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5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从女贞果实中提取色素,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测定其光谱;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女贞果实色素的稳定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女贞果实色素在20℃,pH值2,氧化剂浓度为0.01%的情况下稳定性好;同时表明pH值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小;温度达到80℃时该色素受到破坏,氧化剂(H2O2)的浓度很低时(0.01%),色素就会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竹县农村散养畜禽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提出了畜禽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方案和驱虫试验。  相似文献   
13.
14.
锰对盐藻生长与物质积累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金耀  杨晓玲 《水产科学》2008,27(3):148-150
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锰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盐藻细胞的生长与物质积累。培养基中锰质量浓度为4.0 mg/L时,盐藻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与β-胡萝卜素积累最多。当培养液中锰质量浓度较高(8.0 mg/L)或较低(2.0 mg/L)时,单个盐藻细胞中的蛋白质与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但此时,因培养液中细胞密度较低,盐藻细胞积累的物质总量仍然较少。在锰质量浓度较高或较低的逆境条件下,盐藻可能通过适应性反应形成了逆境蛋白质与胡萝卜素等。  相似文献   
15.
猪腹泻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尤其是仔猪的发病率更高,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仔猪生长速度快,需要的营养相对较多,而且仔猪胃肠道的各种消化酶均比成年猪少,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所以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肠炎和腹泻,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仔猪腹泻病应在加强饲料管理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琴叶风吹楠生物学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6年时间对琴叶风吹楠生物学特征和对雄花序和雌花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雄花序和雌花序的外部特征在花蕾期就表现出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花序结构、花蕾颜色、花蕾形态以及花(序)梗颜色等几个方面。文中对雌、雄花序的特征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杏树花期抗寒性及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室温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别用浓度为0、2、10、20、40、80 m g.L-1的水杨酸溶液处理张公园杏初开花朵,放入0℃恒温培养箱4 h,取出后测定花朵的外渗电导率值、呼吸强度、雌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丙二配醛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杨酸可有效抑制由低温引起的细胞电解质外渗,提高呼吸速率,提高雌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积累。还在田间条件下,以7年生3个品种的杏树为试材,于初花期分别用浓度为0、2、10、20、40 m g.L-1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喷施,结果发现:浓度为10 m g.L-1的水杨酸能够极显著地提高骆驼黄、华县接杏品种的坐果率,但其对张公园品种的影响却并未达到显著水平。认为在杏树初花期喷施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可以起到预防低温伤害及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方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矿区生态建设为例 ,探讨了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原则、生态建设的内容及对策、措施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于羊皮肤细颈囊尾蚴病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进行了介绍。对于该病的诊断,可从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两方面来进行。羊皮肤细颈囊尾蚴病重在预防,在养羊生产中应该加强管理,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近50 a地面0 cm温度及年气温、蒸发、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系数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近50 a地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势及极值变化等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了影响地面温度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受天气系统、地形地貌以及海拔高度等影响,河西走廊东部地面温度低海拔平原区大于高海拔山区。各地年、年代地面温度呈很显著上升趋势,年地面温度的时间序列存在着6~9 a的准周期变化;月地面温度变化比较一致;各地各季节地面温度也呈上升趋势,春、夏季上升率大于秋、冬季;各地年极端最高和最低地面温度也均呈上升趋势,极端最低地面温度的上升率大于极端最高地面温度的上升率,因此冬季增温对年地面温度升高贡献大于夏季。河西走廊东部地面温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其次是降水、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最高气温的影响较弱,蒸发的影响最弱。地面温度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相对湿度以及平均风速呈负相关,与蒸发无相关性。影响各地地面温度的主要因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