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运用3种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淡竹竹壁厚度与胸径和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指出:淡竹竹壁厚度与胸径和高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21 0.1723x_1-0.0116x_2,复相关系数达0.9017;胸径和高度的2个生长因子中,竹壁厚度与胸径密切相关,偏相关系数0.7507,而与高度相关性不明显,偏相关系数仅为-0.1438。  相似文献   
52.
为探索新的植物β-胡萝卜素,采用纸层析法对分属52科的179种亚热带植物鲜叶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含量低于20.0mg/kg的植物有69种,介于20.0~50.0mg/kg的植物有88种,高于50mg/kg的植物22种;在52科植物中,竹亚科和壳斗科植物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板栗,为67.75mg/kg,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3.
通过炼山、疏枝、保枝3种不同的清山方式对培育的杉木的生长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疏枝与保枝处理的杉木生长效益明显强于炼山处理,为最佳的造林清山方式.  相似文献   
54.
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呼吸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CID-301PS光合测定仪,对20年生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的CO2排放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杉木林地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其季节变化规律为:从1~7月份随温度呈上升的趋势,在7月达年呼吸速率(CO2)的最大值,为1.466μmol/(m2.s),8~12月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并且季节变化明显;日变化规律呈现出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6:00~18:00。分析了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指出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进入土壤呼吸室的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空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呼吸。同时得出杉木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cm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建立了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计算出杉木林地土壤的年呼吸量(CO2)为10.517t/(hm2.a)。  相似文献   
55.
干旱胁迫对构树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盆栽当年生构树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下及复水之后构树叶片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其酶促抗氧化保护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构树幼苗能够适应低度的干旱胁迫,长期的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会对构树造成一定的伤害,但复水之后伤害会明显恢复.SOD和POD是构树幼苗抗干旱的重要抗氧化酶,它能够通过自身诱导抗氧化酶系统以提高适应能力而忍受逆境,但构树幼苗的CAT酶在抗干旱胁迫上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6.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近自然林是实现我国人工林经营由数量上的扩张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1]-[6]。本文结合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林更新实践的经验教训,认为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造林成活率得不到保障,是影响当前社会营造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积极性的根本原因。 介绍人工林炼山更新、不炼山更新及近自然林业、近自然恢复、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研究结果,在借鉴婺源县天然阔叶林天然更新、刨花楠天然更新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的更新方法,并以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栽植刨花楠近自然恢复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例,分析指出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人工纯林向乡土珍贵阔叶树近自然林的转变,提供了简易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
以信江流域中游弋阳县龟峰段为研究背景,以G IS和地统计学为技术手段,研究了小流域尺度下退化红壤生态脆弱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该区的植被分布状况,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依据土壤养分含量为退化等级划分指标,显示龟峰段强烈至剧烈退化等级的区域面积极大,因此该区域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龟峰段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表明:龟峰段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强烈地受到人类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22个固定样地土壤跟踪调查及对79个针阔混交林的典型样地资料分析表明,随着林分年龄的延长,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等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营养成份则各因素表现各异,其中有机质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提高;全氮、水解性氮在幼龄林阶段有所提高,中龄阶段则下降,成熟阶段又提高;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则在成过熟林时有下降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性氮等主要土壤化学性能指标与针阔混交林中树种比例有密切关系,土壤有机质以针叶树占乔木总数的40%~60%时最高,平均林地土壤有机质达到36.691 7 g/kg,全氮、水解性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则以针叶树种占20%~40%时最高,分别为1.461 2 g/kg、158.992 6 mg/kg、0.363 4 g/kg、2.745 1 mg/kg。  相似文献   
59.
晾晒对毛红椿苗木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毛红椿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时根系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栽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毛红椿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红椿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所以在毛红椿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毛竹林平衡施肥持续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旨在分析平衡施肥技术及持续效应与毛竹林构成因子的关系 ,尤其注重钾肥施肥量对毛竹生长的持续效应影响。对平衡施肥毛竹进行为期 6年的观测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 :平衡施肥有较好的持续效应 ,毛竹林施入的肥料在当年对毛竹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 2年后仍对毛竹生长产生影响。NPK处理的平衡施肥配方持续效应较理想 ,即在N、P两种养分同水平的条件下 ,钾肥的施量要适宜 ,每公顷施氧化钾 90kg的K1配方对笋日生长量、出笋率、毛竹胸径增粗的效果最佳。同时 ,K1配方的持续效应也是最好的 ,2 0 0 2年立竹胸径比 1997年试验前立竹胸径增加 0 .7cm ,其增长率比对照高 79.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