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选取1963年-2012年我国西南地区102个站点的日降水资料,计算了各站点50年降水集中指数(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PCI),分析了西南地区PCI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的PCI大值分布在西南-东北一线,逐渐向西北、东南递减,川东北和四川盆地降水集中最明显;西南地区西北部的PCI值50年内呈下降趋势,东部和南部呈上升趋势,西南地区PCI大值区的范围在扩大,川东北降水集中趋势最明显;西南地区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在降水集中度增大的同时,旱涝灾害风险也增大,这一变化特征自本世纪以来尤为突出;PCI和PCI距平的空间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西南地区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本世纪初的PCI距平总体呈正-负-正-负的变化.典型站点巴中年降水量和PCI均增大,与近年来洪涝灾害多发相吻合.  相似文献   
32.
植物衰老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植物衰老是植物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是在器官水平上还是在个体水平上,衰老都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被调控的过程。近年来,已发现大批衰老相关基因以及突变体,初步阐明了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而在个体水平,G2豌豆以其在短日条件下无限生长的独特发育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材料。PPFl(Pisum sativum post—floral genel)是首次在短日条件下G2豌豆中分离出来的与衰老相关的基因,过表达PPFl基因可以显著延迟转基因拟南芥的开花时间。最新的研究表明,它可能编码一个定位于叶绿体膜上的钙离子泵,通过调节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PPFl还可能通过调控LFY(LEAFY)等一系列开花途径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影响植株的整体衰老进程。关于植物衰老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大意义,并且在分子育种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3.
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苏维词  杨华  李晴  郭跃  陈祖权 《土壤通报》2006,37(3):447-451
土地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山区一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了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的现状分布:土地石漠化面积约10.51万km2,占喀斯特山区总面积的20%,并集中出现在贵州和广西;分析了土地石漠化的危害:导致可耕地面积减少、加剧人畜饮水困难、旱涝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加;着重以贵州为例,从岩性、地表结构、特殊的土体剖面、钙性环境、降水和超载的人口压力及落后的生产方式等八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机理,并指出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因素为土地石漠化形成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土地石漠化形成的诱因和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南喀斯特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地质环境本底调查、制定土地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建立高标准的土地石漠化治理种苗基地、优化石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就业结构、加强土地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大土地石漠化治理试验示范力度等八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对新形势下农业类院校遗传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分析,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教学的改革几方面,对农科类院校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棉花上的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了氨基酸肥水溶肥料在棉花上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氨基酸水溶肥料可增加果枝数、果节数及优质桃比例,增产增效显著,产出投入比可达1.98。  相似文献   
36.
根据滨海县土肥站"3414"试验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滨海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期、播种量、肥料运筹等内容,着重介绍了肥料运筹和病虫害防治,为实现滨海县小麦的节本、增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对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正面教育为主、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等原则,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8.
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教研室收集的47份辣椒种质为材料,对其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性上,果实横径、果肉厚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果数与单果质量相互制约。品质育种上应注意对小果型品种的选择,其营养物质含量高,辣椒素含量较高。主成分分析上,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说明前7个主成分就可以基本表达原16个农艺性状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前7个主成分主要包括产量因子、株型因子、营养品质因子、单株果数因子和熟性因子,大致代表了供试辣椒品种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39.
吉林省主栽番茄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吉林省主栽番茄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把数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33个番茄品种的分类,并对15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Q型聚类分析的抗寒性应作为番茄品种分类的一级标准,果色、果型单独分别作为分类标准。等级结合线L1(D=4.40)将33个分类单位分为3个类群。R型聚类分析15个性状被分为3个类群,性状间关系不密切,但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0.
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能与大多数植物共生的土壤有益菌,其与植物共生形成的菌根体系在提高植物重金属耐性、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阐述AMF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其增强植物耐性的机制,本文综述了AMF在植物生长及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着重对其在重金属修复方面的效果进行讨论,并总结了其增强植物重金属耐性的机制(生长稀释及限制吸收作用、抗氧化机制、螯合重金属机制、吸附固持重金属机制),以期为AMF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