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3篇
  52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7 毫秒
31.
微山县园林花卉病虫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侯明苓  马林  郭娜  朱耿建 《农技服务》2009,26(12):67-68
介绍了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微山县实地的情况结合,切实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正确选用无公害农药。通过植株茎部、根部施药技术,低量、静电喷雾技术的使用,使城市园林植保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2.
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其采食量增加、体型增大、占笼面积也逐渐增大.为更好的满足鸡群生长发育及生产需求,需要对鸡群实施转群.鸡一生中一般会经历1~2次转群.  相似文献   
33.
34.
昆明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物种资源丰富,有许多具有较强适应性、协调性和代表性的优良乡土树种.但是长期以来,昆明地区的荒山绿化树种基本上是松柏类、桉树,荒山造林树种单一、景观单调、生态功能较差,不能充分体现昆明优越的自然地理特色,与云南"植物王国"的美誉极不协调.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相关部门对本地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够,育苗、造林技术不过关,缺乏相应的配套技术等.本试验通过对乡土树种不同整地方式造林效果对比试验,旨在为昆明地区乡土树种造林提供配套技术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5.
“多倍体刺槐新品种及繁殖技术引进”是国家林业局“948”项目之一。项目承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1997~2002年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区域性引种试验,于2002年11月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项目验收,并选出大叶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和直干速生型4个刺槐新品种。从2003年开始,四倍体刺槐作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已成为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6.
通过探索LED光源在草菇栽培上的精准化应用,为工厂化草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草菇V23为材料,设置LED光质6个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红/蓝=1∶2、红/蓝=2∶1、单红光、单蓝光,研究不同光质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红光与蓝光的比为1∶1 菌丝长势表现为较强,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很大,从结果可以看出,红蓝光比例为1∶2对菌丝的生长有显著(P<0.05)的作用,并且持续保持领先有促进作用,其次是红蓝光比例为1∶1,并且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前期,到菌丝后期作用不大。对草菇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的是红/蓝光的比例分别为1∶2和1∶1,其分别比CK提高了28.29%和19.97%,呈极显著(P<0.01)差异;同时菌丝分支距离相对较小,分别比CK的菌丝分支距离减少了16.03%和15.13%,整体表现菌丝浓密,且长势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37.
利用1991~2011年FAO与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内部统计的肉鹅生产数据,运用ARIMA模型、线性回归、比例预测、经验调整4种方法对我国肉鹅的出栏量、产肉量和鹅肉价格进行了预测。综合预测结果表明,2014年我国鹅存栏量的平均值为17 406.5万只,鹅肉产量为1 747 613吨,鹅价格为26 884元/吨。另外,参照扬州大学徐琪根据我国鹅品种统计的鹅年存栏量21 195万只,可以估算出2014年我国鹅年存栏量将处在1.7亿只~2.1亿只区间之内。鉴于该综合预测结果,为促进肉鹅产业平稳度过调整期走向更加优化的产业结构,对2013年禽流感冲击后的肉鹅产业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目前滴灌施肥技术下,玉米在苗期容易缺肥。研究腐植酸和柠檬酸与磷肥配合作为启动肥对玉米苗期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提高启动磷肥的施用效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方法】  于2020和2021年,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滴灌玉米田间试验。试验设全生育期不施磷肥对照 (CK);全部氮磷钾肥分8次从拔节期开始滴灌施肥 (CF);30%氮磷钾肥做启动肥 (DSF);30%氮磷钾结合腐植酸做启动肥 (HSF);30%氮磷钾肥结合柠檬酸做启动肥 (CSF),3种启动肥处理其余的70%的肥料分8次从拔节期起滴施,共5个处理。在苗期测定滴灌玉米总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累积及磷累积吸收量;在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测定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累积及磷累积吸收量;在成熟期测定玉米产量。  【结果】  连续两年数据显示,DSF、HSF和CSF处理较CF处理显著增加了苗期玉米总根长、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不同启动磷肥处理促进苗期玉米根系生长,表现为CSF>HSF>DSF。2020年,相比CF处理,DSF、HSF和CSF处理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4.60%、8.77%和9.82%,磷表观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21、9.13和7.66个百分点,磷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升了28.05%、53.51%和59.91%,磷偏生产力分别提升了4.60%、8.77%和9.82%。2021年玉米产量、磷表观利用率、磷农学利用效率和磷偏生产力在不同施肥处理间与2020年变化规律相似,且不同启动磷肥表现为HSF≈CSF>DSF。  【结论】  在玉米滴灌施肥中,以全部肥料的30%在播种前施用作为苗期启动肥,较当前全部从拔节后滴灌追施有显著增产效果,在启动肥中结合腐植酸或柠檬酸,可以进一步显著提高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和对磷肥的吸收量,进而提高玉米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9.
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2001-2010年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分析了动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时空差异及变化源泉,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值—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的外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10年内平均增长0.28%,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主销区呈现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损失并存,"双轨损失"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35%,平衡区受技术进步的恶化影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69%;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对提高主产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显著作用,而对主销区和平衡区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人均粮食生产规模和种粮机械化水平对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有负向影响,而对粮食主销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为正向影响。对于粮食产销平衡区,人均粮食规模的扩大能够改善技术效率,但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反向抑制作用。最后,提出了有效提高粮食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采用牛津杯法及琼脂打孔法测定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细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arotovora pv.citri、姜瘟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 mg/mL时,卷柏乙醇提取物对4种供试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13.6~15.3mm,对姜瘟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μg/mL.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香蕉酸腐病菌(Geotrichum candidum Link ex Pers)、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nase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li)、玉米小斑病菌(Helninthosporiun maydwas)、葡萄黑痘病菌(Sphaceloma ampelinum)、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l ternate f.sp.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番茄棉腐病菌(Pythium ultimum)]的抑制作用,发现除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外(抑制率为56.3%),对其余供试菌的抑制率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