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4篇
  20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不同雨强及坡度对华南红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雨强及坡度对华南红壤侵蚀过程的影响,为认识红壤侵蚀过程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坡度对华南红壤坡面降雨产流过程和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1)相同坡度条件下,坡面径流量、侵蚀产沙量均随着雨强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相同雨强下,径流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产沙量随着坡度的变化比较复杂;(2)雨强和坡度共同影响着坡面产沙过程,当雨强小于等于180mm/h时,产沙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在240mm/h出时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15°附近出现临界坡度。在降雨初期,径流率表现为波动增加过程,15min后趋于平稳,一直持续到降雨结束,其中雨强为240,180mm/h时波动较为剧烈,而产沙率呈现急剧而短暂的上升后迅速下降,在大雨强、陡斜坡条件下此现象尤为明显;(3)坡面径流平均流速与单宽流量、坡度比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流速与径流量、侵蚀产沙量有着类似的变化规律。[结论]红壤侵蚀过程中雨强为主要影响因素,坡面流速可作为表征红壤坡面侵蚀特征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有机肥合理用量,验证有机肥提高粮田土壤肥力、改善作物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效果,笔者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双埠头推广站展示基地选用同一地块进行上茬冬小麦下茬夏玉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与夏玉米2茬产量的结果均呈现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并不是随有机肥用量的成倍增加而增长;小麦最佳施肥量为施用有机肥261.00kg/667m2,配合二铵9.90kg/667m2、尿素10.95kg/667m2、硫酸钾9.10kg/667m2;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二铵19.40kg/667m2、尿素21.50kg/667m2、硫酸钾17.80kg/667m2。  相似文献   
73.
查哈阳农场为适应市场需求 ,发展质量效益农业 ,将传统水稻生产转向绿色食品水稻生产 ,利用“双三”栽培方法 ,按绿色食品要求进行生产 ,1 996年获得绿标使用权 ,1 997年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绿色食品大米基地 ,面积 0 2 7万hm2 ,1 997年~ 1 999年三年平均单产 81 39kg/hm2 ,累计较非基地大米增收 5 0 0万元。  相似文献   
74.
通过六种水稻种衣剂防治立枯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水稻立枯病时,优先选用6.25%精甲霜灵·咯菌腈FS、4.8%咯菌腈·苯醚甲环唑FS。其次8.7%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FS、27%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FS、11%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FS。再次15%多菌灵·福美双FS。  相似文献   
75.
多元分析法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应用于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多元分析方法的目的,意义;划分了3种不同类型的多元分析方法,预处理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排序方法和聚类方法,分别阐述其方法适用的生态学范畴,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各自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6.
为了解地形对草地恢复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草地恢复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的影响机制,因地制宜为当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吴起县枣庄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对退耕坡面不同坡位草地恢复与土壤物理性质分异特征进行研究。从峁顶到沟底设置8个采样位置,在4面坡共布设128个采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和土样采集,将0—40 cm土壤分0—10,10—20,20—40 cm 3层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并分析其与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植被分布与土壤物理性质均表现出沟缘线以上的下坡位较优,沟缘线以下的陡沟坡较差的趋势;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对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主要集中在0—20 cm表层土壤,对20—40 cm土壤影响较弱;坡度对植被盖度与土壤容重、孔隙度和饱和持水量影响显著且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但对团聚体与颗粒组成无显著影响;植被恢复对土壤颗粒组成改善效果缓慢,若土壤颗粒组成被破坏,短期内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77.
以寒地水稻“三化”栽培技术为基础,将三膜覆盖技术、钵育苗技术、超稀植栽培技术、寒地优质米生产技术综合配套,组装了三膜钵育摆栽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并示范15亩。结果表明,增加积温70—105℃,减少昼夜温差,钵育壮苗,在同插期,育出4.1—4.5叶大苗。移栽规格30×16.7cm,每m220穴80苗,有效分蘖率与机插相比增加104%,以较少个体,建立高光效群体,亩产808.1kg,较机插增产42.1%。  相似文献   
78.
以绿豆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制膜原料,通过考察二者复合比例对可食性绿豆淀粉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可食性绿豆淀粉基复合膜的最佳复合比例,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该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其对青脆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豆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比例为2∶1时,绿豆淀粉基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膜性能,此时溶解度、水蒸气透过系数、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8%、1.2×10-5 g·mm·cm-2·h-1·Pa-1、35 MPa和21.4%。与绿豆淀粉膜相比,该复合膜组分间的相容性较好,且表面更平滑、均匀。在常温贮藏期间,用该复合膜涂膜的青脆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优于未涂膜组,可作为青脆李的保鲜膜材料。  相似文献   
79.
连林生  越中保 《养猪》2000,(4):29-31
由云南地方猪种撒坝猪选育的专门化母系,在杂交体系应用中不仅能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且本身肉质优良,肌纤维较细、肌肉脂肪丰富,生产的杂种猪亦具有较好的肉质。  相似文献   
8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为充分激发干部员工心系祖国、热爱企业、奉献社会的情感,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作风纪律建设,着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根据国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网公司企业文化"五统一"要求,全面开展了以"红色中国梦·绿色国网情"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