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以内蒙古东西部90个村镇集约化种植区水源地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评价了研究区灌溉水及地下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现状,并对种植区氮素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合理控制施肥结构和水平,保护水源地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52.
开展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酶工程的双语教学经验为例,对生物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含义、必要性、可行性,实践教学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3.
马铃薯硼素吸收分配规律及施肥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掌握马铃薯栽培的养分吸收与生理调控,以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地区马铃薯钼吸收规律及施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对照(CK)、有机肥(M)、氮磷肥(NP)、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M+NP)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向成熟期的推进,叶片中硼的含量大幅度上升,茎和块茎硼含量均缓慢下降。全生育期平均叶、茎、块茎硼含量分别为40.8,27.5,12.9 mg/kg;全株和块茎硼素吸收量动态变化可分别用一元三次方程和Logistic方程理想模拟。硼的最大吸收量出现在出苗后86 d(淀粉积累期),最快吸收速率出现在出苗后55 d左右(块茎增长初期)。有机肥、氮磷肥均可显著促进硼的吸收,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对硼的吸收有正交互效应,大幅度提高了硼的吸收量;随着生长中心由茎向块茎的转移,硼在茎叶中的分布逐渐下降,块茎中分布逐渐上升。淀粉积累期茎和叶中硼的分布为60%,块茎为40%,即块茎硼的运转率为40%。有机肥和氮磷肥配合,提高了硼的运转率。马铃薯硼的消耗系数平均0.002,生产效率平均173,每生产1 000 kg块茎(鲜)需吸收硼素5.5~6.1 g,平均5.8 g。  相似文献   
54.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链总体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平朔煤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有2条相互依存的生态产业链:一是以煤为主,电、化、氧化铝、建材并举的黑色产业链;二是围绕复垦土地开展生态重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这2条生态产业链构成了平朔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它既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同于典型工业园区,是集自然生态系统、受损生态系统与恢复生态系统为一体,涉及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的复合生态系统。根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完整性等指标的相似性与变异性,将平朔矿区划分为农业综合利用区、工业生态园区、恢复生态保护区、旅游观光区、生态重建区与待开采区6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及22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对矿区土地、水、生物等生态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评价,设计了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种、养、加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提出了培训一批服务于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实施管理的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56.
凯氏法测定植物、土壤中氮的含量,准确性高,结果可靠,但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利用蛋白黄色反应直接测定奶粉中的蛋白质.该法操作简便,但只适用于水溶样品.我们试用小麦作为参比标准物,试验了快速比色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因素,改进了操作方法.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克服了凯氏法消煮谷类作物喷溅的弱点,适用于小麦籽实粗蛋白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57.
崔艳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6-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业还很薄弱,存在着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而缺乏市场上竞争力;城市化加快、交通事业发展和各地开发区的设立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少数基层领导对农业瞎指挥而严重挫伤农民种地积极性等问题。本文分析阐述了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
黄土区大型排土场植被根系的抗蚀抗冲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黄土区大型排土场不同复垦年限的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陡坡地(36~°42°)3种典型乔灌草植被根系的剖面分布特征及不同复垦年限(1~14年)不同复垦模式植被根系对土壤抗蚀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地貌土壤剖面根系分布不同的是,排土场乔灌草的根系分布(Φ≤1 mm)从10 cm土层开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幂函数减少的趋势;干土层出现的深度依次为刺槐林地>草地>柠条林地;不同复垦年限不同复垦模式(1~14年)55个样点的统计分析表明,土壤的抗蚀性指标和抗冲性指标都与根系密度在极显著水平上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山西省杂粮中的谷子、糜子、荞麦、莜麦、大豆、绿豆、马铃薯、甘薯传统生产过程中的害虫防治现状调查,得出这8种杂粮中常见害虫34种。害虫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同时辅以物理防治与农业防治,极少数的害虫防治中用到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中使用有机磷杀虫剂2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6种,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2种,有机氯杀虫剂4种。以上调查结果与《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对比,得出山西省杂粮传统生产过程中,害虫防治违反《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主要为有机磷杀虫剂。  相似文献   
60.
红曲霉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曲米粉中分离纯化的红曲霉为菌种进行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碳源、氮源、pH、装液量对红曲霉色价及菌体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霉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以3%玉米粉为碳源、0.02%酵母膏为氮源,调整发酵液初始pH至4.0,装液量125mL/250mL,红曲霉产生的红曲色素能较好地积累,总色价可达93.66U·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