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8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宁麦14的高产特性及适宜密度和肥料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麦14的高产、稳产性能十分突出,在江苏省淮南地区2003-2006年连续3年区试和生产试验的28点(次)中,平均产量位次均居第一,不仅比对照品种扬麦158或扬麦11增产,而且也比其他所有参试品种增产,平均增产6 706.65~7 319.55 kg/hm2,增产幅度为2.17%~15.83%.该品种的穗、粒、重三因素较协调,一般产量结构为有效穗465万~495万/hm2,不低于对照品种,平均每穗实粒数38粒,比对照品种多2粒,千粒重41~42 g,比对照品种高2~3 g.宁麦14株高适中(85 cm左右),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性较强,根据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较适合密植和较高肥水栽培.本试验区大面积生产上作中高产栽培(6 000 kg/hm2以上),较适宜的基本苗应在225~300万/hm2,相应的肥料运筹为纯氮225万~300 kg/hm2.  相似文献   
52.
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宁麦1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中筋小麦品种宁麦16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拔节期追施不同量的氮肥,研究追施氮肥对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宁麦16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追施氮肥处理的平均单产比对照增产29.4%,其中以施纯氮225 kg·hm-2理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较对照增产2281.0 kg·hm-2,增幅达40.56%,但施氮量继续增加,籽粒产量则有所下降.拔节期追施氮肥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上,平均比对照分别提高14.0%和19.0%.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宁麦16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延伸性.综合产量和品质分析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追施225 kg·hm-2氮素可实现宁麦16高产与优质的协调.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小麦籽粒蛋白品质的形成机制,以弱筋和强筋小麦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灌浆期间旗叶叶绿素含量以及Rubisco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降解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灌浆期间不同品质类型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和Rubisco含量差异明显,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扬麦15花后15~25 d旗叶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16.8%和19.6%,而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镇麦168花后15~25 d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52.8%和34.6%;旗叶灌浆期内肽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2个强筋品种花后5~25 d内肽酶活性始终高于2个弱筋品种;小麦旗叶Rubisco含量在开花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两个弱筋小麦品种旗叶中Rubisco含量始终高于两个强筋小麦品种。此外,扬麦15花后15~20 d才可以看出Rubisco亚基出现降解现象,郑麦9023在花后15 d就已经明显出现了Rubisco大亚基降解,说明强筋小麦郑麦9023旗叶较弱筋小麦扬麦15衰老早。  相似文献   
54.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小麦抗倒伏育种提供依据,以7个株高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Ⅱ配制21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和相关性。结果表明,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程度为部分显性,遗传力高,早代选择有效。控制株高、穗长、倒一、倒二、倒三、倒四节间长的增效等位基因为显性,而控制倒五节间长的减效等位基因为显性。宁麦8号、宁麦9号、扬麦9号和扬麦11具有控制株高、倒一、倒二、倒三和倒四节间长较多的隐性基因;望水白具有控制穗长最多的显性基因;扬麦9号具有控制穗长和倒五节间长较多的显性基因。株高可能受3~4对主效基因控制,而其构成因素可能受1~3对主效基因控制。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其构成因素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株高构成因素对株高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倒一节>倒二节>倒三节>倒五节>倒四节>穗长。  相似文献   
55.
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5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麦15在参加2005-2007年度国家长江中下游片冬麦组区域试验中,2年共计33点(次)中有24点(次)增产,增产点(次)率达73%,8点减产,1点平产;2年平均产量421.94 kg/667m2,比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32%.在2007-2008年度生产试验中,5省8试点7增1减,其中鄂皖苏浙4省7试点中有6试点增产,增产幅度为6.38%~11.0%,1试点减产0.60%,平均产量424.88 kg/667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7.10%;河南信阳试点产量471.70 kg/667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6.79%.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可达450 kg/667m2左右.2年品质分析结果,籽粒蛋白质含量13.53%/13.42%,湿面筋含量29.7%/29.9%,面团稳定时间5.9 min/4.7 min,品质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58.宁麦15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赤霉病和纹枯病,白粉病也较轻;该品种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苏皖淮南地区,湖北及河南南部部份地区和浙江省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尤其适合上述地区的中晚熟水稻茬选用.  相似文献   
56.
宁麦9号的高产及稳产性十分突出,在1995~1997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良种区域试验的29个点(次)中,绝大多数点(次)的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亩产450kg左右,比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达538%~1454%。该品种的高产优势主要为成穗数多,小穗小花结实率高,每穗实粒数多。一般产量结构为:每亩34万穗左右,每穗40粒以上,千粒重32~34g。宁麦9号耐湿性和后期耐高温逼熟能力均较强,高抗梭条花叶病,赤霉病和纹枯病较轻。根据该品种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结构变化的特点和各地高产经验,探讨了宁麦9号高产栽培策略、合理的群体结构及适宜的播种期等。  相似文献   
57.
宁麦8号小麦的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麦8号在10月15~25日播种产量最高,且其间差异不显著,11月5日播种显著减产,11月15日播种极显著减产。为有效利用冬前温光资源而获取高产,但又要避免或减轻冬前和早春冻害而达到稳产,其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前后。宁麦8号春性较弱,前中期生长稳健,生育进程较慢,拔节抽穗期较迟,抗寒性明显强于扬麦158;宁麦8号的主要增产优势为矮秆抗倒和穗大粒多。为延长穗分化时间,提高幼穗分化强度及争得较高粒重,应适期早播并足肥争早发。  相似文献   
58.
为了明确普通小麦缺失不同W x蛋白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以及部分糯小麦品系的淀粉特性,采用单向改良SDS-PAGE方法对1个非糯×糯杂交组合F2分离群体的196个单籽粒进行了W x蛋白筛选,测定了这批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同时测定了1个部分糯小麦品系(缺失W x-B 1和W x-D 1)和2个正常型小麦品系粗面粉的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和RVA粘度。结果表明,缺失1对W x蛋白的直链淀粉含量比正常型降低3.29~7.15个百分点,缺失2对W x蛋白的比正常型降低9.45~13.82个百分点,缺失3对W x蛋白的直链淀粉含量几乎为0;缺失W x-B 1和W x-D 1的部分糯小麦品系粗面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比正常型降低5.62~7.49个百分点,膨胀势则增加4.51~4.72,RVA高峰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型。  相似文献   
59.
小麦优良亲本宁麦9号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麦9号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中抗赤霉病、高抗梭条花叶病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由该品种衍生的10个品种已成为或即将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推品种。为探讨宁麦9号作为亲本在小麦育种上的利用价值,本文分析了该品种的高产生理基础,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状的遗传以及其衍生品种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宁麦9号光合优势明显,后期叶片不易早衰,水分利用率高、抗旱性强,其高产优势表现为成穗数和穗粒数多。遗传分析表明,该品种穗粒数、收获指数、蛋白质含量、碱水保持力以及抗病性等性状的配合力高,易于传递给后代。以宁麦9号为亲本,通过不同育种方法,育种工作者先后育成了宁麦13、宁麦14、宁麦16、生选4号、生选6号、扬麦18、扬辐麦4号、镇麦5号、镇麦8号、南农0686等10个小麦新品种,这些衍生品种都保持了宁麦9号高产稳产、中抗赤霉病、抗梭条花叶病等优良特性。因此,认为:宁麦9号是一个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亲本,对选育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杀菌剂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弱筋小麦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了杀菌剂(粉锈宁、多菌灵)抽穗期喷洒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宁麦9号抽穗期喷洒粉锈宁和多菌灵,均可以显著提高其穗数、千粒重和产量(P<0.05),其中喷洒粉锈宁的增产幅度显著高于喷洒多菌灵处理(P<0.05)。喷洒粉锈宁可以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P<0.05),改善面粉白度。喷洒多菌灵能够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粉白度和沉降值(P<0.05),提高出粉率和面粉的心皮比(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