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4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李娟  韩东  米思  李侠  张春晖 《核农学报》2020,34(1):94-103
为研究酱卤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贡献程度,以北京地区老字号酱卤牛肉(稻香村、天福号、月盛斋、东来顺)为研究对象,探究各酱卤牛肉产品中风味物质的组成、质量浓度及整体贡献,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北京地区老字号酱卤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酱卤牛肉产品中共鉴定出7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气味活性物质(OAV ≥1)12种,分别为庚醛、壬醛、肉豆蔻醛、桉叶油醇、芳樟醇、(-)-4-萜品醇、L-α-松油醇、α-松油醇、草蒿脑、茴香脑、1-甲基萘、2-戊基呋喃,被确定为主体风味物质。因具有相对较高的OAV和特殊风味,壬醛、桉叶油醇、芳樟醇、草蒿脑、茴香脑被认定为北京地区老字号酱卤牛肉的特征风味物质,酮类、酯类和部分醇类为修饰风味物质。对12种气味活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酱卤牛肉的风味轮廓差异显著,可明确区分其整体风味情况;气味活性物质可聚为4类,其分别来源于原料肉中脂肪的氧化降解、美拉德反应,以及香辛料的添加等。本研究结果为酱卤牛肉产品的风味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不同草本植物恢复对电厂粉煤灰堆场的生态修复效果,采集堆场上生长的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白三叶(Trifolium)和蕨(Pteridium aquilinum)3种草本植物群落下0~70cm的粉煤灰介质,分析其综合理化特性和主要的土壤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3种草本植物均可有效改善堆场粉煤灰介质的水分状况,同时能改变粉煤灰的pH、EC、Eh等理化性状,进而影响堆场的适生生境。相对于对照,3种草本植物的存在可显著提高粉煤灰介质的脂磷微生物量、呼吸强度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盐转化酶活性,显著改善堆场粉煤灰介质的生物学特性。堆场垂直剖面对比分析表明,除粉煤灰的含水率和pH随深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外,其他理化指标与生物学指标都随粉煤灰堆场深度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植物对粉煤灰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并在不同植物种群之间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3.
银中杨 (Poplusalba× P.berolinensis) 是银白杨和中东杨的杂交种 ,是我国防护林研究所于 2 0世纪80年代初选育成功的杨树良种。经多年各地引种栽培实践证明 ,银中杨具有抗寒、耐干旱瘠薄、抗病虫害、生长快、树姿优美等优良特性 ,近几年推广面迅速扩大 ,深受生产单位及园林绿化部门的重视和喜爱 ,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大有发展前途的城乡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54.
牛肉解冻过程中蛋白质氧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冷冻牛肉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氧化效应,为冻肉保鲜解冻和品质劣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冷冻的草原黄牛后腿肉样分别在低温高湿变温解冻(试验组,温度2℃→6℃→2℃,相对湿度RH>90%)与空气自然解冻(对照组,控温4℃)条件下解冻,分析比较牛肉解冻过程中蛋白质氧化效应。【结果】试验组的牛肉较对照组肉色氧化程度低,外观新鲜;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程度低(羰基含量比对照组低0.75 nmol•mg-1,巯基含量比对照组高13.11 nmol•mg-1),牛肉的蒸煮损失率、解冻汁液流失率、汁液中蛋白质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SDS-PAGE电泳及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结果显示,解冻过程中蛋白质发生了交联、降解和变性,但对照组牛肉蛋白质变性较试验组严重;电镜扫描结果表明,解冻会破坏肌肉微观结构,试验组牛肉肌纤维束遭破坏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解冻过程中蛋白质氧化引起肉色褐变、蛋白质的交联降解及变性、肌纤维结构遭到破坏、持水性降低、造成汁液流失,导致品质下降。采用低温高湿变温解冻工艺可显著降低牛肉解冻过程中的蛋白质氧化和品质劣变,实现冷冻牛肉的保鲜解冻。  相似文献   
55.
甘肃省礼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做到了八个结合: 一是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把“树上山、粮下川”有机结合起来,退耕还林同治水、改土、荒山造林绿化统筹安排,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平缓地的粮食单产。 二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采取林草、林药、林菜、林果间作方式,发展林果业、畜牧业、药材、蔬菜等相关特色产业。实行圈养舍饲,发展畜牧产业。发展中药材产  相似文献   
56.
为解决现有肉干干燥设备效率低、品质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适合肉干连续化生产的中红外-热风组合(combined mid-infrared with hot air,CMIHA)干燥设备,该设备包括进料段、加热段和出料冷却段3个单元,其中每个加热段均由输送系统、加热系统、对流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红外加热波长的定向设计及辐射强度的有效控制,加大红外辐射能的利用率,提高脱水效率。同时通过对连续式CMIHA干燥设备的加热系统、对流系统、冷却系统等主要工艺参数的优化计算,研制出用于肉干连续式脱水的CMIHA干燥设备,并进行生产试验,比较分析该干燥设备与传统热风干燥设备对牛肉干脱水效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功率105 k W,加热温度70℃,热风风速1 m/s,冷却风速3 m/s,加热距离8 cm),与传统热风干燥设备相比,连续式CMIHA干燥设备能够加快牛肉干肌肉蛋白的变性,降低干燥活化能,减少脱水所需的能量,降低干燥耗时,提高生产效率,其活化能和干燥耗时分别降低了10.33%和57.14%,生产效率提高了2倍;同时,连续式CMIHA干燥设备能够减轻牛肉干表面结痂现象,减缓(P0.05)肌红蛋白的氧化,提高氧合肌红蛋白的含量,降低高铁肌红蛋白的含量,使牛肉干具有较好的"咬感"及色泽,其咀嚼性、剪切力、收缩率、红度a*值、色度C*值、色调H*值均显著优于(P0.05)热风干燥设备,赋予了牛肉干较好的感官品质,实现了肉干的高效率、高品质脱水干燥。该研究为风干肉连续式干燥设备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低温长时蒸煮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低温长时蒸煮条件对猪肉持水性、嫩度等食用品质的影响,从水分分布、肌纤维结构及胶原蛋白溶解方面揭示其潜在机理,为应用低温长时蒸煮加工猪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猪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经不同低温(55℃和60℃)长时(4、8和24 h)加热处理后,检测蒸煮损失、体积收缩率、低场核磁共振波谱、氢质子成像、色差和剪切力,分析猪肉持水性、色泽和嫩度等品质特征;通过组织切片观察猪肉肌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的变化,分析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和胶原蛋白含量及热溶解性变化。【结果】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与温度的升高,低温长时蒸煮处理对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逐渐增大,破坏肌纤维结构,增强蛋白质热变性程度,具体表现为:蒸煮损失显著增大(P<0.05),体积收缩变大,不易流动水T2弛豫时间左移(P<0.05),且含量显著减少(P<0.05)。b*值明显增大(P<0.05),肌原纤维收缩,肌内结缔组织逐渐溶解,肌纤维结构被破坏;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增大(P<0.05);胶原蛋白含量减少(P<0.05),溶解度增大。【结论】相对加热时间而言,加热温度对肉品食用品质和蛋白变性程度影响更为显著,延长加热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影响。加热温度不同,肉品的纵向收缩率变化更为显著,可能与不同温度下胶原蛋白尤其是不溶性胶原蛋白变性程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辅助短期冻藏(28 d)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为肉品新型贮藏保鲜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猪背最长肌(Longissimus thoracis et lumborum)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在-18、-12和-6℃的静电场(设备输出电压2 500 V,电流0.2 mA)和非静电场环境(对照)下冻藏0、7、14、21和28 d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色泽、贮藏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TBARS、巯基含量、冰晶形态及水分分布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贮藏期间,静电场组肉样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和TBARS值比对照显著下降(P<.05),且肉样持水力较高,色泽更鲜亮,肌肉中形成冰晶小且均匀,对肌肉微观结构破坏程度低。贮藏28 d时,静电场下-12℃冻藏肉样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及TBARS值分别为4.50 lg(CFU/g)、8.73 mg/100 g和0.1691 mg MDA?kg-1,与-18℃对照组的4.48 lg(CFU/g)、8.91 mg/100g及0.1754 mg MDA?kg-1结果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肉样间的贮藏损失、剪切力及色泽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低压静电场辅助冻藏可有效延缓猪肉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且静电场辅助-12℃冻藏28 d内的肉品品质可达到-18℃常规冻藏的效果,低压静电场下-6℃冻藏肉样品质与-12℃非静电场冻藏效果也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59.
羟自由基导致肉类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凝胶性降低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羟自由基(·OH)氧化体系中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氧化及其凝胶特性的变化,试验分析了羟自由基氧化体系中不同H2O2浓度对蛋白氧化程度及MP凝胶白度、持水力、质构特性(texture profiles analysis,TPA)与弹性模量等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H2O2浓度的增加,MP中羰基值上升,蛋白氧化程度加剧,凝胶白度、保水性、硬度、咀嚼性及弹性模量则与H2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当H2O2浓度增加至20 mmol/L时,羰基含量增加至2.82 nmol/mg蛋白(p<0.05),凝胶白度、持水性及硬度则分别下降了2.83%、14.65%及52.77%(p<0.05)。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EM)观察表明,MP氧化导致凝胶微观结构破坏,形成空隙较大且分布不均的网络;低场核磁共振分析(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结果显示,随 H2O2浓度的增加,MP 凝胶中的一部分不易流动水“态变”为自由水,凝胶持水力降低。综上所述,·OH氧化体系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会影响其凝胶形成,破坏蛋白凝胶结构,降低凝胶功能,这为肉类生产加工过程中蛋白氧化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0.
“四荒”地使用权拍卖是“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五大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根本途径,是多种所有制进入林业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但在“四荒”地拍卖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拍卖缺乏有效的计划或规划,拍卖成了私下交易,拍卖后出现哄抢事件,拍卖引发滥伐现象,拍卖后未能及时颁发林地权属证,影响了经营者的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