,硫甙含量与油份呈负相关,芥酸和硫甙含量与产量的相关一般不显著,但低芥育种可能使油份降低,低硫育种可能导致产量下降,而双低材料表现比低芥、低硫材料均好。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三个主要品质性状(含油量、芥酸和硫甙含量)的综合作用,不会限制产量的提高。本文还就甘蓝型黄籽油菜的育种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获取地表粗粒化信息的工作效率,确立了利用ERDAS IMAGINE从RGB三波段光学照片中提取颗粒大小信息的操作步骤(①图片格式转换→②图像裁剪→③粗粒化信息空间模型分类→④小图斑去除分析→⑤矢量化),并集成、开发了相应的客户化应用模块,简化了多文件相同算法处理时不断更改模型输入输出参数的繁琐操作,汉化、直观的模块界面使用方便,能有效地提高图像处理效率.本文举例介绍利用EML宏语言及Spatial Modeler定制客户化界面及实现模块功能的方法,希望能为ERDAS软件在土壤侵蚀、荒漠化监测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戈壁地表土壤颗粒粒度特征及空间变异可为戈壁地区风蚀监测、评价及制定科学的防沙治沙对策提供参考。以吉兰泰盐湖西北部的堆积型细砾质戈壁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图像技术计算了地表不同粒级颗粒的质量分数,并分析了颗粒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戈壁地表土壤颗粒的效果较好,3个粒级颗粒质量分数总和为93.12%,粒径0.84 mm、0.84~0.42 mm和0.42 mm颗粒质量分数分别为69.81%、14.99%和8.32%,变异系数分别为14.12%、40.02%和55.06%,变异函数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空间异质性尺度分别为632、691和1 875 m。3个粒级颗粒均呈斑块状分布,且C/(C_0+C)介于72.79%~79.37%,说明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影响戈壁地表颗粒的空间分布格局,但结构性因素(戈壁形成过程、地势、风蚀及植被分布格局等)是造成颗粒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植被指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而卫星遥感作为监测全球植被指数变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内涵深意还不被人们所熟知。同时,作为已经具有多年发展史且用途广泛的植被指数来说,截至目前,还缺乏一个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归纳与总结。鉴于此,该研究旨在针对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主要植被指数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其中,重点探讨了植被指数的类型及其发展史、不同植被指数的遥感数据类型及来源、植被指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领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提高其普适性和熟知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枣全基因组中鉴定类甜蛋白(thaumatin like protein,TLP)基因,为枣TLP基因的功能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枣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TLP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基因结构、进化、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和密码子使用性等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到34个枣TLP基因,位于9条染色体上,分为4种结构类型,基因结构相对较简单;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归为9个聚类组,其中聚类组5和聚类组6中的成员最多;基因启动子区发现多个与增强基因表达、激素响应和胁迫响应相关的元件;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弱,基因进化主要受碱基突变的影响。【结论】枣基因组中含有34个TLP基因家族成员,数量相对偏少;在植物生长、果实发育和抵御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进化过程中主要受突变选择压力影响。该研究为TLP基因家族的功能分析和遗传育种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以1990年、2000年和2007年3期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建立武川县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获取各景观类型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研究了武川县近17年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土地覆被景观中,耕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相对较大,耕地的异质性最高,居民及建设用地异质性较小,水域最小。林地的面积逐年增加,破碎化程度逐年减少,连通性逐年增强,说明在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作用下,武川县的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明显。区域内未利用地主要是沙地、盐碱地呈大面积连续分布,说明区域内土地荒漠化的形势仍非常严峻,必须继续坚持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