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6篇
  2篇
综合类   67篇
园艺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菊属系统学及菊花起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菊属植物系统进化和菊花起源研究的主要工作.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形态学、细胞学、远缘杂交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作者发现关于菊花起源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菊属植物各种间种界的划分依然是这个属内需要探讨的问题,对广泛存在的种下变异的分析还远未完成,关于菊属植物染色体倍性变化仍是一个谜团.目前基本可以肯定毛华菊为主要起源种,而关于起源方式则远未解决.根据已获得的数据,作者提出栽培菊花的形成是以菊属植物高度网状的系统进化式样为背景的.继续应用植物系统学的方法和原理展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一千古之谜的探讨.  相似文献   
62.
菊属植物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RAPD反应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文选取了菊属6种植物,对RAPD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菊属植物较为理想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积含10mmol/lTris-HCl(pH为8.3),50mmol/lKCl,2mmol/lMgCl2,0.001%gelatin,200μmol/ldNTP,50~200ng引物,0.75~1.0单位(U)TaqDNApolymerase,2~10ng基因组DNA.在20个核苷酸引物情况下,反应条件为:92℃、3min预变性;92℃、45s,50℃、1min,72℃、2min,循环40周;最后一次延伸为72℃、10min.应用上述反应体系进行扩增反应,反应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上以5V/cm电场强度电泳2~4h,获得了满意的RAPD图谱  相似文献   
63.
杜鹃花类菌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鹃花类菌根是指杜鹃花科几个属植物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菌根共生体,它可以帮助植物缓解环境的胁迫,使其在逆境下生存。为了发掘和利用菌根的潜能,满足生态建设和园艺生产的需要,杜鹃花类菌根的研究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从菌根的解剖结构、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菌根效应等方面对杜鹃花类菌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4.
LFY(LEAFY)及其同源基因是控制高等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深入研 究具有缩短林木幼龄期和改良花卉花期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了深入研究LFY 氨基酸序列变化对其功能的影响,本 研究以lfy2 和lfy5 为材料分析了这2 个突变体表型变异及突变位点的特点。表型观察表明:虽然lfy2 和lfy5 属于 不同的生态型,但是表型变异类似;lfy 突变体花期比野生型推迟14 d,茎生叶和次生枝的数目增多,花器官缺失并 且被同源异型化。序列分析发现:lfy2 的LFY 氨基酸序列中只发生了P236L 位点变异,lfy5 的LFY 氨基酸序列中 发生变异的位点为F42L、V209A 和P236L,其中F42L 和V209A 是非保守位点变异。Q-PCR 结果显示:lfy2 的花序 中TFL1 和FLC 表达上调,FT 和AP2 表达下降,AP1、AP3、AG 几乎没有表达。这些结果表明,由于LFY-C 端结构域 内236 位氨基酸发生突变引起LFY 功能缺失,导致了lfy2 和lfy5 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65.
高等植物CO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花是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时程。光周期和温度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拟南芥和水稻中,CONSTANS(CO)基因位于生物钟的输出途径,是生物钟和开花时间基因之间监测日照长度的重要元件,它可以整合光信号和生物钟信号,节律性地激活FLOWERINGLOCUST(FT)的表达,从而诱导开花。本文作者在追踪国内外对该基因的研究中发现,目前研究者已经从30余个物种中克隆到CO同源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和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CO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包含两个保守的结构域:靠近氨基端的B-box结构域即锌指结构域和靠近羧基端的CCT结构域。CO基因的表达受昼夜节律钟调控。不同物种中该基因拷贝数不同,CO基因不同拷贝之间的功能存在差异。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以及不同科、属的植物中也存在分化。国内外这些关于CO基因家族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和进化关系,并通过转基因调节植物开花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6.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北京市通州区部分公园绿地共计42个群落进行了调查,统计其树种组成,在计算各树种重要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公园绿地的生态优势度、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大光园和万春园生态优势度较高;生态公园和运河城市绿地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也较高。表明人工配置力度越大的群落其优势种地位越不明显,物种更丰富且分布均匀,更适合给人们创造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67.
切花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切花产业的发展,切花保鲜问题日益突出.切花菊保鲜主要涉及花部和叶片保鲜2个方面,国内切花菊保鲜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采前预处理和采后保鲜剂配方的研制等方面.综述了多年来切花菊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采后保鲜,已经筛选出21种较为成熟的切花菊保鲜剂,这些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发切花菊保鲜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基于AHP的中国传统盆栽菊花产业化品种筛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建立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综合评价体系,为筛选和利用适宜产业化生产的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盆栽试验对32个大花型秋菊品种的19个观赏性和适应性指标进行观测统计,应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状、抗逆性、栽培流程3个方面出发,构建传统菊花品种综合评价体系。【结果】确定了19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其中花色、苗期生长势、株高、脚芽萌发力、自然花期时间、苗期抗旱性的权重分别为0.1469、0.1206、0.0959、0.0815、0.0815、0.0679,所占比重较大;依据品种综合评价得分,将试验品种划分为优良品种、较优种、较差种、差种4个等级,其中优良品种整体性状符合选择目标,可直接进行产业化生产。【结论】筛选出7个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适于规模化生产的盆栽菊花品种,为进一步开发中国传统菊花品种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9.
两个山茶品种光合荧光参数日变化对春季低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山茶在低温下光合作用的机理及其耐寒性,在室外自然低温条件下,测定了抗寒性不同的2个山茶品种("Red Aurora"抗寒性高于"April Pink")光合和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个山茶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山茶品种Red Aurora光合午休是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而April Pink光合午休既受气孔限制方面的影响,也受非气孔限制方面的影响;2个山茶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2个山茶品种在春季低温下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光抑制,随着白天温度升高和光照时间的延长,Red Aurora光抑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April Pink基本没有恢复。2个品种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都表现出"升高-降低-升高"波动的变化趋势,Red Aurora的变化幅度大于April Pink。与抗寒性弱的April Pink相比,Red Aurora具有较强的光能利用能力和避免强光低温伤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70.
花色研究基因新资源:瓜叶菊蓝色花形成相关基因PCF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色素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研究一直是花色分子育种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F3’5’基因是蓝色花卉育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PCR—RACE技术从瓜叶菊中克隆到了F3’5’H同源基因PCFH(GenBank登录号:AY791885),为新异花色的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