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7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给油茶林进行营养诊断,为高效经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选取7年生小果油茶中的‘龙眼茶’和普通油茶中的‘长林166’‘长林18’‘长林4’,测定果实成熟期不同类型枝上叶片养分和部分叶片形态指标等特性分析差异,并探讨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1)4种油茶不同类型枝上叶片养分含量均为营养枝叶>结果枝叶;2)同一类型枝上叶片相同养分含量中‘长林166’和‘长林18’养分含量整体比其他两种油茶高,不同养分含量结果枝叶全氮>全磷>全钾,营养枝叶全氮>全钾>全磷;3)4种油茶中不同类型枝上结果枝叶的面积和比叶重比营养枝叶小;4)同一类型枝上的叶面积属‘长林18’的最大,而叶形指数最小;5)‘龙眼茶’不同类型枝上叶片特性与其他3种油茶相比均较低;6)果实产量和不同类型枝上叶片特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包括不同类型枝上叶片全氮和全钾、叶面积和比叶重等,且叶片全氮、叶面积和比叶重都与产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营养枝叶、结果枝叶与果实间的养分存在积累与转移,可以从不同类型枝上叶片养分含量和形态特征上判断油茶生长的好坏与产量的高低,根据不同树种调整营养枝与结果枝的比例,促进叶片养分高效利用,实现油茶优质丰产。因此研究不同类型枝上叶片特性进一步为提高油茶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
森林旅游是使人放松和休闲的主要途径,还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对太原市森林公园自身具备的功能和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具体策略,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3.
武功山山地草甸主要群落类型高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江西省武功山金顶风景区的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飘拂草(Fimbristylis wukungshanensis)、中华苔草(Carex chinensis)、箭竹(Sinarundinaria nitida)为优势物种的5种主要群落为研究对象,以美国SVC HR-768野外便携式地物波谱仪测定的高光谱数据为基础,利用重采样、一阶微分和去包络线3种数据处理方法分别提取有效的光谱吸收特征参数,以此获得区分5种草地群落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1)5种群落光谱反射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光谱反射率表现为中华苔草野古草五节芒箭竹飘拂草;2)重采样处理得到的特征参数中500-600、600-700和1 200-1 300nm 3个波段的波峰/谷深度差别都最明显,一阶微分处理提取的红边、黄边和蓝边有关的特征参数也能够很好的将5种群落进行分类,而利用连续统去除法提取的特征参数中,吸收谷的宽深比差值最大可达到92,是区分5种群落最有效的特征参数;3)波峰/波谷对应的波长位置是山地草甸5种主要群落的共性参数。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以武功山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0:不施氮;N_1:施氮量75kg·hm-2;N_2:施氮量150kg·hm-2;N_3:施氮量300kg·hm-2)下草甸土壤氮素时空变化规律和草甸植被根系形态特征及其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各施氮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随时间推移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7-9月间平均值降到最低(N0:111.7 mg·kg~(-1);N_1:140.6mg·kg~(-1);N_2:162.7mg·kg~(-1);N_3:1 169.0mg·kg~(-1));各处理0-20cm土层根系生物量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_3(10.27mg·cm~(-3))N_2(10.02mg·cm~(-3))N_1(8.0mg·cm~(-3))N0(6.28mg·cm~(-3)),根长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_3(20.1cm·cm~(-3))N_2(20.09cm·cm~(-3))N_1(17.2cm·cm~(-3))N0(14.3cm·cm~(-3)),其中N0、N_1和N_2这3个处理差异显著(P0.05);在0-150kg·hm-2的施氮范围内,根系对氮素的积累(N0:13.7kg·hm-2;N_1:23.3kg·hm-2;N_2:31.2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因此,在武功山草甸施用氮肥时应注意其氮肥施用量(推荐施氮范围为0-150kg·hm-2),避免氮素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35.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提高林学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研究目标,以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研究内容,深入探讨了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特点与建设成效,提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以科学性、前瞻性、层次性、整体性、有效性作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认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突出以下特点:根据不同年级的实践教学目标安排课堂实验、实习和课外实践活动;以课堂实验为基本途径,以多门课程联合教学实习为综合实践途径;从低年级开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狠抓毕业论文实践,把好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  相似文献   
36.
财政票据是非税收人的源头.是非税收入的法定凭证.是财政部门控制和监管非税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健全财务制度、强化内部监管的重要保障,管好用好财政票据对于规范收费行为、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票据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就票据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票据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7.
分别以清除DPPH.、ABTS+.和.OH自由基效果综合评价赣南主栽的4个脐橙品种成熟果实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4个脐橙品种果肉清除3种自由基的效果,红肉与纽荷尔相似,林娜与朋娜相似;但红肉和纽荷尔清除3种自由基的效果分别显著地(P<0.05)高于林娜与朋娜。4个品种脐橙果皮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效果与果肉一致,清除.OH自由基的效果纽荷尔、红肉、林娜3品种相似,但显著地高于朋娜(P<0.05)。4个脐橙品种果皮清除3种自由基效果均优于果肉。因此,从抗氧化角度考虑,纽荷尔、红肉脐橙值得在当地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加工厂废弃的脐橙皮渣是可供利用的抗氧化资源。  相似文献   
38.
为了科学经营油茶林,采用覆地膜+稻草、覆地膜、覆稻草、松土这4种保水措施,以油茶树行间空地作为对照,就不同保水措施对6年生油茶林地土壤各层水分含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植株耗水量明显大于矮杂草,对油茶林地采取保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覆地膜+稻草、覆稻草、覆地膜、松土这4种保水措施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油茶林地土壤各层的水分状况,夏季晴天9:00~10:00时,在0~10 cm的土层中,不同保水措施的保水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覆稻草>覆地膜+稻草>松土>覆地膜,10~20 cm的土层中则以覆地膜+稻草处理的含水量为最高;而在13:00~14:00这一时间段,覆稻草处理对0~30 cm土层中的水分能起到保护作用,覆地膜+稻草处理对10~30 cm土层的保水效果也较好,而松土处理对深层土壤水分的保持效果更好;16:00~17:00时,在0~10 cm的土层中,覆稻草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高,10~30 cm的土层中,覆地膜+稻草处理的含水量相对更高些,30~40 cm的土层中,覆稻草和松土处理的含水量均高。结合油茶根系的分布情况,观测分析各测定时间段土壤各层的水分变化动态后认为,覆稻草和覆地膜+稻草是4种保水措施中相对较好的保水措施,且覆稻草是最经济最环保的保水措施。  相似文献   
39.
江西红壤区籽粒苋不同品种利用途径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江西种植有良好适应的性的K112、R104、D88-1、K472、K476、K350、R158、M7、K509、R1011、K459、K576等籽粒苋品种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特性,可采用不同利用途径,并实行定向培育。主要栽培技术是细致整地,施足基肥,控制播量,适度留苗,正确刈割,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40.
不同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根据N、P、K三要素不同水平设12种不同的养分比,对江西宜春幼龄油茶进行配方施肥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并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生长有促进作用,N、P一定时,增加K肥有利于树高、冠幅和叶面积的增大;N、K一定时,增加P肥有利于幼龄油茶叶面积的增大;P、K一定时,N的施用量为0.50kg·株-1·a-1,不利于幼龄油茶的生长.所设11个施肥处理中,以N2P1K1(2:1:1.3)和N1P1 K2(1:1:2.6)两处理表现较优,对树高、冠幅、叶面积、叶绿素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