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红蓼采种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种期是影响红蓼采种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播种过早,苗期营养生长时间长,开花结荚早,花期正遇高温天气,发虫率高影响产量。播种太迟,生长时间缩短,营养体尚小就开始花芽分化,产量不高;另外,开花结荚推迟,青籽率明显增高,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根据实践证明,长江流域红蓼采种适宜的播种时间在4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2.
从2000年起,长江流域秋季青花菜种植面积以每年10.8%的速度增加,特别是60~70d的中早熟品  相似文献   
143.
利用引进的4个中早熟西兰花新品种,果表明:‘N-8801’表现早熟,适于国内销售;口的好品种。与市场常规品种‘金绿70’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久绿’是适于加工出口:‘N-0215’是适于保鲜出口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不同耐寒性甘蓝品系在低温胁迫下氮代谢相关指标及色素含量间的差异,为甘蓝品系筛选和耐寒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耐寒(231、235)和2个不耐寒(161、163)甘蓝品系为材料,测定分析低温胁迫下其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和光合色素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耐寒甘蓝品系中可溶性蛋白呈增加趋势,低温胁迫3d时,耐寒甘蓝品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下同),品系231和235分别增加15.79%和12.70%,不耐寒甘蓝品系中蛋白含量趋于平稳,在常温恢复2d后(处理5d),各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降低;NO3--N含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在低温胁迫期间均呈降低趋势,胁迫5d时变化不显著(P>0.05,下同);NH4+-N含量则呈增加趋势,胁迫5d时,品系231和235幼叶的NH4+-N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而品系161和163幼叶的NH4+-N含量依然呈显著增加趋势,分别增加27.05%和20.85%.[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耐寒甘蓝品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以促进氮代谢和光合作用,从而增加其对低温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5.
耐热甘蓝暑帝系用两个自交不亲和系A15和002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早熟,叶球扁圆球形,结球紧实,叶质甜嫩,高抗病毒病,抗黑腐病,耐热性强,耐裂性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或早春栽培,单球质量2kg左右,产量可达5 000 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46.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属黄淮海平原腹地,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  相似文献   
147.
草莓储藏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草莓的几种储藏保鲜技术,比较了不同保鲜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8.
播种期对越冬甘蓝寒玉21的产量品质及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玉21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近育成的越冬甘蓝新品种,植株耐寒,抗逆性较强,高抗病毒病,抗黑腐病。植株株型较紧凑,叶色绿,叶球高扁圆,鲜绿色,结球紧,质地脆甜。2008~2009年9个播种期的试验结果,寒玉2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越冬甘蓝栽培的适宜播种时间应控制在7月30日~8月20日之间。适宜播种期的平均单球质量1.7 kg左右,整个生育期190 d左右。  相似文献   
149.
甘蓝型油菜芽黄突变体特异种质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者对油菜遗传标记性状的发现和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就已发现的遗传标记性状而言,有的不易识别难以在生产上应用,有的要到生育后期才能鉴别,有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不能稳定表达,还有的与不良农艺性状连锁,因此难以在育种工作中应用[1].  相似文献   
150.
越冬结球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冬结球甘蓝无公害生产在长江流域栽培面积很大,仅镇江地区就多达上万亩,正成为本地区冬季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越冬结球甘蓝667m2产量达到3500~4500kg,由于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销售价格基本上能够稳定在0.8~1.0元/kg以上,除去物化成本1000元,667m2经济效益达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已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等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