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4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9篇
  19篇
综合类   22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巴什拜羊瘦肉型新品系的培育及其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培育瘦肉型巴什拜羊新品系.[方法]纯巴什拜羊及其野生盘羊杂交培育的瘦肉型巴什拜羊新品系21的产肉性能数量性状指标、不同饲养季节的肉成分;同时,对体型外貌的遗传变异也进行了测量对比.[结果]两者在产肉性能上相差不大,但小尾型巴什拜羊新品系总脂肪比纯巴什拜羊减少3 910 g,瘦肉增加1 500 g,大腿肌厚和腰肌厚度各增厚0.5 cm,背部脂肪层减薄1 cm,腰部脂肪层减薄1.5 cm,脂臀减少85.3;,瘦肉增加14.2;,不同季节肉成分中总蛋白含量变化不大,但总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结论]新品系的体型野生基因占优势,毛质和毛色巴什拜羊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2.
真空浓缩糖液渗糖及热风干燥对糖姜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台湾大肥姜为原料,研究了真空浓缩糖液渗糖及热风干燥对糖姜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产品适宜贮藏的水分活度.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度为0.090~0.095 Mpa进行真空浓缩的糖液渗糖,能减少产品褐变,控制产品还原糖含量,防止产品吸潮或返砂;湿糖姜的热风干燥分为加速、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加速和恒速期均较短,干燥过程大部分处于降...  相似文献   
103.
<正>苗木出圃前,做好苗木调查,掌握苗木种类、数量、规格和质量等,以便做出合格苗木的出圃计划。出圃过程应适时适地,满足苗木生长需要,确保各个环节技术措施的落实,以提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博州棉花早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为博州地区棉花的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春播地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整地、选种及种子处理、株行距配置、播种、苗期管理、肥水管理、化控、头水前揭膜、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春播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作物营养缺素症是作物体内营养不良的外部表现.通过对作物形态诊断,了解作物营养状况是科学施肥的重要依据.生产上如能及时针对所缺营养元素的肥料进行补充,一般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产量损失也可大大减轻. 一、缺氮磷钾症状 1.缺氮症状 ①小麦缺氮 植株生长不良,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少,叶片窄而短,基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渐向上发展,千粒重低. ②玉米缺氮 玉米对缺氮反应敏感,如缺氮则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V"字形黄化;甚至全株黄化,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为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且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107.
以衡阳市为研究区域,选取平均坡度、人均GDP、多年平均降水量等8个指标,在SPSS17.0软件上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到三个主成份的得分排序和综合得分排序,并将此排序结果,利用GIS技术制出抗旱能力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衡山县总体上抗旱能力最强,而祁东县、衡南县则抗旱能力最弱。为此,应对依据制约抗旱能力的主要因素,针对性采取各种措施增强抗旱能力,提高抗旱效益。  相似文献   
108.
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究昌吉地区1963—2020年作物生长季蒸散量变化特征,为该地区水资源优化管理、作物合理布局、农业灌溉规划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昌吉地区8个气象站点1963—2020年的气象数据,采用Thornthwaite法、气候倾向法、M-K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分析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相关分析探讨气候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潜在蒸散量增加趋势显著,变化率为2.3 mm/10 a,多年平均值为876 mm;8个气象站点潜在蒸散量都呈现增加趋势;(2)在空间尺度上,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内潜在蒸散量由西向东呈递减趋势。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3)西部在2009年、中部在1994年、东部在2013年发生突变,昌吉地区突变发生在1997年,中部和昌吉地区突变早于西部和东部;周期变化显示,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潜在蒸散量有3.7~4.2年变化周期;(4)影响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潜在蒸散量主要因素是气温,其中最低气温逐年升高导致潜在蒸散量逐年增加的贡献最大,其他气候因子的变化对潜在蒸散量起着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蝗虫灾害是人类历史上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对农牧业、环境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关蝗虫学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60年前,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0年过去了,中国蝗虫学研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文主要综述了最近60年中国蝗虫学研究的发现与创新,展示蝗虫分类学、生态学、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蝗虫控制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是世界昆虫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30年,我国科学家深入揭示蝗虫两型转变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飞蝗的综合生物学研究积累使飞蝗成为继果蝇之后又一个昆虫模式系统。更重要的是,我国科学家开发的真菌生物农药和群聚信息素可以作为重要的防治手段用于蝗灾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0.
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生态输水后典型断面的植被面积、植被群落、土壤机械组分和土壤含水率、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生态输水后植被面积呈增加趋势,植被面积与生态输水累计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1,但植被变化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具有滞后性;植被群落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大,其盖度和密度、植物多样性呈减小的趋势,分别从阿克墩断面的0.48、0.55、11减少到依干布及麻断面的0.04、0.01、2;土壤的机械组分随着向下游下段地区推进粗粒径的百分比增加了5.71%,土壤含水率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主要与生态输水的累计量有关;输水后水域、沼泽和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但草地变化不明显,仍处于减少状态,因此生态输水的潜在效应体现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