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256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104篇
  120篇
综合类   1293篇
农作物   116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393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14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阿尔山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尔山地区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78科,298属和512种;其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地理成分混杂且具有过渡性,具有一定数量的古老成分;多年生的中生植物占有优势,为典型的森林草原植物群落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克隆水稻TFL2(OsTFL2)启动子序列,并分析其结构和功能,为深入研究OsTFL2基因对水稻开花和花发育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克隆OsTFL2基因启动子序列,利用PLACE和PlantCARE分析其结构和功能,并将其连接至携带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的pCAMBIA1301载体以构建pCAMBIA1301-Pro-moter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品种农垦58愈伤组织,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以分析该基因启动子的表达特性和调控功能.[结果]克隆获得的OsTFL2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启动子序列1.8 kb,该序列除含有真核生物典型启动子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含有花粉特异识别的顺式作用元件Pollen1lelat52(AGAAA)、开花基因转录相关的多功能转录因子CACTFTPPCA1(PACT,Y=C/T)、CCAAT box1(CCAAT)、DOFCORE(AAAG)和GATA box(GATA)、分生组织特异性元件CCGTCC-box及多个光诱导元件或光诱导相关元件如G-box、Box I、CATT-motif、GATA-motif和GT1-motif等,推测OsTFL2基因通过上述作用元件参与调控水稻花发育及开花.通过PCR检测共筛选获得16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对其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水稻的外颖、花、花药、柱头和子房中均可检测到明显的GUS色斑,而在叶片、茎尖和根尖无明显的GUS色斑,说明OsTFL2启动子能驱动GUS基因在水稻外颖、花药和子房中表达.[结论]OsTFL2基因启动子具有启动活性和组织表达特异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OsTFL2基因表达,对水稻花生长发育和开花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为筛选绒山羊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microRNA(miRNA)及靶基因验证,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绒山羊胎儿期(45、55、65、75、95、115和135 d)皮肤组织miRNA表达谱的基础上,鉴定各比对组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根据毛囊形态发生规律筛选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miRNA,运用RNAhybrid、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预测筛选到的miRNA靶基因并与次级毛囊发育相关基因取交集,所得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毛囊发生发育重要通路中的关键基因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进而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关键miRNA-mRNA的靶向关系。结果表明:1)筛选到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miRNA 153个,共预测到32 978个靶基因;2)取交集后得到1 352个靶向的次级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基因,且显著富集在29条KEGG通路中,其中毛囊发生发育重要通路TGF-β同样显著富集;3)构建了chi-miR-26b-5p-SMAD1和 chi-miR-495-3p-SMAD1等232对次级毛囊发生发育可能相关的miRNA-mRNA关系对,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一步验证了关键靶向关系。本研究为解析miRNA在绒山羊次级毛囊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正视农村文化治理基础的区情差异,是提升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能力的基本前提。以经济发展水平、村庄结构差异与农村文化市场双重属性相互交织为背景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应在现有理论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更要充分考虑其阶段特征,因地制宜,重视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内在关联,确立村民主体意识的发挥要以政府的有效引导为前提的施策理念。  相似文献   
995.
中浙优10号是用中浙A与06制7-1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株叶形态好、抗倒能力强等特点,适宜在海拔500m以下生态区域作再生稻种植。本文总结了中浙优10号头季稻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相关性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分析相关性研究的主要学者和机构、研究关注要点、要点时序变化、高被引论文等,对比该领域发展现状和态势,捕捉国际范围内该领域的前沿和研究热点。基于对相关性领域1995—2017年439篇文献及其7 668篇参考文献的分析,使用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研究作为信息检索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属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相关性的研究变化与目标信息类型紧密联系;农业科学数据作为新型信息载体,其相关性在农业科学数据方面的研究也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明确广西西北部核桃真菌性病害种类,并筛选可有效防治核桃炭疽病的药剂,为核桃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西北部的河池市金城江区、环江县、凤山县和百色市乐业县等核桃种植区,于核桃病害发生期开展真菌性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调查,计算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测定43%戊唑醇、45%咪鲜胺、25%嘧菌酯、25%吡唑醚菌酯和40%苯醚甲环唑等5种杀菌剂对核桃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选取效果较优的3种杀菌剂进行核桃炭疽病田间防治试验,测定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调查区核桃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核桃根腐病、核桃枝枯病、核桃茎点霉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4种,病原菌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胡桃楸拟茎点霉(Phomopsis juglandina)、茎点霉属(Phoma sp.)真菌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中以核桃炭疽病发病最严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5种杀菌剂对核桃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为:25%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40%苯醚甲环唑>25%嘧菌酯>43%戊唑醇;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和40%苯醚甲环唑对核桃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2.23%、80.26%和75.98%.[结论]核桃炭疽病是目前广西西北部核桃的主要真菌性病害.25%吡唑醚菌酯可作为防治核桃炭疽病的药剂使用,同时建议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通风状况好的地点种植核桃,以防止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998.
应用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喜树碱类药性分子 4a~4n、5a~5n 和 7a~7f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室内杀螨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螨活性,其中化合物 4l (LC50:25.93 mg/L)和 7d (LC50:28.16 mg/L)的杀螨活性与喜树碱(LC50:24.55 mg/L)的相当。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喜树碱作为先导的新农药设计与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针对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的现有水平,阐述了安徽省IPA应用状况,并构建了一些特色淡水鱼IPA养殖模式,分析了其养殖效果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丽水市林下中药材面积807.5 hm2,保持增长势头,主要有黄精、三叶青、铁皮石斛、覆盆子、青钱柳、食凉茶等品种,具有道地性,产业组织化程度较高。丽水市发展林下中药材存在的问题有政策支持力度偏小、实施主体实力不强、配套服务相对滞后等;有利因素有迎来最好发展机遇、具备最好立地条件、产业氛围初步形成。文章提出了以培育新产业的要求谋划政策支持体系,以建设大药园的定位确立发展重点领域,以产业大融合的理念研究开发标准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