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种干旱指标在柳州的应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找到一种较适合柳州当地的干旱指标,以便更好地开展柳州干旱的研究工作,基于逐日降水资料和实际旱情资料,分别运用EDP指数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对柳州1961—2014 年各季节的干旱年份进行划分,并与实际旱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柳州的干旱频数和季节连旱频数均比用EDP指数划分结果偏多,但二者存在50%的重合率;(2)柳州各季节的EDP指数和降水量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其时间和空间变化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用二者分析柳州的干旱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3)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的干旱年份比EDP指数划分的干旱年份与实际旱情发生重合率更高,相关性更好,相比较而言,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析柳州的干旱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2.
以黄蝉属的软枝黄蝉(Allamanda cathartica)、黄蝉(A.schottii)为试材,采用IBA 50 mg/L+NAA50 mg/L、IBA 100 mg/L+NAA 100 mg/L、IBA 150 mg/L+NAA 150 mg/L 3种生长调节剂浓度和0.3~0.4、0.4~0.5、0.5~0.6 cm 3种插穗直径的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插穗直径和生长调节剂浓度处理组合对软枝黄蝉和黄蝉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软枝黄蝉扦插成活率有显著影响,而且对软枝黄蝉的其他指标和黄蝉的所有指标也有极显著影响;插穗直径对软枝黄蝉和黄蝉的扦插成活率、生根率、生根数、根长均有极显著影响;软枝黄蝉和黄蝉最适宜于扦插的组合为生长调节剂IBA 100 mg/L+NAA100 mg/L+插穗直径0.5~0.6 cm。  相似文献   
73.
华南地区5种园林树木修剪截口愈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华南地区园林树木修剪截口在修剪2年内的愈合进程,探究修剪截口愈合特性,为园林树木修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年12月对5种园林树木3种规格的450个枝条进行修剪试验,修剪后每3个月跟踪测量修剪截口的愈合进程,分析树种特性、截口规格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在截口愈合反应中的表现差异。【结果】白兰Michelia alba和芒果Mangifera indica截口愈合速度较快,修剪2年后愈合率分别达94.80%和92.38%,且在截口直径20~30 mm和30~40 mm的规格水平下愈合速度较快;蒲桃Syzygium jambos、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黄葛榕Ficus viren截口愈合速度较慢,修剪2年后愈合率分别为82.23%、64.95%和70.99%,且在10~20mm规格下愈合速度较快;截口愈合进程总体表现为第1年由修剪初始到3月增长缓慢,3—6月增长加速,6—9月增长最快,9—12月增长减缓,与树木年生长物候相一致;第2年愈合速度减慢。【结论】修剪规格对截口愈合的影响因树种而异,截口愈合速度与树木生长速度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74.
克隆了橡胶树HbHMGS1基因上游长1 656 bp的启动子序列及其一系列5′缺失片段,并利用PlantCARE启动子预测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以GUS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植物缺失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烟草和拟南芥,并对GUS蛋白的表达活性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能够在烟草叶片和T2代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幼苗时期及成熟期不同组织器官中驱动下游GUS基因的表达,且叶片染色呈现明显的蓝色。将包含有HbHMGS1启动子的转基因拟南芥苗进行光周期处理发现,GUS蛋白活性在光照96 h处理时瞬间增大到处理72 h时的3.2倍,黑暗条件下处理72,96 h后叶片GUS活性也显著增加,分别是处理48 h时GUS活性的1.38和2.13倍。通过定量检测HbHMGS1启动子及其各缺失启动子响应热击及干旱处理的GUS蛋白活性发现,-699到起始密码子-1处的699 bp序列可能是主要的热击响应区域;干旱响应区域则主要位于-213到起始密码子-1处的213 bp序列中。结果表明,HbHMGS1启动子在调控HbHMGS1基因响应光照、热击及干旱诱导表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为探究25种中草药及其联合用药配伍对水产养殖中常见5种细菌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纸片法)测定了夏枯草、石榴皮、黄连、白头翁、乌梅等25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的抑制作用,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菌效果较强的4种中草药对5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这5种致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种中草药对这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乌梅、石榴皮、黄连、白头翁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达10~30 mm,MIC62.5 mg/mL,MBC125 mg/mL,其中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MIC均为15.63 mg/mL,对副溶血弧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黄连,MIC为15.63 mg/mL,对蜡样芽孢杆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MIC为7.81 mg/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对蜡样芽孢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白头翁、石榴皮+白头翁,对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白头翁,对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研究表明,针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5种致病菌,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为最佳抑菌中药配伍组合,中草药配伍效果好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76.
从进境的美国高粱种子中分离到一株疑似产黄色镰孢菌(Fusarium thapsinum)的菌株A009。该菌株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均与产黄色镰孢菌一致。基于双基因位点(ITS、EF-1α)进行最大似然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A009与Fusarium thapsinum(Gibberella thapsina)聚集在一个分支上,最大相似度为100%。致病性测试表明,菌株A009接种高粱幼苗叶片,4 d后在接种部位出现萎蔫症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进境美国高粱种子中的菌株A009鉴定为产黄色镰孢菌。  相似文献   
77.
通过研究沟垄集雨栽培技术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合山东烟区蓄水保墒的栽培模式。选用当地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7和中烟100,通过一年两点大田试验,研究了沟垄集雨栽培对烟田土壤水分含量、烟株农艺性状、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氮素含量、氮素积累量及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沟垄集雨栽培提高了烟田2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了云烟87现蕾期的叶长、叶宽及现蕾和平顶期的单叶面积,使平顶期的光合速率增加了28.5%,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片中的氮素含量以及氮素积累量,降低了总糖、还原糖含量,提高了总氮和钾含量。沟垄集雨栽培显著提高了中烟100现蕾期的叶长和叶面积,并使平顶期的光合速率增加了14.8%,显著提高了双龙村旺长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总植物碱含量较常规栽培降低了12.7%,其他化学成分变化较小。沟垄集雨栽培技术通过对雨水的利用,调节了土壤的水分状况,促进了烤烟的生长发育,改善了两个品种的香气量、余味和杂气,最终提高了烟叶的感官评价质量。沟垄集雨种植是适宜山东丘陵山地烟区的优质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8.
王艺  徐巍 《吉林蔬菜》2008,(2):80-81
1大白菜在我国的地位大白菜原产于我国,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蔬菜之一。我国大白菜的特点是种质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产量高,耐贮运,供应期长,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样,种植简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鸭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因子,本试验在大体剖检检有心肌和肝脏出血,胸腔有少量积液,关节剖开后有少量积液的病鸭肝脏和出血部位中,用血平板培养分离病原菌。经纯化和革兰氏染色后,分离菌在显微镜下呈长、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生物化学反应表明分离菌具有明显的运动特性,M-R试验、V-P试验结果呈阳性,与特异变形杆菌的生物化学特征一致;分离菌16srDNA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菌属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多种药物有耐药性,耐药率达75%;PCR检测ureC、ucaA、zapA、atfA、mrpA、pmfA、atfC毒力基因,除ucaA外其他6种毒力基因均被检出。以上结果表明,奇异变形杆菌是引起雏鸭发病的重要病原体,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自走式多行烟田喷药机的研制与应用,通过该喷药机的应用,有效减轻了烟农喷药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省了用工成本,同时提升了喷药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