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光合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盐胁迫对苗期不同棉花品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盐敏感型中棉所45和耐盐品种中棉所35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盐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分胁迫显著降低了棉花根、茎、叶和整株的干物质质量积累以及光合特性,与CK相比,棉花整株的干物质质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下降了39.1%~40.1%、33.9%~41.1%、34.3%~36.6%和27.7%~28.8%,耐盐品种降低幅度较盐敏感品种小。盐分胁迫也显著抑制棉花对N、P、K养分的吸收积累,降低棉花叶中叶绿素含量。盐胁迫下,棉花苗期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光合参数和养分吸收与基因型抗性密切相关。上述结果为棉花栽培管理、耐盐机制及盐碱地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2.
以湖南省会同县马尾松次生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态系统随不同演替阶段进行的乔木层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类型乔木层各器官平均有机碳含量为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趋势。乔木层碳储量以常绿阔叶林最高,为129.34t·hm~(-2),其次为针阔混交林,为95.83 t·hm~(-2),最小是马尾松林,为85.27 t·hm~(-2)。各林分类型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为干根枝叶皮。乔木层碳储量主要集中于树干,其占乔木层碳储量比例由马尾松林向常绿阔叶林降低,而树根碳储量比例由马尾松林向常绿阔叶林增加。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20cm径级以上径级的个体占乔木层碳储量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3.
以番茄为试材,对番茄叶片表皮细胞、绒毛和根毛进行研究。通过手撕叶片和切片,电镜观察番茄叶片表皮细胞、绒毛及根系根毛生长情况。试验表明,抗病品种的绒毛比感病品种的绒毛多,其品种之间的细胞变化不大,没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根毛比感病品种的根毛多、壮;观察研究正常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叶表皮结构,试验表明,叶片上下表皮绒毛数没有明显变化,植株感病后,其叶片表皮细胞变化较大,细胞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并观察到感病叶片的叶脉有明显的变形邻近筛管分子的伴细胞。  相似文献   
154.
为了更好的制定关于加强慈利县公益林保护、对公益林的提质改造以及公益林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关决策,并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参考,本研究以慈利县公益林为研究对象,运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评价慈利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慈利县的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384895.407万元·a^-1)>生物多样性保护(201330.400万元·a^-1)>固碳释氧(112347.871万元·a^-1)>净化大气环境(42975.974万元·a^-11)>保育土壤(34339.778万元·a^-1)>林木营养积累(4860.117万元·a^-1),涵养水源功能是森林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49.30%,在不同乡镇中,江垭镇、零阳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体高于其他乡镇,青龙湾林场最低。按不同优势树种组分,栎类、灌木林、马尾松、杉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其他优势树种组,桉树最低,楝树次之。慈利县各镇(乡)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780749.547万元·a^-1,是当年慈利县财政总收入9.01亿元的8.67倍,表明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考虑大力营造混交林,尤其是营造以阔叶树为主的混交林,从而提高慈利县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5.
为解决西瓜重茬基质再生利用障碍问题,降低基质栽培经济成本,该研究设计研发了一台利用导热油夹套加热,高温消毒处理重茬基质的设备。从节能和病原菌杀灭的角度,优化该设备的运行参数,获得重茬基质消毒技术。通过对再生基质栽培后西瓜枯萎病发病情况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调查,验证该技术在田间尺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西瓜基质栽培前后容重和孔隙度变化显著,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显著(P0.05)下降33.0%、40.3%和33.5%,但仍在适宜栽培范围,再次利用需补充养分,而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显著增加是限制重茬基质再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利用该消毒设备对西瓜重茬基质消毒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单次进料量为3 m3,基质含水率为40%,高温(70℃)消毒2.0~2.5h。田间验证试验显示,连茬种植西瓜后,经消毒处理的重茬基质枯萎病发病率与新基质无差异,分析基质中病原菌数量发现,经过高温处理后重茬基质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新基质处理无差异,均显著低于未经消毒处理。此外,西瓜采收后的生长指标(植株干质量、单果质量和产量)均与新基质无差异。因此,基于导热油外加热的消毒设备处理西瓜重茬基质工艺达到了很好的灭菌效果,满足西瓜生产需求。整个工艺的经济成本为42.25~53.50元/m3,可以控制在新基质价格的6%以内。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6.
为研究环保肥猪料对肥猪生长性能、氨气和重金属排放的影响,探究环保肥猪料配方设计的可行性,试验选取400头80kg左右的育肥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0头肥猪,一组20栏(20个重复),每栏10头,两组分栋饲养。对照组饲喂常规大猪料,试验组饲喂环保肥猪料6D400,试验期30天。结果表明: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试验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氨气浓度,粪便中重金属铅、总砷和镉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6D400环保型饲料与常规大猪料能达到同等生长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氨气和重金属的排放,说明环保配方的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157.
金属硫蛋白对奶牛血液抗氧化酶GSH-Px和CAT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奶牛抗氧化应激机能的调控效果及其机理,选取2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经产泌乳母牛,随机均分为I、II、III、IV4组,分别按每头0(对照组),4.0,8.0和12.0mg静脉注射Zn-MT。每隔15d逐头采取血样,测定不同剂量的外源性MT和MT不同作用时间对奶牛抗氧化酶GSH-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给外源性MT后,3个试验组GSH-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III组和IV组GSH-Px基因表达量分别较对照组有显著(P<0.05)提高。III组C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IV组CAT基因表达水平又比对照组、II组和III组分别提高了22.88%(P<0.01),17.71%(P<0.05)和7.10%(P>0.05)。而II组GSH-Px和CAT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正试期间不同时间看,补给外源性MT后,各组GSH-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逐步升高,至30d时达最高,45d时又有下降。尤其是30d时的GSH-Px基因表达水平及15和30d时的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P<0.05)高于第1天。说明外源性MT能有效调控奶牛GSH-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58.
不同施氮水平对无土栽培白菜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土栽培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新途径,但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基质的无土栽培通常会出现植物营养失调的问题。利用有机无机复配的无土栽培基质进行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的栽培试验,并于栽培中期追施不同量的氮肥,观察不同施氮水平对白菜生长状况、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培中期施入一定量的氮肥可以促进白菜的生长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白菜的产量,1.25、2.50、3.75 g/kg氮肥施用量处理的白菜产量分别比不追施氮肥处理提高18.91%、28.07%、26.80%;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植株总氮、总磷含量提高,而总钾含量在氮肥施用量高于2.5 g/kg后则有所降低;氮肥施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但却提高了硝酸盐的含量,而还原糖的含量在尿素施入量高于1.25 g/kg后逐渐降低;1.25、2.50、3.75 g/kg氮肥施用量下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73.82%、68.09%、62.77%,表明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其利用率反而逐渐降低,所以栽培过程中的氮肥施用量需要合理添加才能兼顾植株的生长以及肥料的利用率。结果可为无土基质栽培的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9.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具有多种对动物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从微生态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0.
益生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已不能有效地防止动物疾病的发生,且使用抗生索的多种不良影响也引发了许多问题,人们开始考虑使用益生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来控制动物疾病.从益生菌的种类、生物学功能及机理、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