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3篇
农学   13篇
  14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7 毫秒
61.
2008年我国肉牛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牛业发展迅速,已逐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肉牛生产体系。本文针对2008年我国肉牛业在新形势下所面对的问题,通过对基础牛源建设、食品安全管理、牛肉市场环境及牛肉价格走势等环节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国肉牛业目前的发展形势并对未来发展动向进行了预评,以供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62.
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和胰岛共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功分离睾丸支持细胞和胰岛的基础上,以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作为饲养层与胰岛进行共培养,通过形态学方法和胰岛素荧光免疫测定法观察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条件下胰岛的生长特性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表明,睾丸支持细胞能够为胰岛提供良好的生长微环境,促进胰岛增殖,显著延长体外培养条件下胰岛的生存期限,共培养19d后胰岛的存活率依然在90%以上。在功能上,共培养组胰岛的胰岛素分泌水平从第7天开始就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P〈0.01),培养15d后2个共培养组的胰岛素刺激指数分别为2.13±0.13和2.58±0.11,表明睾丸支持细胞饲养层能保持胰岛素高分泌水平和良好的糖刺激反应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胰岛体外长期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3.
 IGF基因家族对肌肉发育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而目前对牛肌肉发育过程中IGF基因家族的表达变化研究还不充分。本研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南阳牛3月龄到24月龄期间背最长肌组织中IGF,IGF受体和IGF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发现IGF1,IGF2,IGF1R,IGF2R,IGFBP1和IGFBP3的表达量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18月龄和24月龄时的表达量与3月龄时相比显著低(P<0.05);IGFALS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表达量在各个时期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IGFBP2,IGFBP4和IGFBP6在6月龄时表达量上升,在12月龄和18月龄时表达量降低,在24月龄时表达量再次上升,但各个时期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IGFBP5表现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6月龄比24月龄时表达量显著高(P<005),其他各月龄之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对IGF基因家族在南阳牛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分析IGF系统在牛肌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4.
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个国家级种畜场1980~2000年间的数据对中国西门塔尔牛21年来的育种效果进行分析。对主要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进行了估计.并计算出总性能指数。所有性状均采用动物模型并利用MT-DFREML(多性状非求导)软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5.
中国地方黄牛GH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鲁西牛、南阳牛为试验动物,利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研究了以上2个地方黄牛品种生长激素(GH)基因第3内含子、第4内含子、第5外显子、3’端和5’端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GH基因第3内含子1547bp处发生碱基C→T的替换;GH基因第4内含子位点多态的产生是由于1947bp处发生碱基T→G的替换;GH基因第5外显子2141bp处碱基C→G的突变,使得亮氨酸变成缬氨酸,造成氨基酸发生变化。GH基因3’端的PCR-RFLP结果表明:由于2639bp处碱基GCC→GGC的突变造成HaeⅢ酶增加1个酶切位点;GH基因5’端位点多态的产生是由303bp处碱基C→T的突变造成。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对花岗岩板、沙子、稻壳、长麦秸、木头刨花作为60头小母犊的牛床垫料效果进行对比。2002年8~10月共42天,对新生犊牛的生长、健康、应激、行为以及牛床物理特性、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2周后,尽管铺稻壳的犊牛有较高干物质摄入量,铺刨花的犊牛干物质摄入量最少,但总体说来,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摄入量并没有因为垫料的不同而存在差异。2周内,使用花岗岩板和沙子作为垫料的牛腹泻较多,麦秸作为垫料的牛腹泻较少。花岗岩板比起其他材料更容易形成较硬表面,并且住在花岗岩板上的牛最脏。  相似文献   
67.
为制备和纯化对氧磷酶(PON1和PON2)蛋白做准备,对牛的PON1和PON2基因进行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从牛肝脏组织中用RT-PCR扩增PON1和PON2 cDNA的全长编码序列,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PON1和PON2两个基因的cDNA的全长编码序列,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表达的牛的PON1和PON2融合蛋白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这为进一步制备和纯化PON1和PON2蛋白,以及探索其在家畜使用寿命中的研究和提高犊牛初生重的作用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中国种畜禽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种畜禽现状及其展望许尚忠,冯维棋,郑友民(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乔玉峰,陈伟生(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北京100026)前言畜禽品种资源是发展畜禽育种和畜牧业主产的基础。我国畜禽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可分为:地方型,属地方原有品种占品种总数...  相似文献   
69.
许尚忠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8):16-16,18
培育和完善了一批种畜禽品种(系)及配套系,种用性能显著提高。“六五”以来,我国种畜禽选育及选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选育出了以“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中国美利奴羊”“中国荷斯坦牛(黑白花)”、“南疆黄牛”、“瘦肉型北京鸭”、“48-50支半细毛羊”,“中国草原红牛”。“黄羽肉鸡新品系”,“节粮型小型蛋鸡”为代表的一批优良种畜禽新品种(系)。这些畜禽新品种(系)及配套系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了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0.
牛FSHR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分析和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中国西门塔尔牛基因组DNA为模板,参照绵羊的FSHR基因序列设计和合成引物、PCR扩增获得长度为931bp,包括5′端侧翼797bp和结构基因第一外显子区134bp的牛FSHR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于PUC18载体中,作序列分析发现:牛的FSHR基因转录启动子的遗传结构与人和鼠的FSHR基因不同,它的基因转录启动区含有TATA盒和类CAAT盒序列。在检索出的转录调节元件、或特征性序列位点,牛与绵羊在5个序列位点有碱基变异,这可能与牛和绵羊的产仔率高低不同相关,对34头份中国西门塔尔牛的扩增产物,应用PCR-RFLP方法进行多态性分析,TaqⅠ酶切出现了多态性,酶切产物电泳呈现3种基因型,由2种等位基因构成,通过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种用公牛,双胎母牛和随机牛类群中分布的比较研究结果,认为该基因与牛的繁殖性状存在连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