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469篇
农学   297篇
基础科学   345篇
  209篇
综合类   2390篇
农作物   291篇
水产渔业   266篇
畜牧兽医   1384篇
园艺   441篇
植物保护   22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对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下植被保留(UP)、林下植被去除(UR)和林下套种(IP)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土壤酶活性差异,并以土壤酶作为土壤生物活性指标,结合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IP处理提高了0~2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而20~40、40~60 cm土层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间土壤蔗糖酶活性差异较小;相比于UR和IP处理,UP处理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则相反,UR和IP处理间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较小;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排序为IPURUP,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低排序为UPIPUR;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间土壤脲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较大,其中,多酚氧化酶对于林下植被管理措施的响应更灵敏,且能反映于较深土层;除酸性磷酸酶活性外,其余土壤酶活性均具明显表聚性,且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有机质和水解性氮含量与各种土壤酶活性具有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含量与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含量与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较弱。将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质量指标之一,结合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反映了原信息量的75.31%。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的土壤质量指数排序均为:IPUPUR。[结论]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中,林下套种楠木的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于保持和提升土壤质量效果最佳,其次为林下植被保留措施,林下植被去除措施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2.
103.
microRNA(miRNA)在不同物种间进化具有高度保守性,且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研究miR-92的进化历史、miR-92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性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运用多序列比对分析序列相似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miR-92基因的进化特点,运用SYBR Green System PCR技术构建了miR-92在鸡不同发育阶段11个组织中的表达谱,同时用TargetScan 7.0与PicTar两种不同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两个软件靶基因的交集分别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1)miR-92的进化方向与物种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趋势相一致,在不同物种中的基因位置和序列上都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这与miRNA在物种间高度进化保守性的特点基本一致;(2)同一个时期,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有组织特异性,在1日龄的鸡中,肾脏,腿肌和心脏有较高的表达量。在成年鸡中,表达量较高的组织为肺脏,胸腺和下丘脑。在同一组织的1日龄和成年鸡中的表达呈现时序性,除脾脏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10个组织miR-92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3)两个软件预测到的交集靶基因有157个,GO富集结果显示靶基因主要参与转录过程,RNA代谢过程,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MAPK磷酸酶活性等。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为MAPK信号通路(P0.05)。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iR-92基因在机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山荆子类受体蛋白MbRLP7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功能验证和表达量测定,分析了其在对腐烂病菌的抗性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结果表明,MbRLP7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RLP6和AtRLP7相似性最高,分别为43.0%和42.8%。MbRLP7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响应逆境相关信号的顺式作用元件,并响应腐烂病菌信号。将该基因导入杜梨悬浮细胞获得过表达细胞系3个。接种腐烂病病原菌Valsa pyri后,过表达细胞的发病速度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腐烂病菌代谢物处理后的所有过表达细胞系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此外,该基因的过表达增强了腐烂病菌代谢物对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触发的免疫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活性氧相关基因和病程相关蛋白PR1的诱导。综上所述,MbRLP7负调控杜梨对腐烂病的抗性,PTI、活性氧和PR1参与了该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05.
2014年由江安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联合如皋市蚕桑指导站、南通新丝路茧丝绸公司和周庄蚕业专业合作社在周庄村开展小蚕联户共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6.
对泰州地区6家具有代表性的宠物医院近3年犬尿石症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了犬尿道结石的种类和形成因素,并对泰州地区的犬尿结石的防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7.
花生所需微量元素及其施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花生所需微量元素的种类、作用、缺素症状及施用技术,以为花生微量元素的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生物产量高、营养成份丰富的饲料桑品种粤桑11号,在镉重度超标耕地桑叶中镉的含量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镉重度超标耕地桑叶发酵料中镉的含量也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在饲料桑基地用桑叶发酵料配合饲料饲养生猪其肉质指标测定结果符合食品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镉超标耕地上可种植桑品种粤桑11号进行饲料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9.
T6SS (type VI secretion system)是革兰阴性菌中常见的一种分泌系统,其效应蛋白Hcp2b作用机制迄今仍未明晰。本研究以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 Hcp2b蛋白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Hcp2b蛋白在APEC感染鸡气管黏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采用Red重组方法以质粒pKD3为模板构建hcp2b缺失株,pSTV-28质粒连接hcp2b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载体,导入感受态Δhcp2b菌株构建回复株,并对Δhcp2b菌株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7日龄雏鸡气管感染hcp2b缺失株及野生株,感染后12、24 h收集鸡气管黏膜细胞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hcp2b缺失株及回复株构建成功,hcp2b基因缺失对菌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hcp2b基因缺失株感染气管黏膜后,mRNA的表达谱发生变化,感染后12 h,有144个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上调差异基因87个,下调57个);感染后24 h,有135个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上调差异基因79个,下调56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富集在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等信号通路。hcp2b基因缺失未影响APEC的生长特性,hcp2b基因缺失后影响雏鸡气管黏膜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通路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IL-1β、IL-12b的表达均上调。该结果为APEC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高产棉花太阳辐射能利用率及干物质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88~1989年高产棉花栽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棉花的太阳辐射利用率在叶面积系数小于2.0时随叶面积系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大于2.0时增加变缓。从生育时间看,7月中旬前太阳辐射利用率指数上升,7月中旬至8月底相对稳定在1.2~1.4克/兆焦左右,9月以后又不同程度线性下降。生长季内子棉太阳辐射经济效率1988和1989年分别为0.14和0.15克/兆焦。收获指数与最大叶面积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盛花期之前棉株各器官之间的同伸关系或明显,盛花期后器官的生长相互间无明显的确定性关系。如能调节密度与叶面积系数的关系,使得既提高5~6月的辐射能利用率,同时使7~8月叶面积系数维持在3.0~3.5的适宜范围内,9~10月群体又不早衰,则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