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6篇
  21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该文介绍一座35kV变电站正常运行时,断开的进线隔离开关连续两次遭受雷击,经分析原因为雷击输电线路后,雷电进行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在隔离开关断口处经反射叠加后形成较强的雷电过电压,造成隔离开关对地绝缘和断口间绝缘击穿。在断开运行的隔离开关线路侧安装避雷器,在输电线路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均为防止雷电进行波侵入变电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72.
273.
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2007年救护两只鸵鸟,经过一年多的饲养,已适应了中心的饲养环境.这两只鸵鸟身高近1.50米,个体体重达40~50 kg,今年7月8日,因食腐烂青菜,而发生急性中毒,经过七天治疗,全部治愈.现将发病、治疗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4.
杨潭  王应彪  李玮 《农机化研究》2023,(2):44-49+55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种子定向成功率,设计了一种玉米种子尖端定向滑移装置,并对其定向原理进行了分析。装置主要由滑移间距控制机构和尖端定向机构两部分组成,且由于尖端定向机构是装置的关键部件,因而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以旋转种槽长度l、种槽与水平面倾角θ、种子进入旋转种槽到种槽旋转的时间T为因素,以旋转种槽转过180°后玉米种子到旋转种槽轴心间的距离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仿真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旋转种槽长度50mm,种槽与水平面倾角25°,种子进入旋转种槽到种槽旋转的时间0.02s。此条件下,玉米种子尖端定向效果最佳。研究可为提高玉米种子尖端定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5.
长期施肥砂姜黑土微生物学特征差异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作为安徽省主要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砂姜黑土不良属性严重制约旱地粮食作物稳产增产,因此本研究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砂姜黑土微生物特征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为改善砂姜黑土生态功能、提高地力可持续性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杨柳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1年),研究5种施肥模式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M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HMNPK)砂姜黑土耕层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等微生物学性状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微生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M、MNPK和HMNPK)可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15.68~22.80倍),尤其是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二者分别于M、MNPK处理达最高值(30.50×10~5cfu/g和15.50×10~4 cfu/g);长期单施有机肥对土壤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单施化肥有利于土壤真菌数量的增加。施用有机肥(M、MNPK和HMNPK)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其中MNPK处理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幅最高,达119.74%但与M、HMNPK处理差异不明显,微生物量氮含量增幅达88.46%,显著高于M、HMNPK处理;长期单施化肥仅对微生物量碳含量有提增作用(38.87%)对微生物量氮作用不明显,其对微生物量碳的提增作用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长期单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转化酶活性,抑制磷酸酶活性,长期单施化肥的作用则相反。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9个生物指标降维提取出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以细菌、放线菌、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脲酶和转化酶为主要影响因子,第二主成分以为真菌、酸性和中性磷酸酶为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代表了与碳、氮和磷循环密切相关微生物影响因子。通过综合得分把不同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微生物生态划分为3个等级,一等包括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与高氮),二等包括长期单施有机肥,三等为长期单施化肥与不施肥。【结论】通过综合评价可得砂姜黑土的微生物生态状况在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条件下最佳单施有机肥次之而长期单施化肥与不施肥的较差。  相似文献   
276.
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玮  张佳宝  张丛志  信秀丽 《土壤》2013,45(2):214-21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对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日变化影响显著,秸秆行间掩埋推迟了日光合速率的高峰值,施肥大幅度增加了小麦的日光合速率;秸秆覆盖(SFR)和秸秆行间掩埋(ISFR)抑制了冬小麦生育前期的光合速率,而秸秆行间掩埋增加了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小麦整个生育期ISFR处理的光合速率变化幅度最大,峰值最高.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冬小麦叶片的SPAD值及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短期的秸秆还田有降低产量的趋势;施肥可明显提高冬小麦生育后期叶片的光合特性、SPAD值及产量(P<0.05).  相似文献   
277.
[目的]探究2种除草剂对马铃薯土壤微生物生态多样性变化的影响。[方法]结合田间取样调查及室内试验培养方法研究了百草枯和草甘膦2种除草剂对马铃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群数量、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2种除草剂对马铃薯地0~10 cm和10~15 cm深度的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影响不大;2种除草剂处理40 d时,放线菌增长被抑制,其数量呈下降趋势,但60 d后放线菌数量逐渐上升呈恢复趋势。[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百草枯和草甘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8.
<正>1第1次夏季修剪主要是抹芽,叶簇期进行。抹芽可抹双芽,留单芽,抹除剪锯口附近或幼树近主干上发出的无用枝芽。2第2次夏季修剪在新梢迅速生长期进行。此次非常重要。修剪内容是调整主、侧枝生长势,控制过旺生长。根据需要进行短截,促发二次和三次枝,形成较中庸的中短果枝。主、侧枝延长枝的修剪,对生长旺的主、侧枝,可以剪主梢留副梢,缓和生长。背上竞争枝和旺枝修  相似文献   
279.
为了更好地防治春油菜田野燕麦杂草,在青海省农牧交错区对120 g/L烯草酮EC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的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20 g/L烯草酮EC不同制剂量于野燕麦4~7叶期(春油菜4~6叶期)兑水300L/hm2茎叶喷雾,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达到74.66%~87.93%,各处理区油菜生长正常。120 g/L烯草酮EC安全性好、防效高、持效期长,可在青海高原农牧交错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80.
从了哥王根茎石油醚提取部位初步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Ⅰ)、豆甾烷-3,6-二醇(Ⅱ)、β-谷甾醇醋酸酯(Ⅲ)和β-谷甾醇油酸酯(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