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河西灌区马铃薯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马铃薯茎基腐病在田间表现为立枯型、萎蔫型、根腐型、黄化型4种症状类型,一般在苗期至现蕾期、开花期至结薯期为发病高峰期;明确了河西灌区种植的大多数品种对茎基腐病无明显抗性;发病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灰钙土发病较重,其次为壤土,沙土发病较轻;土壤pH与含水量较高发病重;植株密度较高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与油菜、茄科蔬菜连作发病较重;高温有利于该病发生;经药剂种薯、土壤、灌根处理表明:以代森锰锌、菌核净和敌磺钠种薯和土壤处理,代森锰锌、井•1亿活枯草芽孢菌、菌核净灌根处理,防效达50.3%~65.9%。  相似文献   
42.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新的等位突变能够拓宽生物遗传育种资源的应用范围,因此越来越成为创制生物育种材料的有效技术手段.本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玉米自交系原生质体中导入含有ZmRLK7基因靶位点的编辑载体,创制了新的等位突变,为获得稳定优异的育种材料和开展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保护地桃树病虫害生态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虫害发生特点 桃树保护地内为害叶片的害虫有蚜虫、潜叶蛾、红蜘蛛,为害枝干的害虫有介壳虫。为害叶片的病害有穿孔病,为害果实的病害有灰霉病、褐腐病。保护地桃病虫危害有以下几个特点: 1)病虫害混合发生。一般蚜虫发生严重的温室,灰霉病、煤污病发病率也高,叶螨相继发生。1-2月  相似文献   
44.
近几年,园艺设施栽培迅猛发展,特别是西北地区三代节能日光温室面积每年都成倍增长,栽培品种日益繁多。但在其生长过程中,病虫危害常困扰菜农,特别是近几年发生在温室蔬菜上的叶片卷曲、花叶、条斑等,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花冠及花轴畸形,果实变小、变形等症状,使菜农不知所措。经调查研究,发现保护地蔬菜如油白菜、西瓜、甜瓜、茄子、西葫芦、芹菜、茼蒿等均有上述异常现象,为感染病毒所致。一般由此造成损失达30%~40%,甚至绝产。现就保护地病毒病较露地发生严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枸杞(Lychum barbarum L.)为茄科落叶灌木,以果实入药。近几年由于中药材种植热的影响,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地区和江浙一带地区广泛种植,但由于种植粗放,管理不善,在生产上常常发生枸杞半边或整个树冠枯死,树枝干枯,叶片脱落等现象,使枸杞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作者  相似文献   
46.
雷玉明 《草业科学》2004,21(2):54-56
经对籽粒苋白锈病的病情调查、病原鉴定和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是由苋白锈Albugo bliti引起的,开花期至成熟期、刈割期是发病的高峰期,秋季重于夏季;加强播前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生长期管理,并配合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WP)500倍液、64%杀毒矾WP 400倍液、69%安克锰锌WP 600倍液、70%克露WP 8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防效94%以上.  相似文献   
47.
雷玉明 《草业科学》2004,21(11):65-67
首次记述了寄生于甘肃23种牧草植物上的8种白锈菌Albugo,其中有5种为甘肃新纪录种,16种植物为甘肃新纪录寄主植物.白锈病在菊科、苋科、马齿苋科等牧草上的发病率达40%~50%.  相似文献   
48.
立体教学与"两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现有课程教学改革绝大多数侧重于单一层面研究的局限性,本通过对立体教学及其特征、立体教学模型与分析等内容的研究,重点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层面的多元性与教学过程的统一性问题,以提高立体教学结构下的整体功效。  相似文献   
49.
经田间采集、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本文首次报道了寄生于甘肃省草本植物的5种柱隔孢菌及其病害,其中,草柱隔孢Ramularia partensis、山莴苣柱隔R.mulgdii分别侵染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和蒙古山莴苣Lactuca tatarica,在国内未见报道,属国内新纪录病害.菜蓟柱隔孢R.cynarae、淡红柱隔孢R.rubella和藜柱隔孢R.chenopodii分别寄生于刺儿菜Cirsium setosum和皱叶酸模R.crispu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小藜C.serotinum,在甘肃省首次报道,属甘肃新纪录病害.发现3种国内新纪录寄主和5种甘肃新纪录寄主,并对每一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形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0.
采用组织分离与稀释分离法,对西部马铃薯生产基地(河西加工型马铃薯基地)贮藏期不同品种的种薯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种植年限较长、面积较大的品种陇薯3号、大西洋、费乌瑞它带菌率为25%~32.7%。共计鉴定出真菌性病原菌11种,细菌性病原菌3种,其中优势真菌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硫色镰刀菌F.sulphureum、尖镰孢菌F.orysporium、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estans分离率为10%~46%。优势细菌为密执安棒形菌Clavibater michiganense、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分离率为10%~46%。茄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acearum是生产上值得监视的一个细菌。为马铃薯种薯包衣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