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7篇
  25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链条式烟田地膜回收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烟草产量,但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烟草地膜回收问题亟待解决。为此,针对残膜白色污染问题,采用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设计了链条式烟田苗期地膜回收机。详细介绍了收膜机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工作部件挑膜、起膜、送膜和卸膜的设计原理。试验表明,传动比和挑膜弹齿倾斜角度是影响挑膜、输送卸膜效果的重要因素,为烟田苗期地膜回收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为实现桑园内氮、磷、钾和有机肥按需均衡施肥,保障桑叶产量、质量,减小肥料不合理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设计了一种能够变比配肥和定向撒肥的桑园自走式变比配肥定向撒肥机。根据桑园农艺要求设计的整机长为1450mm、宽为655mm、高为1141mm,并对履带行走系统、变比配肥掺混机构进行设计。通过离散元法对变比配肥掺混过程和撒肥盘撒肥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槽轮转速在20~80r/min范围内,配肥偏离度标准差低于0.4,掺混均匀性较好;抛撒肥料时,曲线形叶片撒肥盘肥料分布呈对称形状,撒肥效果较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定向撒肥板长度为450mm、高度为80mm、折弯角为100°。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因素对撒肥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撒肥盘转速、碰撞掺混腔收料口与撒肥盘中心距离、整机作业速度,并确定较优工作参数:撒肥盘转速为290.1r/min、碰撞掺混腔收料口与撒肥盘中心距离为88.2mm、整机作业速度范围为0.5~0.7m/s。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桑园自走式变比配肥定向撒肥机工作时撒肥分布变异系数低于40%,试验表明自走式桑园变比配肥定向撒肥一体机田间工作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3.
方格蔟自动采茧机对纸板方格蔟进行采茧时,电磁采摘器需遍历整个方格蔟,由于方格蔟中存在较多的未营茧空格,还有部分黄斑茧等下茧,造成方格蔟采茧机遍历无效路径长、采茧效率低.为了提高方格蔟采茧机的采茧速度和采茧效率,实现采茧机的选择性高效采茧,对基于最大最小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更新方式和状态转移概率函数进行改进并应用于方格蔟采茧机采茧路径优化,使采茧路径和时间更短.试验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营茧率的方格蔟,采用改进的最大最小蚁群算法较最大最小蚁群算法的采茧效率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当营茧率在75%~90%时,采茧路径节约率为3.8%~4.1%,时间节省率为10.0%~12.8%.  相似文献   
74.
空载状态下往复式棉秆切割器动力学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为了能够迅速、可靠地确定空载状态下往复式棉秆切割器的切割阻力和功耗等数据从而优化其设计,选择一种以偏置式曲柄连杆机构驱动的往复式棉秆切割器作为仿真与试验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进行了虚拟样机设计,利用ADAMS对空载状态下往复式棉秆切割器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依据仿真数据应用响应面方法对切割峰值阻力与机架所受振动力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了割刀平均切割速度为0.8m/s、配重块质量为1.5kg、安装位置滞后于曲柄位置170°时切割峰值阻力与机架所受振动力最小,分别为450和380N。利用研制的往复式棉秆切割试验台,对空载状态下的切割阻力随着割刀平均切割速度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仿真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切割峰值阻力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相对误差为7%,机架所受振动力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相对误差为7.7%,仿真数据可靠,能替代试验数据作为参考依据,为低功耗棉秆切割收获装备的研发提供了一种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5.
该文为了得到生产微酸性电生功能水最好的操作条件,采用4因素Central-Composite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生产条件(电压、盐酸溶液的流量、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和原水的流量)对微酸性电生功能水的有效氯浓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压、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和原水流量对有效氯浓度影响极显著(p<0.01);盐酸溶液的流量、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和原水流量对微酸性电生功能水的pH值影响极显著(p<0.01);盐酸溶液的流量、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和原水流量对微酸性电生功能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影响极显著(p<0.01)。这些差异通过线性和二次性模型来描述。有效氯浓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的决定系数都大于0.95。生产微酸性电生功能水最佳的工作参数是电压4.4V、盐酸溶液的流量1.04L/h、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2.8%、原水的流量210L/h。生产的微酸性电生功能水的指标为有效氯浓度(32±2)mg/L、pH值6.40±0.1、氧化还原电位(920±10)mV和电导率(1130±30)μS/cm。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得到生产微酸性电生功能水的最优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76.
电场处理与介电分选对棉种发芽率和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电场处理和介电分选对包衣棉种发芽率与幼苗质量的影响,该文利用芒刺电极在-16 kV(DC)下对棉种进行不同时间的高压电场处理,结果显示,处理40 s后棉种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显著提高;并利用介电分选机在不同的分选电压下对棉种进行介电分选,结果发现,当分选滚筒转速为20 r/min、分选电压为-6 kV(DC)时,分选获得的I级棉种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显著提高。在上述最优条件下,先利用芒刺电极对棉种进行电场处理,再利用介电分选机对电场处理后的棉种进行介电分选,结果表明:棉种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显著高于未处理试样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并且也高于单独电场处理或介电分选时的发芽率和幼苗质量。这为开发新型种子处理与分选设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水果分选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水果分选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介绍了各种水果分选机的分选原理、研究现状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水果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同时,针对水果品质的各个检测指标,介绍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分析了当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检测速度和精度的问题,并提出了水果分选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8.
不同加热条件对豆浆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水浴锅和通电加热装置对豆浆加热过程中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水浴锅中加热时豆浆的电导率不受加热速率的影响,电导率随固形物含量和温度变化的拟合关系式能够较好地预测豆浆在加热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规律。用50Hz交流电对豆浆进行通电加热时,在等电压正弦波电源条件下,电导率不受电场强度的影响,并且利用通电加热测得的电导率与水浴锅加热时利用电导率计测得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但当用固态继电器控制加热速率时,豆浆的电导率还受加热速率的影响,其原因是电源的波形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9.
水果机器视觉分选机滚子式输送翻转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滚子式水果自动分选机输送翻转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该机构能输送大小相差近一倍的水果,并使所有水果都以近似相同的角速度均匀翻转.求解了滚子的滚身母线方程,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必须满足的条件,并给出了相应设计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实际图像采集结果表明,在摄像机连续采集两幅图像的时间间隔内,大小相差近一倍的苹果在该机构上转过的角度近似相等.  相似文献   
80.
加热方式对猪里脊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浸泡式通电加热装置在0.07mol/L的NaCl溶液中和不同的电场强度下对猪里脊肉进行了加热处理。利用TA-XT2型质构仪对处理后试样的剪切和压缩特性等质构参数进行了测量,对其进行了感官评价,并与水浴加热处理试样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平均加热速率下,通电加热处理试样的剪切力、蒸煮损失率和嫩度等参数与水浴加热处理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利用浸泡式通电加热装置在220V、50Hz的电源(电场强度为20V/cm)对直径为30mm、质量为(70±2)g的试样(猪里脊肉)进行加热比100℃恒温水浴加热的速率快,并且试样的剪切力显著降低;尽管通电加热法对试样的硬度和弹性没有显著影响,但试样的粘聚性和咀嚼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提高了试样的嫩度,改善了试样的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