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59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通过对赤峰市元宝山区固定风沙土上生长的杨树农田防护林带及速生丰产片林进行调查,对树高和胸径等生长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不同结构、不同年龄杨树边行优势的差异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几种优化配置方式,作为更新防护林带和培育速生丰产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2.
光伏电站建设对沙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漠地区光伏电站建设选址、设计规划、科学管理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旨在为建立光伏与生态相结合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对大量文献归纳整理及相关课题研究,分析光伏电站建设期和运营期对土壤、植被、气候、动物及微生物等生态因子的影响,指出现有光伏电站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光伏电站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果]电站施工期会对站内植物和环境造成一些短期的不利影响。但在运营期间,由于光伏阵列的阻风固沙与遮阴增湿作用和人工管护,有利于站内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沙区局地小气候的改善。[结论]今后应深入研究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生态平衡,实现光伏发电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3.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全面分析了桑树NBS-LRR类基因家族组成、结构、进化、组织表达,并对该家族基因的调控microRNA(miRNA)进行了预测。共筛选到112个桑树NBS-LRR类基因,根据功能域主要分为NBS、CC-NBS、CC-NBS-LRR、NBS-LRR 4种类型。内含子数和相位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结构类型多样。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聚类组间存在较多的类型交叉现象。该家族基因存在组织表达特异性。大部分桑树NBS-LRR类基因均具有被miRNAs调控的可能性,miR472b和miR482b在调控该家族基因表达中可能发挥了主要作用。桑树NBS-LRR家族基因结构和进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miRNA在控制该家族基因表达的适应性成本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优化樟子松已有种植区的布局以及科学推广引种其适宜种植范围。【方法】采用环境因子和地理分布数据,结合ArcGIS与MaxEnt模型,分析影响樟子松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以及预测其潜在地理分布。【结果】(1) MaxEnt模型在樟子松潜在生境模拟中,AUC=0.821,有较好精度。(2)最潮湿月份的降水量(BIO13)、等温性(BIO3)和最潮湿季节的平均温度(BIO8)和最干燥季节的平均温度(BIO9)为影响樟子松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3)研究区樟子松适生区总面积为86.997 8万km2,其中高适生区面积为30.811 7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25.76%,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兴安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和呼和浩特等地区。【结论】东北地区樟子松潜在分布范围最广,且气候因子是樟子松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各地区加强樟子松防风固沙林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探讨荒漠灌丛群落特征和土壤性状对放牧干扰的响应,以西鄂尔多斯广泛分布的霸王、沙冬青和四合木灌丛为对象,对3种放牧强度下灌丛生长及土壤养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放牧区灌丛覆盖度、平均冠幅、高度和基径显著低于轮牧区和围封区;2)牲畜对霸王和沙冬青灌丛的啃食主要发生在叶结构部分,而四合木灌丛主要啃食三级枝结构;不同放牧强度下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为围封区>轮牧区>放牧区,围封区3种灌木总生物量分别为放牧区的1.78,1.98倍和1.84倍;3)各放牧强度下,3种灌丛土壤有机碳、全N和全P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显著减少,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放牧干扰显著降低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3种灌丛均为放牧区显著低于围封区和轮牧区;轮牧区深层土壤(20~40、40~60 cm和60~80 cm)的全N含量显著高于放牧区和围封区;全P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规律与有机碳和全N恰好相反,为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和轮牧区;放牧干扰后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放牧区>轮牧区>围封区。综合来说,放牧会显著降低灌丛覆盖度、生产力、土壤养分和透气性,而轮牧和围封有助于植被覆盖度和各生长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66.
防沙治沙技术与模式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防沙治沙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所以采取什么样的生物、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以适应当地情况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治沙工作中的成功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介绍几种经典的模式,希望为今后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土壤、砧木和品种对大樱桃苗木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市场供应,使大樱桃品种和果实提早上市,本研究在日光温室中对6个大樱桃品种SUM、EBF、BLACK、RED、MZ、AM进行了促成栽培,研究了苗木成活率和萌芽率及其与品种、砧木和土壤的关系。结果显示:栽植在中性土壤条件下的大樱桃苗木成活率普遍高于栽植在盐碱土上的大樱桃,两种土壤栽植成活率差异最大的是乔化砧上的AM品种,相差50%,RED相差较小,为5%,SUM无差异。盐碱土上SUM和EBF品种的成活率最高,均为100%,而乔化砧上的AM、BLACK、MZ、RED的成活率均低于60%。矮化砧苗成活率高于乔化砧苗,如以吉赛拉5号为矮化砧木的RED品种苗木成活率较乔化砧(马哈利’的高35.7%~45%。土壤类型对樱桃苗木萌芽率影响较大,8个处理中有5个处理是盐碱土上的萌芽率高于中性土的。品种间的苗木萌芽率相差也较大,其中乔化砧PAM的萌芽率较高,RED品种较低。  相似文献   
68.
砧木和土壤对不同品种大樱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市场供应,增加大樱桃品种的特色,进行促成栽培,使大樱桃能够提早上市,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品种(SUM、BLACK、EBF、RED、MZ、AM)、不同砧木(乔化砧、矮化砧)温室栽培条件下大樱桃的物候期、成枝率、短枝和叶丛枝数的观测,研究了温室栽培大樱桃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显示:BLACK和SUM品种都于3月9Et开始萌芽,EBF于3月11日开始萌芽;SUM、BLACK均于萌芽期后ll~13d进入展叶期,早于EBF品种;SUM和EBF两个品种分别于3月23日-25日进入现营期,现蕾3~5d进入开花期,花期5~7d,早果性较好。中性土和盐碱土壤中,SUM的成枝率分别为13.9%和31.5%,EBF的成枝率分别为11.6%和35.5%,差别较大。嫁接在不同砧木上的SUM和RED品种的成枝率均为乔化砧上的高于矮化砧上的,但是相差不大。中性土中5个品种大樱桃的枝条成枝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Z45.4%、SUM33.6%、AM28.9%、RED19.8%、BLACK16.9%。5个品种大樱桃的平均短枝和叶丛枝数相差较大,BLACK最高,MZ最低。  相似文献   
69.
神东矿区复垦地土壤酶活性变化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酶活性可用于衡量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及土壤质量,而其季节变化可反映养分供应与植物需求的耦合关系。以马家塔矿复垦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复垦土壤的表层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下层和对照的原状土壤,说明复垦可以提高土壤的酶活性。不同植被下土壤的酶活性大小总体上以苜蓿、油蒿、桧柏和侧柏对土壤质量的贡献较大。4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表现为前期先增加,增加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总体上均以夏季(7-8月份)活性最高。酶活性的变化和大小可以体现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和转化方向,也能体现基础氮素的变化方向,复垦后酶活性提高,但是和农田土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复垦工作还需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草地雀麦的水土保持作用,在延庆县选择25。坡地建立了相应的径流试验小区,并对土壤侵蚀量、土壤水分、土壤紧实度以及根系地下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种植草地雀麦能显著减小荒坡地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量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当植被覆盖度为90%时,年径流量和侵蚀模数仅为14233.19m^3/km^2和57.82t/(km^2·a),保水固土能力分别可达67.8%和98.31%。种植草地雀麦后,浅层(0~30cm)土壤的紧实度显著增加,10cm土层深度处是对照地的1.72倍,雨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平缓,保水效果显著;草地雀麦根系的98.1%集中分布于0—30cm土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