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6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574篇
林业   1504篇
农学   997篇
基础科学   1119篇
  903篇
综合类   6983篇
农作物   933篇
水产渔业   916篇
畜牧兽医   4111篇
园艺   1468篇
植物保护   439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607篇
  2018年   632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689篇
  2012年   774篇
  2011年   818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790篇
  2008年   688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715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500篇
  1999年   531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520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505篇
  1994年   418篇
  1993年   359篇
  1992年   320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290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兽药残留检测是监督控制药物滥用的手段之一。免疫学技术基于抗原对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该方法的关键是要获得高质量的特异性抗体,因而单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免疫分析方法的普及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此,本文针对单抗的制备以及基于单抗的免疫分析方法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目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是应用最广泛的基于单抗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激素类和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镇静剂类药物,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但均需要对样品进行一定的前处理,实际操作中较易出现假阳性,反应时间长等问题。为提高检验的敏感度、稳定性、特异性、便捷性,正在研究新型的免疫分析技术,如结合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和金标检测试纸(LFA)实现超灵敏检测,采用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技术联合ELISA实现高通量检测等。诸多研究将为基于单抗的免疫分析方法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通过研究槲皮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肠道形态、肠道抗氧化功能及空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槲皮素对PEDV感染仔猪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18头健康的7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槲皮素+PEDV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8 d,于试验第0~7天,对槲皮素+PEDV组仔猪每天口腔灌服10 mg/kg BW的槲皮素,其余组灌服等体积的人工奶。于试验第5天晚上给PEDV组和槲皮素+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104.5TCID50的PEDV,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体积的PBS溶液。于试验第8天早上屠宰,取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降低(P<0.01),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回肠和结肠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中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 (APOB)、载脂蛋白C2(APOC2)、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3(ACSL-3)和脂肪酸合酶(FAS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与PEDV组相比,槲皮素+PEDV组仔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提高(P<0.01),空肠、回肠和结肠中GSH-Px和T-SOD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中CAT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回肠和结肠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中APOB、FABP2和FAS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 添加槲皮素可有效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仔猪肠道损伤,提高仔猪肠道抗氧化能力以及空肠脂质代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检验长期保存在国家家畜基因库的湖羊冷冻胚胎和冷冻精液的质量,评价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保种的效果。【方法】 对保存于国家家畜基因库的冷冻胚胎(保存20年)和冷冻精液(保存20和30年)进行复苏,进行相应鉴定后分别进行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同时以0年冷冻精液和新鲜精液为对照,测定其受胎率和后代的羔皮性能、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检验保存效果。【结果】 本试验共解冻胚胎36枚,其中,A级胚胎22枚,B级胚胎7枚,C级胚胎5枚,D级胚胎2枚,冷冻胚胎复苏利用率达到94.44%(34/36),A级胚胎率达到61.11%(22/36),移植34枚,产羔17只,冷冻胚胎复苏移植产羔率达50.00%;保存30年的冷冻精液复苏后平均精子活力达35%,受胎率为58.57%,平均产羔1.90只;保存20年冷冻精液复苏后平均精子活力达31%,受胎率为53.66%,平均产羔1.95只;胚胎复苏移植羊、30和20年冷冻精液后代体型外貌鉴定均符合纯种湖羊特征,没有畸形个体;羔羊一级羔皮率分别是31.25%、42.03%和23.81%,保持了当年湖羊的羔皮特性;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与现有湖羊群体性能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利用超低温冷冻技术长期保存湖羊冷冻胚胎和冷冻精液的方法是可行的,对地方品种保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放牧是新疆山地草甸重要的利用方式,探明放牧对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可为深入了解草地碳汇功能,合理的利用草地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开展,以长期放牧和围封草地(CK)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将土壤筛分为<0.25 mm,0.25~1 mm,1~2 mm,2~4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并测定了各粒径团聚体的比例、土壤β-葡萄糖苷酶、土壤β-木糖苷酶、土壤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21天的CO2释放量。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增加了<0.25 mm粒径的团聚体比例,降低了<0.25 mm,1~2 mm土壤团聚体的CO2释放量;<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CO2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粒径;三种土壤酶活性在<0.25 mm,1~2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中与土壤呼吸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在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放牧会抑制<0.25 mm,1~2 mm团聚体酶活性,降低土壤呼吸,使得草地整体代谢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95.
996.
7种乔木对SO_2清除能力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本文采用基于ArcView软件的CITYgreen模型,以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为例,结合航片判读与实地调查,对哈尔滨市7种主要乔木树种对SO2的清除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糖械对SO2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白桦。最弱的落叶阔叶树种为水曲柳。针叶树种对SO2的清除能力普遍低于阔叶树种。随着树木的生长其清除能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其清除量增加的强度在生长旺期最大,以后其强度逐渐渐弱。  相似文献   
997.
南方型杨树萌芽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4年生Ⅰ-69杨萌芽林和植苗林的调查研究表明:用采伐Ⅰ-69杨树林留下的伐桩萌芽更新效果明显,萌芽林与植苗林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4年生萌芽林胸径、树高、蓄积量分别比植苗林增大18.2%、11.4%、35.7%。  相似文献   
998.
就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根据杨桂华的分类系统作了一些改动后,提出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对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作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区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景观深邃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指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应为:保护第一、参与性、适度开发与和谐,并作出了旅游开发项目设计。  相似文献   
999.
配合饲料饲喂梅花鹿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鹿饲料一般分为两类,精饲料和粗饲料。我国养鹿业,精粗饲料混合饲喂还是分开饲喂,方法上不统一。多数饲养场采用精粗饲料分开饲喂方法。对鹿配合饲料研究多集中于精饲料,对粗饲料的研究重视不够。自1991~1994年,我们开始试验精粗饲料混合饲喂梅花鹿,已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基本概况平山养鹿场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公鹿冬春季为圈养期、夏秋季为散放期。一直沿用精、粗饲料分开饲喂的方法:即按次、按量单独投给精料,精料吃净后,再将粗料放在舍内,让鹿自由采食。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感到精、粗饲料分开喂鹿,弊病较多,最突出的问题是:①体壮抢槽的鹿,多吃精料,最突出的问题是:胃鼓胀,特别在冬季,发病率高达10×10~(-2),死亡率40×10~(-2)。②一部分抢不到槽的鹿,精料采食量少体质瘦弱,营养不良,鹿茸单产下降,甚至死亡。③粗饲料浪费很大,投进舍内的粗饲料,适口性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越桔资源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越桔进行繁殖技术研究的同时,结合贵州省现有的植物标本和有关文献,对贵州省越桔的种类、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简要介绍了它的利用价值、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措施。对贵州越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