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为明确吡蚜酮、吡虫啉、螺虫乙酯和溴氰虫酰胺4种内吸性杀虫剂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生理生化响应。以‘粉印三号’为供试植株,测定4种杀虫剂不同浓度处理8片真叶期植株15 d后植株株高、茎粗、主根长、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叶绿素、3种抗氧化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游离脯氨酸9项指标。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番茄幼苗在吡蚜酮低剂量处理下SOD活性增加,在浓度为9.38、18.75和150 mg·L~(-1)时POD活性均下降,在浓度为37.5mg·L~(-1)和75 mg·L~(-1)时POD活性均增高。当处理浓度为37.5 mg·L~(-1)时番茄的株高、茎粗及主根长都达到最大值。吡虫啉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无太大影响,随着浓度增加根系活力增加;番茄幼苗在浓度为35 mg·L~(-1)时,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番茄幼苗在螺虫乙酯浓度为24.9、224mg·L~(-1)时,SOD活性均增加,其余浓度处理下SOD活性均降低;低浓度时增加POD活性;对CAT活性无影响;浓度为224 mg·L~(-1)时,番茄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和SOD活性最高。溴氰虫酰胺对番茄幼苗的SOD、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无影响;浓度为47.5 mg·L~(-1)时,株高和茎粗均达到最大值。综上,37.5 mg·L~(-1)吡蚜酮、35 mg·L~(-1)吡虫啉、224 mg·L~(-1)螺虫乙酯和47.5 mg·L~(-1)溴氰虫酰胺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2.
红色月季花瓣平面干燥保色技术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洪波  刘香环  张敩方 《园艺学报》2002,29(6):561-565
  以红色切花月季品种‘萨蔓莎’花瓣为试材, 通过分析花瓣在干燥过程中花色变化的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 制定了7 种花色保色剂, 并按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分别对花瓣进行处理, 得到9 种与鲜花颜色相近的干燥花瓣。经过6 个月的自然日光照射试验, 筛选出最佳保色剂及其处理方法。保色前后的花瓣色素分析结果表明, 花瓣内主要色素为花青素( 3、5、7- 三羟基- 二苯基苯吡喃) 和八氢番茄红素, 其中的花青素与保色剂中的镁盐作用生成花色甙及其甙元等较稳定的红色物质, 使红色月季花瓣在干燥后保持鲜花颜色并长久不褪色。  相似文献   
163.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种群是否对中国果蔬生产构成威胁,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比较分析草地贪夜蛾3~5龄幼虫对玉米、甘薯、番茄和冬枣叶片的取食选择性。用甘薯和番茄叶片将初孵幼虫驯化饲喂至3~5龄后,检测其对初始驯化食物及其他3种食物的选择性,同时研究比较草地贪夜蛾对植物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各龄期幼虫的取食选择总体表现为玉米(43.23%~61.82%)>甘薯(20.37%~25.62%)>番茄(10.91%~24.3%)>冬枣(5.45%~9.26%)。经过甘薯和番茄叶片取食驯化后的5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的选择性已高于嗜食寄主玉米。3、4龄幼虫仍然对玉米叶片有较高的选择倾向,但较未驯化的幼虫,对初始驯化食物的选择率均大幅度提升,甘薯提升16.42~24.11个百分点,番茄提升18.07~20.89个百分点。不同部位的取食选择结果表明,低龄幼虫喜欢取食玉米新叶和玉米须,老熟幼虫喜欢取食老叶和雄穗;低龄幼虫喜欢取食植物茎秆,老熟幼虫喜欢取食植物叶片。研究表明,虽然草地贪夜蛾幼虫对甘薯、番茄和冬枣的取食选择性低于玉米...  相似文献   
164.
应用美国EMI公司的SMS(surface-water modeling system)软件计算长江口海域四季的潮流场,并应用溢油全动力轨迹模式、溢油扩展扩散模式和溢油蒸发溶解模式等来模拟四季在南槽航道发生250 t溢油事故后油团的漂移轨迹,扩展范围以及油团中心浓度分布变化.结合美国农药办公室(OPP)提出的生态风险的表征方法即商值法进行风险区划.最后得出结论:发生溢油事故对鱼类春夏季出现不可接受的风险区域,对虾类影响很大,四季均出现大面积不可接受的风险区域,对贝类大部分为可缓和的风险区域.夏季发生溢油事故油团将影响到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中华鲟保护区和江苏省的滩涂围垦区.夏季溢油危害最严重,其次为春季,春季溢油同样将影响到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和中华鲟保护区.冬季发生溢油事故要注意控制油团影响范围,秋季发生溢油事故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5.
“强的医保活水器”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准字号的高科技水处理器,只需将其放入普通水中,短时间内即可提高水的能量和活性。增强水的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溶氧能力、降低氯仿含量,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强的活性水是目前接近完美标准的饮用水之一。“强的医保活水器”凭借其高科技含量与卓越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6.
百合花卉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百合属世界名花,除观赏价值外,还具食用、药用等多种价值。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可知。目前国内外有关百合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分类学、繁殖及栽培生物学、细胞学、育种学等方面,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在珍稀濒危种保护、新品种繁育、种球复壮等方面尚需深入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7.
宁夏枸杞蚜虫抗药性测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宁夏4个地区枸杞蚜虫对氰戊菊酯、溴氰酯、氯氰菊酯、氧乐果、久效磷、呋喃丹、灭多威8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对拟除虫菊酯药剂的抗性以惠农为最高,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RR值分别超过888.1、147.9和4913.1,达高或极高水平抗性;中宁、芦花台、平吉堡种群处中低水平抗性;对氧乐果产生了3.5~21.8倍的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呋喃丹、灭多  相似文献   
168.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毒性及致毒机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9.
冬季土壤温度是制约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越冬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土壤低温对南方根结线虫越冬的影响,有助于对制约南方根结线虫越冬的其他环境因子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探明南方根结线虫致死低温和时间;在田间条件下,通过自动温度记录仪,从2012-2014年的每年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对陕西省延安、大荔、杨凌和丹凤4个生态区样地露地、拱棚、温室3种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温度进行数据采集,并在次年春季调查各样地的蔬菜发病率及根结指数,阐明不同纬度的生态区及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温度对南方根结线虫越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南方根结线虫在-1℃下持续32d以上时无法越冬。(2)陕西省1月土壤平均温度与根结指数线性相关,土壤平均温度在6℃以下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发生可起到抑制作用。(3)在延安地区南方根结线虫仅能通过温室条件下越冬,在杨凌、大荔和丹凤地区,南方根结线虫可在3种种植模式下越冬。因此,在陕西省延安以北地区,冬季通过土壤低温处理方法对南方根结线虫进行物理防治,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0.
蔬菜根结线虫是陕西设施蔬菜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其防治方法呈现多样化发展,概述了蔬菜根结线虫防治的物理措施、农业措施、化学措施及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生产中优先选择防效高、对环境污染小的太阳能消毒、栽培抗病品种、轮作等生态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