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6 毫秒
81.
[目的]探讨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苗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桂糖49号茎尖脱毒健康组培苗为材料,分别设置株行距为40 cm×1.2 m、50 cm×1.2 m、60 cm×1.2 m、70 cm×1.2 m、80 cm×1.2 m、90 cm×1.2 m共6种密度(处理A~F)种植,调查组培苗新植蔗分蘖...  相似文献   
82.
83.
微生物菌丝能够固结有机物物料形成的封闭覆盖物,实现对土壤的有效覆盖。【目的】微生物基覆盖材料的应用可降低海涂土壤蒸发、增强土壤水分入渗、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和稳定,有利于减少表层土壤盐分累积,加速盐分洗脱。【方法】设置原始匡围滩涂处理(RCS,滩涂匡围完成后不进行人为处理)、常规处理(CVT,淡水洗盐+牛粪堆肥,牛粪堆施用量为4500 kg/hm2)、田菁处理(SES,常规处理+田菁种植,田菁播种量为18 kg/hm2)和微生物基覆盖材料(Microbiological Covering Materials,MCMs)处理(MCT,田菁处理+微生物基覆盖材料,覆盖量7500 kg/hm2),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滨海重盐土壤理化性状及盐分迁移影响。【结果】相较于SES处理,MCT处理单位面积田菁生物量显著增加,增加了约75.83%。相较于原始匡围滩涂(RCS)处理,MCT处理表层土壤(0~10 cm)田间持水率增加了25.23%;0~10、10~20、20~3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分别增加了37.34%、36.17%、19.67%,体积质量分别降低了9.52%、9.46%、8.67%,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4.55%、13.33%、10.54%;0~3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量和速效钾量显著增加,各土层有效磷量分别增加了160.52%、297.58%、280.84%,速效钾量分别增加了186.25%、90.08%、6.00%;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量显著提升,各土层分别增加了505.88%、594.44%、372.45%,可溶性盐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87.25%、85.44%、77.12%。【结论】MCMs覆盖显著增加了田菁的生物量、改善了土壤性状、增加了土壤养分、加速了土层盐分垂向迁移和降水入渗。因此,微生物基覆盖材料的使用可以加快滨海滩涂重盐土土壤中盐分的洗脱速率,促进耐盐植物生长,有利于滩涂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4.
研究以品种‘桂辐98-296’(‘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桂柳05-136’(‘GL05-136’)宿根蔗地对甘蔗农艺性状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以解决甘蔗宿根缺株断垄问题,为推广“种茎直接补种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L05-136’宿根蔗地(处理A)、‘GL05-136’种茎直接补种‘GL05-136’宿根蔗地(处理B)、不补种自然状态下‘GL05-136’宿根蔗地(CK),共3个处理;在‘GL05-136’宿根苗期2~4张叶片时期实施补种,到工艺成熟期调查3个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其单位面积产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产量为79.55 t/hm2,分别比CK、处理B增产19.29、13.91 t/hm2,增幅分别达32.01%、21.18%,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B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直接补种不影响‘GL05-136’宿根蔗的发株、产量和蔗糖分;工艺成熟期时,‘GF98-296’蔗茎的蔗糖分与‘GL05-136’宿根蔗茎的相当。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L05-136’宿根蔗地,蔗农增收5071.0元/hm2;制糖企业可增加工业产值15 573.0元/hm2。表明‘GF98-296’适宜作为‘GL05-136’宿根蔗地种茎直接补种品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85.
为增加乙草胺的持效性,将乙草胺与氯化钙-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后与碳酸钠反应制得乙草胺碳酸钙微球。通过扫描电镜、粒径分布仪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对该微球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工艺、载药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酸钙载体晶型主要为方解石结构;常温条件下,当n(CaCl2):n (Na2CO3):n(SDS)=1:2:2、搅拌速率为500 r/min、搅拌时间为10 min时,损耗率为0.2%,载药率接近20%;所得碳酸钙微球呈球形,粒径分布窄,且呈正态分布;微球中乙草胺的释放速率随温度和pH值的升高而增加。该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及缓释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田间定时、定量的释药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中农业人口的数量远远超越非农业人口。在我国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当中,提高农民的土地收入,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在农业中推行农业机械化作业,对于进行土地的整理和农民纯收入的提高,都是具有关键影响和重要意义的。文章结合相关农业机械在土地整理中的作用,对合理利用资源和农业机械化推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7.
针对现阶段对已出现森林虫害数据未能完成全面、及时地统计,以及难以准确预测森林虫害爆发的潜在外来诱因的问题,提出使用面向Web挖掘的主题网络爬虫搜集病虫害相关数据,并利用大数据挖掘频繁模式与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挖掘结果得到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的频繁2项集,并进一步从中筛选2种重要的特征子集,包括害虫与寄主之间的频繁模式,寄主与外来树种之间的频繁模式。解决了已出现的病虫害数据难以统计的难题;同时预测出针对某一地区害虫可能诱发森林虫害的外来树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可靠、有效的森林虫害预测目的。  相似文献   
88.
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研究追施氮肥对桂辐98-296生长的影响,为其在广西大面积种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当地蔗农习惯施肥量为基础,设追施尿素0(CK)、150、300、450 kg/hm2 4个处理,在广西合山市、隆安县、柳江县、环江县、象州县、来宾市兴宾区等6个蔗区对桂辐98-296进行试验,调查分析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表现。结果表明,300、450、150 kg/hm2处理平均蔗茎产量分别比CK增加11.02、8.22、7.30 t/hm2,其中生态条件较差的合山、隆安、环江、兴宾等点增产效果显著,生产水平相对较高的柳江、象州等点增产效果不明显。说明在生态条件较差的合山、隆安、环江、兴宾等点,追施尿素150~300 kg/hm2,桂辐98-296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9.
采用32.5%阿米妙收悬浮剂4种不同稀释倍数与常规药剂对甘蔗凤梨病进行田闻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2.5%N米妙收悬浮剂处理对甘蔗风梨病防效随施用浓度(量)的增加而提高,甘蔗的萌芽率与防效成正相关。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液、1500倍液对甘蔗凤梨病防效达32.10%39.63%,明显优于常规药剂;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液、1500倍液及2000倍液处理甘蔗的萌芽率达60-24%以上,高于常规药剂,达到大田生产指标。建议32.5%阿米妙收悬浮剂使用浓度以1000-15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90.
氮素穗肥用量和结实期遮光可通过影响叶片光合和植株氮营养状况对水稻籽粒碳氮代谢能力产生调节作用,从而形成不同特征的稻米品质。为探明氮素穗肥用量与结实期遮光复合作用对常规粳稻品质的影响,于2019—2020年以生育期相近的常规粳稻淮稻5号、南粳9108和扬农香28为材料,设置40.5 kg hm–2 (N1)、81.0 kg hm–2 (N2)、121.5 kg hm–2 (N3)3个氮素穗肥用量处理,并于抽穗至成熟期采用人工遮阴方式控制水稻冠层光照,包括100%自然光照(S0)和50%自然光照(S50)处理,研究了结实期不同光氮处理组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S0条件下随氮素穗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S50条件下呈下降趋势,其中S0N2处理的整精米率最高,加工品质较好;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S50N3> S50N2> S50N1> S0N3> S0N2> S0N1的趋势,且穗肥氮素用量的增加和结实期遮光对稻米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具有累加作用。穗肥氮素用量增加和结实期遮光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提高蛋白质含量,其中谷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