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65篇
畜牧兽医   1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通过检测肺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Ⅳ型磷酸二酯酶(PDE4)的表达及其活性,探讨入肺经中药对PMVEC环腺苷酸(cAMP)磷酸二酯酶(PDE)活性的影响,为筛选作用于PMVEC的PDE4抑制剂类抗炎药积累资料。本试验采用RT-PCR测定PDE4的表达,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酶反应前后大鼠肺组织与PMVEC的cAMP变化,计算PDE活性。结果显示:PDE4A、4B、4C、4D在肺与PMVEC内均有表达;17味入肺经清热药均对肺组织cAMP-PDE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黄药子、青蒿抑制率较高对肺组织酶分别为:75.37%、72%、61.26%,对PMVEC分别为:66.1%、63.54%、59.39%。由此可见,PDE4所有亚型在肺与PMVEC内均有表达;黄芩、黄药子、青蒿等入肺经的清热药能够抑制肺组织和PMVEC内cAMP-PDE活性;以cAMP-PDE活性为指标,有望筛选出其特异性PDE4抑制剂,并揭示入肺经清热药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2.
腧穴实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表明,穴位是内脏病理、生理和机能变化在体表上相应的感应点,也是诊疗疾病的反应点和刺激点.穴位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针刺穴位产生的感应信号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相应脏腑(效应器官)而产生相对特异性治疗作用的呢?这是经络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仍无一个确切而统一的解释.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问题从经穴的组织形态、生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以及作用途径等多方面多学科深入地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出多种看法.试就有关腧穴实质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3.
124.
从微血管内皮细胞角度用中药防治猪大肠杆菌病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大肠杆菌病一直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的一大疫病,使用大量扰生素防治此病,给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多危害,并造成环境污染,因而寻找能够替代扰生素的天然药物迫在眉睫。由于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诸多优势,备受世人关注。但由于缺乏新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中药的应用一直止步不前。笔者试图从微血管内皮细胞角度防治大肠杆菌病,即通过改善微循环和保护内皮细胞的途径来防治内毒素性体克,为进一步治疗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5.
本实验使用 WQ6—F30型针灸经络定位仪,经对4例北农大Ⅲ系小型猪在安静状态、麻醉状态和死亡后的低电阻点的探测,表明小型猪有循经低阻线的存在,且此低阻线的位置不受麻醉和死亡的影响.通过对10例麻醉状态下的北农大Ⅲ系小型猪前肢低阻线行径的探测,基本上确定了前肢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太阴经、厥阳经、少阴经在体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独和联合脂多糖(LPS)刺激对肺脏募集中性粒细胞(Neu)的影响, 以及猪肺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取约10日龄仔猪的肺脏组织, 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 分离培养原代MVECs,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Neu; 以PRRSV HN株或PRRSV-LPS刺激Neu和MVECs后, 将Neu加入培养MVECs的培养板, 孵育1 h, 4%多聚甲醛固定, 瑞氏染色, 观察并计数分析各组黏附的Neu数量;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MVECs对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 采用虎红溶液染色法测定分析P-选择素和E-选择素抗体封闭MVECs时, PRRSV HN株或PRRSV-LPS刺激对Neu黏附于MVECs数量的影响。【结果】 分离培养的MVECs呈CD34免疫荧光染色阳性, 阳性率约为92%;PRRSV HN株刺激18 h, 黏附于MVECs的Neu数量显著增加(P<0.05);PRRSV-LPS联合刺激时, 黏附的Neu数量显著多于LPS单独刺激(P<0.05);PRRSV或PRRSV-LPS刺激Neu和MVECs二者时, 黏附Neu数量的增加比单独刺激MVECs或Neu更明显;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 MVECs强阳性表达P-选择素和E-选择素; 用P-选择素和E-选择素抗体封闭MVECs时, PRRSV或PRRSV-LPS刺激诱导的Neu黏附增加呈不同程度下降, E-选择素封闭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RRSV感染能促进Neu与MVECs黏附, 亦能增加后继LPS刺激时黏附的Neu数量, MVECs表达的E-选择素是介导PRRSV致Neu黏附增加的重要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7.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和ET-1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MMVECs)模型,测定其一氧化氮(硝酸还原酶法)和内皮素-1(ELISA法)分泌量的变化。EGb761能显著性提高RMMMVECsNO和ET-1的分泌量,且NO/ET-1值没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8.
大肠杆菌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对幼畜消化道有致病性,初生幼畜特别易感,1980年Bergland报道,从断乳前腹泻仔猪中分离到ETEC的几率为45.6%,其频度比球虫(23%)和轮状病毒(20.9%)感染的总和还多。所以对产肠毒素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产肠毒素对微循环和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作以下综述。一产肠毒素简介产肠毒素是ETEC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蛋白质性毒素,按其对热的耐受性还可分为热敏感肠毒素(heat-labiletoxinLT)和热稳定肠毒素(heatstabletoxinST)。LT对热敏感,65℃加热30min既被灭活。LT全毒素分…  相似文献   
129.
<正>中医认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脾健运则饮食物精微物质消化旺盛,脾不健运,则消化、吸收、运输等功能失常。近几年来对脾实质的研究来看,认为脾概括了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大部分功能。现代医学认为胰腺是兼有内外分泌功能的腺体。  相似文献   
130.
仔猪水肿病是由产志贺样毒素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发于断乳后10日龄仔猪的传染病.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感染后的致死率高达80%~100%,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