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单一剂量黄曲霉毒素B1(AFB1)后奶山羊乳中黄曲霉毒素M1(AFM1)的分泌规律及AFB1转化为AFM1的转化率,选择3只健康、体重接近的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每只羊饲喂1 mg AFB1。饲喂后0、4、8、24、32、48、56、72、80、96、104及120 h采集羊乳,测定AFM1含量。结果表明:1)饲喂AFB1前(0 h),羊乳中未检出AFM1,但是饲喂AFB1后4 h,在收集的羊乳中均检出了AFM1;2)3只试验在羊乳中AFM1含量存在差异,但是其分泌规律非常相似,均呈先升高后急剧下降再缓慢下降的趋势;3)羊乳中AFM1的峰值出现在饲喂AFB1后4~8 h;4)羊乳中AFM1平均含量在56 h时为0.39μg/kg,低于我国限量值(0.5μg/kg),到120 h平均含量为0.02μg/kg,低于欧盟限量值(0.05μg/kg);5)各时间点AFB1转化为AFM1的最大平均转化率为0.19%,出现在4 h;6)饲喂AFB1后24 h内的AFM1平均转化率之和占AFM1总转化率的81%。结果提示,AFM1在奶山羊乳中的排出时间主要集中在采食AFB1后的24 h内。  相似文献   
22.
乳品中微生物对其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生鲜乳中微生物的来源、种类、预防措施及微生物对乳品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包括牛体清洁、挤奶操作控制、水源和空气的清洁管理、蚊蝇等昆虫污染防控、鲜乳的贮存运输管理、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3.
本文就亚麻籽中木酚素积累的关键因素及其抗氧化性进行实验室研究。实验数据表明,木酚素积累和氨基酸、粗脂肪、酶活性成正相关,样品的氨基酸含量、酶活性和粗脂肪含量越高,相应的木酚素含量也越高。相同浓度的木酚素清除自由基能力强于VC,即木酚素的抗氧化能力强于VC,在清除自由基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增强,浓度达到150μg/mL时清除率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4.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水和土壤中铅的含量大幅增加,加大了食品中铅污染的隐患。奶牛摄入、饮用高铅含量的饲料和水都会将其代谢到乳中,因此,消费者对牛奶中铅污染的危害应给予高度关注。对牛奶中铅的存在形式、来源、危害、限量、检测方法、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增加消费者对牛奶中铅污染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微波水解—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测定饲料中色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奶牛全混合日粮饲料(TMR)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微波碱水解最佳条件,联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LCAK06/Na(4.6 mm×150 mm)色谱柱分离及快速测定饲料中色氨酸含量。[结果] 水解温度是影响饲料色氨酸含量的最主要因素。微波碱水解测定饲料中色氨酸含量的最佳条件是:水解温度170 ℃、水解时间30 min、碱浓度5 mol/L,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TMR饲料色氨酸含量为0.14%。色氨酸在0.025~0.600 μmol/mL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7。定量限(LOQ)为0.05%,色氨酸回收率93%~104%,精密度RSD为3.58%。[结论] 该方法高效、准确,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饲料中色氨酸的测定》(GB/T 15400—2018)中的常规碱水解法对比无显著差异,对于饲料中色氨酸含量测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壬基酚(NP)是类环境激素物质,具有生物致毒性,在水体、污泥、沉积物中存在普遍,且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但国内对土壤中壬基酚的残留水平知之甚少。本文对国内外土壤等环境中壬基酚的残留现状及其来源进行总结,综述了土壤环境中残留壬基酚的吸附解吸、淋溶迁移、降解代谢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壬基酚的污染调查及其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壬基酚的土壤残留及其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壬基酚(NP)是类环境激素物质,具有生物致毒性,在水体、污泥、沉积物中存在普遍,且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但国内对土壤中壬基酚的残留水平知之甚少。本文对国内外土壤等环境中壬基酚的残留现状及其来源进行总结,综述了土壤环境中残留壬基酚的吸附解吸、淋溶迁移、降解代谢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壬基酚的污染调查及其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主要对精油的来源、提取方法、生物学作用与机制,以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调控作一介绍。同时指出精油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添加剂,对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选择不同的精油研究其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理,以期为生产新型的饲料添加剂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色氨酸属于芳香族氨基酸,对于动物维持采食、生长、免疫等生理功能及机体蛋白质合成必不可少.由于在配合饲料中大量使用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色氨酸成为饲料中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的准确测定对饲料蛋白质营养平衡至关重要.评述了近年来饲料中色氨酸的分析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紫外或荧光分光光度计法、近红外法、氨基酸分析仪法、高效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