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化学氮肥添加硝化/脲酶抑制剂和生物质炭均可起到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或气态损失的作用。为研究以有机氮素和无机氮素复合系统的养殖肥液为主体的新型肥料对减少氮素损失的作用,在控制施氮量相同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不同种类的抑制剂和抑制剂组合方式:养殖肥液单施(CK)、尿素单施(U)、养殖肥液+双氰胺(DCD)、养殖肥液+氢醌(HQ)、养殖肥液+双氰胺+氢醌(DCD+HQ)、养殖肥液+生物质炭(B),探究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单施或配施及生物质炭的添加对养殖肥液施用后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2O-N累积排放量抑制率呈现DCD+HQ > HQ > DCD > B,抑制率依次为21.97%、19.39%、18.55%和10.71%;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依次为DCD+HQ > DCD > HQ > B > CK > U;土壤氮素硝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K > HQ > B > DCD+HQ > DCD > U。研究表明,DCD+HQ抑制剂组合模式更加有利于防控养殖肥液灌溉过程土壤氮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2.
以河北省徐水县长期定位试验田为试验对象,利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T-RFLP)与构建氨单加氧酶基因(amo A)克隆文库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灌溉制度(CK:清水灌溉;CF:无机肥灌溉;T1、T2、T3、T4、T5、T6:不同浓度的牛场肥水灌溉)下,0~20 cm与20~40 cm两个土层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根据AOB的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结果显示,在两个不同的土层中,T1处理(N 105 kg/hm~2,P2O539 kg/hm~2,清水∶沼液=2∶1)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为最高,T4处理(N 420 kg/hm~2,P2O5156kg/hm~2,清水∶沼液=2∶1)的均为最低,且0~20 cm土层的多样性指数比20~40 cm土层的多样性指数高。表明牛场肥水的浓度同为2∶1时,多次灌溉会降低AOB的群落多样性,且表层土的AOB群落多样性要高于深层土的AOB群落多样性。基于amo 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显示,0~20 cm土层中AOB主要属于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anas);20~40 cm土层中AOB则全部属于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说明不同土层之间的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3.
为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洱海流域稻田土壤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影响,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土壤中的144种ARGs和10种MGEs进行检测,全面解析了稻田ARGs的污染状况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ARGs分布特征不同,其赋存绝对丰度水平整体呈现施用粪肥 > 施用缓控释肥 > 施用化肥 > 不施肥;施加粪肥土壤中的ARGs的赋存多样性和MGEs的种类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不施肥模式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模式(P<0.05)。不同ARGs的相对丰度在稻田土壤柱中出现垂直迁移富集趋势,但其在不同土层中的富集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施肥模式稻田土壤各土层中的优势ARGs为多重耐药类(占比均值为60.3%)、氨基糖苷类(占比均值为10.5%)和四环素类(占比均值为7.5%),其水平多与MGEs丰度显著相关(P<0.05),表明MGEs促进了稻田土壤中ARGs的传播,加剧了土壤中ARGs的积累富集。研究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中ARGs和MGEs的分布规律有显著影响,不同深度土层中ARGs的富集程度各异。  相似文献   
164.
为探讨外源性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轨道阱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exactive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 UHPLC-QE-MS)的非靶向脂质组学技术,识别和量化AA处理奶牛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后改变的内源性脂质代谢产物。通过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共检测到1 145种脂质代谢物,涉及6个脂质类别,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显示有10种脂质代谢物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AA处理组中AcylGlcADG(14:1/14:1/14:1)、GlcADG(18:2/22:2)、MAG(18:1)、PC(22:5/22:5)、PC(4:0/27:0)、PC(7:0/26:1)、PEtOH(16:0/16:1)、PEtOH(16:1/18:1)和TG(16:0/18:0...  相似文献   
165.
对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甲氰菊酯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估。运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对茶叶中甲氰菊酯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立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分量及来源,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是甲氰菊酯标准工作曲线、重复测量、固相萃取过程、ECD检测器和标准溶液配置等;当茶叶中甲氰菊酯含量为0.60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40 mg/kg(k=2)。该模型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甲氰菊酯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6.
仔猪腹泻仍然是困扰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喂服特异性抗体、膳食调节、利用遗传育种选育等多种方法被用来预防和治疗ETEC引起的感染。相比其他预防措施,疫苗接种是防制ETEC引起仔猪腹泻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就目前猪用ETEC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ETEC疫苗研究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高效疫苗的研究策略,旨在为ETEC新型、安全、高效和广谱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7.
为提升传统农机作业装备的作业效率,减少土壤压实,提高作物产量及收益,可以采用宽幅作业平台作为通用行走装置匹配多种农机具作业。首先介绍了宽幅作业平台的研究开发背景,选取宽幅作业平台的行走模式、分布式四轮独立转向与驱动及模块化作业机具三个关键技术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并对固定轨道作业平台、两轮驱动龙门式拖拉机和四轮/履带独立转向与驱动宽幅作业平台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通用型宽幅农机作业平台的初步设计方案,为国内宽幅农机作业平台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是我国土地执法监察和司法诉讼的现实需求。由于耕地破坏类型复杂多样,加之鉴定标准可操作性不足,大量耕地破坏鉴定结论的公正客观受到质疑,进而影响司法鉴定公信力。本文对比了国家及省市出台的20个相关政策文件,分析其在鉴定程序、内容、指标体系、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对比可知:《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办法》与《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技术规范》分别聚焦于鉴定工作机制和鉴定规程,两者在内容上有少量交叉。各规范对鉴定单元划定、对照区选取仅作原则性规定。地类查证依据、鉴定指标体系存在显著差异。监测方法的系统性、全面性尚存不足,部分规范同一指标的采样方法、检测方法不同。各标准一般采用极限条件法确定破坏等级。种植条件严重毁坏的标准值存在显著差异,土壤严重污染的标准值基本一致。建议各地立足区域耕地种植条件,结合耕地破坏的类型与特点,本着“宜简不宜繁”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结果准确的鉴定指标体系。鉴定指标应与国家、行业标准相衔接,重点关注破坏主导因素,鉴定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破坏面积、深度、坡度、裂缝密度,土壤容重、pH、有机质、含盐量、砾石含量,农作物种类变化度、农产品产量及质量,土壤微生物种类变化度,配套条件(灌溉、排水、道路、采光通风等),恢复成本等。同一指标应统一监测方法。建议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提高标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9.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渔业科技投入,但中国渔业技术效率表现如何,渔业要素投入结构是否合理,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运用CD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通过对2012—2019年全国29个省的232组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分析渔业要素投入结构和渔业技术效率。结果显示:(1)中国渔业从业人员、渔业养殖面积、机动渔船功率水平、鱼苗投入要素弹性呈现递增的趋势,但除鱼苗以外,渔业从业人员、渔业养殖面积、机动渔船功率水平的要素投入贡献份额都为负,渔业从业人员、养殖面积、渔船功率等要素投入过量;(2)中国渔业规模报酬较低,还没有实现规模报酬效用,生产效率较低,渔业科技要素投入不足;(3)中国渔业技术效率低于农业领域其他行业技术效率水平,但是渔业技术效率呈递增的趋势,沿海地区的技术效率大于内陆地区。研究表明,渔业技术效率低和要素投入协同存在相关性,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是技术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要素投入协同才能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分析沙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揭示目前沙产业的研究态势,为未来沙产业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84-2021年沙产业领域的文献作为数据源绘制科学知识图谱。 [结果] ①沙产业研究经历了由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 ②沙产业的主要研究力量为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 ③沙产业发文机构间的合作较为紧密,科研交流互动频繁,形成了几个相对稳定的合作类团,其研究者也较多,但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比较宽泛,目前尚未形成固定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范式。 ④研究热点主要从“修复与平衡”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框架,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生态工程,建立沙漠公园,开展工厂化养殖等多种途径来践行沙漠治理与开发。 [结论]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沙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需在理论探析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多元化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